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妻子死后发誓终生不娶,守节十年与妻妹结婚,再成佳话

历史尘埃录 2024-01-15 12:10:46

引言:

1927年1月,黄埔军校政治教员恽代英来到武汉,主持中央军政学院。

恽代英出生在武昌,此番回乡,一方面是为了公事,一方面是为了个人。他的父亲和恽家的老人们,都在苦口婆心地劝告他:

“我的儿,葆秀已经死了十年了,你确定不打算再结婚?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年?”

恽代英心中一动,他曾经向沈葆秀发誓“终身不娶”,现在却爱上了葆秀的妹妹沈葆英。

恽代英鼓起勇气,对沈葆英说:“小妹,你肯不肯跟我做伴?”

沈葆英怎么回答呢?在这场革命期间,这种恋爱关系会怎样发展?

正文

恽代英的第一任妻子沈葆秀于1918年2月25日在分娩时不幸逝世,时年22岁。

想到这里,恽代英的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了下来。2月22日,他的老婆要生了。恽代英本来是想把她送到医院的,但是家里人都反对,让她在家里生。自古以来,不都是在家生的吗?所以恽代英一口答应了下来。然后,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当天晚上,恽代英的丈母娘也到了。沈葆秀腹痛难忍,彻夜难眠,非但没有把孩子生下来,反而吐血了。

第二日沈宝秀身上仍有疼痛,半昏半醒;第三天,疼痛感稍微缓解了一些,但是并没有好转。第四天的时候,沈葆秀的腹痛越来越厉害,眼看着就要临产了。最后,沈葆秀在接生婆的协助下,顺利产下一子。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沈葆秀在生产之后,却是疲惫不堪,浑身无力。接生婆给她喂了一碗粥,说是安神的。

接着,是第二碗。沈葆秀一饮而尽,竟然昏倒在地!接生婆吓得脸色煞白,恽代英也是如此。

接生婆忙着给沈葆秀的前额、脸颊上打了几巴掌。沈葆秀这才睁开眼,看着疲惫不堪的恽代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又闭上了。

"秀儿——"恽代英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险些晕了过去。

他的岳父听到消息,也赶了过来。恽代英跪在岳父面前,嚎啕大哭:"宝秀,都是我害的。"

恽代英妻子沈葆秀

他对自己的岳父母起了誓:"秀儿今日不幸遇难,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娶人了。"

恽代英在那一天的日记中写道:"我这条线已经断了,我再也不会结婚了。

你我同生共死,若我死了,你怎么可能再嫁人?如今我怎能再娶?再说了,我和葆秀已经约过一百次了。"

1927年1月上旬,刚回武汉的恽代英,就和沈葆英相约到他的妻子沈葆秀的坟前。

恽代英向沈葆英行了一个大礼,然后对着她道:“四妹,自从你二姐死后,我就立誓要替她守身如玉,你可明白?”

沈葆英一面哭,一面说:“我晓得,是我爹娘说的。可是,人家不同意,你这样干,就等于自找苦吃。”

恽代英接着道:“我替你二姐主持公道,这不只是因为我自己的事情,而是因为我在用自己的行为来反抗旧礼教。

为何只有女性需要保持贞洁,而男性却可以随心所欲?我要跟这封建的婚约开战!”

说到这里,恽代英回头看了一眼沈葆秀的坟墓:“葆秀,你一去就是十年,我忠心于你,十年如一日!一片赤诚之心!

恽代英手迹

我们党现在担负着解放全国劳动人民的重任,因此,我需要一个革命同志同我一起走。可喜的是,我们的四妹现在已经光荣地成为了党的一员,我衷心地希望能与她一道,把我们的梦想变成现实,我将像爱你那样爱她!如果你在九泉之下,一定会成全我的!”

恽代英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时的照片

恽代英看着沈葆英,对她说:“四妹,我到你二姐坟前说了这番话,你有什么想法可以都说出来,你可以告诉你二姐,是不是想嫁给我!”

沈葆英泪如雨下,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道:“我愿意!”

于是,1927年1月16日,恽代英32岁,沈葆英22岁,两人于武汉大婚,结为革命夫妇。刚开始时,恽代英与沈葆英是夫妻,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生活得十分美满。

沈葆英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终宣告失败。沈葆英与恽代英虽然处于空前的困难时期,但他们仍然互相勉励,共同努力,并没有放弃对革命的坚定信仰。

1927年5月底的一个午后,恽代英怒气冲冲地回家,对沈葆英说:“敌人正在到处搜捕我们的同志,根据上级的指示,我必须先离开武汉一段时间。”

四•一二”反共政变发生后,恽代英主编的《革命生活》发布《讨蒋特刊》。

沈葆英又急又怕地问:“那么何时动身呢?”

“我这就去。”恽代英答道。

沈葆英一把抓住恽代英的胳膊,说:“我要跟你一起去。”

恽代英恋恋不舍地望了沈葆英一眼,然后又说:“我从武汉出发,准备组建一支抗日武装,十分凶险,你就在武汉呆着,等我忙完了,马上就回来!”

沈葆英一听说要跟恽代英分别,忍不住掉下泪来,她点头道:“代英,你要注意安全,我就在家等着你。”

恽代英和他的夫人于1928年秋天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的工作。第二年春,沈葆英产下一个男婴。

婴儿刚满一个月,周恩来夫人和夫人就来看望他们。邓颖超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就把他抱在怀里,说道:“乐天,你干嘛这样开心?”

周恩来也很满意,他对恽代英说:“你有没有想好孩子的名字?”

恽代英说:“我们管他小毛弟。”

“大名呢?”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人的身上。

“他祖父自武昌来信,说是要为孙子取个好名字,叫希仲。”

周恩来感慨道:“我真希望他能像管仲一样,快点长大,等你长大了,就可以接班了!”

1930年之后,上海的地下劳动条件愈来愈恶劣。5月6日清晨,沈葆英见恽代英要走,就问他:“你今天上哪儿去?”

恽代英答道:“今天早上开一个会,下午我们要到怡和纱厂去打听消息。”

“厂里那么严,别去了吧”

“我是纪委书记,不能脱离人民的生活,我要深入基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沈葆英很不高兴地回答道:“你这个人,总是只顾着自己.”

恽代英微笑道:“蒋介石虽然对我下了重注,但如果我们谨慎行事,一定不会有事的。”

不料,当天下午,事情就发生了,恽代英拿着一捆传单,从工厂门前经过的时候,被英国的警察拦住了。

恽代英的视力很差,当他进入包围圈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被跟踪了,想要撤退已经来不及了。

他急忙把传单丢在路旁,这时,警察来了,要对他进行强制检查,他知道自己逃不掉了,就同警察搏斗,在搏斗中,他故意把自己的脸打得红肿,流了血,又用一块布包住了脸。

后来,他们抓住了他,把他带到了提篮桥。

英国巡捕费尽心思,仍无所获,遂将恽代英引渡至上海市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没过多久,公堂,敌人向恽代英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贵姓?

“王作林。”恽代英说。

“多大了?”

“30岁。”陈曌说道。

“你是干什么的?”

“从前是武昌电话局的职员。十月份就丢了工作,在家待了六个月,五月……”

“等等!你来自何方?”

“豹子澥-武昌。”

“怎么跑到上海来了?”

“我是带着一个林的朋友过来的,在上海找工作。我们在法大马路的鸿运饭店住下,后来因为房租太高,就在东新桥租了一间小客店。”

“那么,这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他们把我带到警察局,打了我一顿,逼着我招供。”

恽代英的口供是无可辩驳的,因为在审判开始以前,我党就已经在各个方面进行了营救。最终,法院仅凭这张小册子判了他五年监禁。

沈葆英在1931年4月接到恽代英逝世的噩耗时,曾昏了过去。从那以后,她和她的孩子就受到了组织的保护。一二八事件发生后,闸北被日本人占领,母亲和孩子在战火中失联。

从那以后,沈葆英就一直在四处躲藏,想要保住还不到三岁的儿子。她回了一趟家乡,却发觉沈、恽两家都已被敌人安插了间谍。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所以,她只能和儿子分开了,这样的话,目标就少了,也就多了一份安全感。

所以她就去找了恽子强,让他带着自己的孩子。然后,他就开始寻找组织了。

沈葆英携儿子恽希仲(左一)、孙女恽梅在烈士牺牲处合影

之后的7年,她隐瞒身份,先后在南通县中学做了一名代课教师,然后去了一家医院做了一名护士。那时候,沈葆英还不到三十,可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她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再嫁。

1982年,76岁高龄的沈葆英受邀出席南京恽代英五十一周年纪念活动。恽代英是在上海被逮捕的,他被送往南京,并最终死于这个城市。

沈葆英在丈夫牺牲的地方,情绪非常激动,她也将自己丈夫写下的遗书,赠送给当地官兵。望着面前这个满脸风霜、头发花白的老者,官兵们对一件事情感到愧疚。

恽代英在1931年被杀害的时候,中共就制定了三条规矩:

一、革命胜利以后,要确定恽代英的纪念日,即4月29日;

二、恽代英在革命胜利后,应在他牺牲过的土地上立一块碑;

三、如果革命胜利了,就应该把监狱改造成一所学校。

到1982年,上述三个条款之一、三已齐备。唯一没有完成的,就是在牺牲之地立碑。这件事情,很快就被上报到了网络上。

4年之后,即1986年,南京在这里竖立起了一块4.65公尺高的纪念碑。许多南京人冒着大雨来到这里,为这座纪念碑的揭幕做准备。沈葆英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0 阅读:104

历史尘埃录

简介:探寻古今之谜! 见证古今变迁!解锁尘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