投入千亿修建水利工程,为何田间仍无水?是“天灾”还是“人祸”

科学怂叔 2024-06-24 09:51:11

投资千亿建设水利工程,干旱的土地却仍然无水。那水利工程为何不放水,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呢?

多地干旱

山东、河南作为粮食大省,在这个正值夏种的时节,却面临着40℃的高温、干涸的河床以及干旱的土地,农民一天到晚在地头浇水,却仍然无法拯救干裂的农田。然而资料却显示,2023年,山东和河南在水利工程项目方面,分别投资了180亿元、325.36亿元。

甚至还有人说,总投资千亿的南水北调工程不放水灌溉,要知道,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目的,不就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灌溉节水和供水吗。那为何还不开闸放水呢?

南水北调工程为何不放水灌溉

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通水以来,已经累计向北京市调水达1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600万人,其建设初衷是为了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让首都人民喝上“放心水”的同时,也为城市和工业提供用水。至于为何不用来灌溉?

那当然是因为目前灌溉水源比较充足,6月12日,豫鲁陕甘四地都已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水利部黄河委员会针对应急抗旱,将小浪底水库的下泄流量增至1000立方米每秒,另外,驻马店市也将135座水库开闸放水,以此来保障夏种的用水需求。

数据显示,自夏播以来,河南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河南水利厅负责人也表示,水库目前的蓄水富余量较大,完全可以满足河南各地农田的用水需求。

南水北调工程面对干旱不放水更是无稽之谈。针对于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南水北调工程也会开展应急“保苗”灌溉供水,就拿山东临清市为例,此地的主要灌溉水源为黄河水和漳卫运河水,然而本来用于引黄河水的三干渠,正在进行工程修复及续建配套工程建设,漳卫运河更是因为近期高温少雨导致水流量小,都无法正常开展引水工作。

但幸运的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临清市交汇,于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保证了自身年度调水量以及引水量的前提下,为缺水严重的农田供水约300万立方米,也是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来,首次开展农业灌溉用水应急。那这次干旱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呢?

此次干旱是“天灾”还是“人祸”

其实这两种原因都有,先来说说“人祸”,随着过度砍伐、燃烧煤碳石油等行为的增加,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也在不断上升,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全球变暖,我国的高温天气的首发时间提前、发生频次增加。数据显示,全国高温首发时间每十年提前2.5天,高温天气则是每十年增加4.8天。

这些情况的出现从而引发了“天灾”,从4月下旬以来,河南省的平均降水量仅有26.6毫米,较往年同期偏少了75%,连续无有效降水量天数超60天,再叠加上高温导致了严重旱情。但此次干旱也告诉了我们,未来高温少雨的天气还将不断攀升,水利设施仍然要不断完善,科学调度水资源,为以后做好充足的抗旱准备

1 阅读:755
评论列表
  • 2024-06-24 22:52

    现在小鬼胆子也大胃口也大,三农投资基本被贪完

  • 2024-06-24 19:09

    别的地方不知道,我们村的引水上山一抽水就爆管道

科学怂叔

简介:讲有趣的科技,说有料的知识。我是怂叔,一个正经科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