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印度甘拜下风的孟加拉究竟有多脏?女性随地大小便,遍地是垃圾

阿善通晓军务 2024-06-26 08:41:27

有这么一个国家,环境脏乱差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街头巷尾,污水横流,垃圾遍地。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地女性竟然习惯随地大小便,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它真实存在于我们的地球村的孟加拉国。

作为仅次于印度的南亚国家,孟加拉脏乱的环境卫生状况甚至让印度也要自愧不如,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孟加拉陷入如此窘境,各位且听我慢慢道来。

触目惊心的环境卫生

初到孟加拉,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疮痍的环境卫生状况。这个南亚国家仿佛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城市乡村无一幸免。

首都达卡的街道上,各种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堆积如山。塑料袋、腐烂的食物残渣、废弃的电器散落一地,散发出阵阵恶臭。

行人在垃圾堆中穿梭,恍若置身于一座荒芜的垃圾之城。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城市的排水系统似乎完全瘫痪。路边的阴沟里,污水横流,柏油路面上也布满了黑绿色的污渍。

大雨过后,道路几乎变成了一条条臭水沟,行人和车辆在其中艰难跋涉。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调查。

居然有40%的居民无法获得干净的饮用水,80%的人口生活在卫生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中。

这一数据背后,是无数孟加拉人面临的健康隐患。

孟加拉的卫生状况之所以如此堪忧,与该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密不可分。在这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国家,城乡的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据世界银行统计,孟加拉每天产生约2.2万吨城市固体废物,但其中只有不到一半能够被妥善收集和处理。

大量垃圾被简单地填埋或焚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与此同时,该国也缺乏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

超过80%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鱼类死亡,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孟加拉的环境卫生问题不仅仅是城市的烦恼,农村地区的状况同样令人堪忧。

在偏远的乡村,很多居民甚至没有基本的卫生厕所,随地大小便的现象十分普遍。粪便污染了土壤和水源,成为病菌滋生的温床。

据估计,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约5000万人缺乏安全的厕所设施。这一卫生隐患不仅威胁着村民的健康,也成为阻碍孟加拉脱贫的重要因素。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环境卫生问题,孟加拉政府和国际社会开始采取行动。

2014年,孟加拉启动了无露天排便项目,计划用五年时间为全国所有家庭提供卫生厕所。然而,要彻底改变根深蒂固的如厕习惯,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根深蒂固的如厕习惯

在孟加拉,随地大小便的陋习由来已久,这个国家有近半数的人口,约8000万人缺乏基本的卫生厕所设施。

在农村地区,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0%。许多村民从小就习惯于在田间地头、河边池塘旁解决内急,而这种习惯往往会一代代传下去。

这种根深蒂固的如厕习惯,与孟加拉的文化传统和民众观念密切相关。在许多偏远地区,上厕所仍然被视为一件见不得人的丑事。

不少村民认为,在户外随地大小便比在封闭的厕所内更加自然和卫生。

一些保守的老人甚至坚信,在室内如厕会招致厄运和疾病。这些陈旧的观念阻碍了卫生厕所在农村地区的推广。

然而,随地大小便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却是显而易见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肝炎病毒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污染水源、土壤和食物而传播,导致腹泻、痢疾、伤寒等疾病的流行。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孟加拉每年有近6万名儿童死于腹泻等卫生设施缺乏导致的疾病。

更令人忧心的是,户外如厕对女性的安全和尊严构成了严重威胁。在保守的孟加拉社会,女性常常要等到天黑后才能外出如厕,这让她们面临着被性骚扰甚至性侵的风险。

很多女孩子不得不忍受憋尿的痛苦,甚至限制食物和水的摄入量,以减少如厕次数。长期憋尿不仅损害女性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女童的学习和发展。

改变如厕习惯,提高卫生厕所的普及率,是孟加拉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

2014年,孟加拉政府启动了无露天排便项目,计划在五年内为全国所有家庭提供卫生厕所。

然而,要扭转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绝非易事。除了硬件设施的建设,更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民众的卫生意识。

只有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社区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孟加拉的如厕革命取得实效,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卫生和尊严。

匪夷所思的厕所革命

面对触目惊心的卫生状况和根深蒂固的如厕陋习,孟加拉政府决心发起一场全国性的厕所革命。

2014年,时任总理哈西娜提出了一个宏伟目标:用五年时间消除露天排便,为全国每个家庭都提供卫生厕所。

这场声势浩大的如厕运动由政府主导,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然而,要在一个人口超过1.6亿的国家推行厕所革命,谈何容易,仅从数量上看,孟加拉需要新建或升级约3000万个卫生厕所才能实现目标。

这相当于平均每天要建设2.2万个厕所,其中大部分要建在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

更重要的是,如何说服数千万民众放弃旧有的如厕习惯,学会使用和维护新厕所,这需要对传统观念发起全面的挑战。

为了推动厕所革命,孟加拉政府和社会组织可谓是出尽了奇招。在农村地区,政府组织志愿者挨家挨户宣传卫生如厕的重要性,派发传单,组织公共课程。

一些村庄还成立了厕所维护委员会,负责新厕所的日常管理和清洁。在学校里,老师们把如厕教育纳入课程,鼓励学生们成为改变家庭卫生习惯的小卫士。

更有创意的是,厕所革命也搭上了社交媒体的快车。在网络上,孟加拉网友发起了我为厕所自的话题活动,晒出自家的卫生厕所,号召更多人加入如厕变革。

一些名人也加入了这场厕所自拍运动,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社会变革。还有一些村庄把厕所作为嫁妆的一部分,要求每个新郎必须先为新娘建一个卫生厕所,才能迎娶新娘。

这一招巧妙地利用了社会压力,加速了厕所普及的进程。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厕所革命在孟加拉取得了显著成效。据联合国统计,孟加拉的卫生厕所覆盖率从2014年的不到50%提高到了2019年70%以上。

露天排便人口比例也下降到了不到1%。这场革命不仅改善了民众的卫生状况和生活品质,也提高了妇女儿童的安全和尊严。

尽管成绩斐然,但孟加拉的厕所革命仍任重而道远。要让卫生如厕成为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觉行动,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持续投入。

这场革命的意义,不仅在于改变了人们的如厕方式,更在于启发人们反思,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是否给每个人都留下了一个体面的位置。

孟加拉的环境卫生问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典型挑战。

从触目惊心的垃圾污染,到根深蒂固的如厕陋习,再到厕所革命的艰辛历程,这个南亚国家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

孟加拉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变一个国家的卫生状况,不仅需要政府的决心和投入,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觉醒。

当千千万万个普通民众意识到卫生的重要性,学会自觉维护环境,习惯文明如厕,一个国家的面貌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这场厕所革命的意义,不仅在于改善了孟加拉人的健康和尊严,更在于唤起了人们对卫生权的认识和追求。

它昭示着,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基本的卫生设施,都有权过上干净、健康、有尊严的生活。

这是现代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孟加拉的环境卫生挑战依然严峻,但这个国家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孟加拉人终将迎来一个更加清洁、美丽、宜居的未来。

这不仅是孟加拉的希望,也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梦想。让我们携手同行,为了这个梦想而不懈努力。

0 阅读:1

阿善通晓军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