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巨骗李万铭,造假当了中央大官,娶美女翻译,因一句话暴露

观今品古 2024-06-16 13:58:40

前言

李万铭案件被称为新中国政治诈骗第一案,他从一个普通的国民党下级士官,经过一系列的精心策划和伪装,成功地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位“战斗英雄”。

多次被逮入狱,仍旧本性难移,通过一系列的花言巧语,大肆吹嘘自己的身世背景,甚至娶了一位美女翻译当老婆。

最后竟因一句话暴露身份,被捕入狱。人们纷纷猜测李万铭的真实身份,有人说他是美国间谍,有人说他背后一定有个反革命集团。

那么李万铭到底有什么目的?案件又是怎样被破获的呢?

“诈骗大王” 李万铭

李万铭出身于一个地主兼商业的家庭,他还有双胞胎弟弟李万钰,两人的脾气性格简直天差地别。李万铭生性狡黠而胆大,弟弟却是一个纯真而老实的人。

李万铭的父亲,是一个商界的“老狐狸”,他的酒铺虽然挂着“诚信经营”的招牌,但却不做人事,酒中掺水,藏有无数的猫腻。

父亲常常教导他:“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李万铭深深地记在了心中。

从小,李万铭就耳濡目染,从父亲那里学到了许多“生存之道”。

他开始尝试各种小聪明,从偷窃试卷、图书,到公然窃取老师的财物,他的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他的父母并没有制止他,反而以他为荣。

1945年,李万铭不想继续呆在这个小地方了,他要去外面闯荡,施展他更大的“抱负”。

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骗人,何以成大事?”他渴望成为大官,享受那无上的荣耀和权力。

从小就靠着坑蒙拐骗来过活,来到部队后,他的这些恶习并没有得到改变,反而更加肆无忌惮。

在部队中,他继续发挥着自己的“特长”,盯上了退伍费这块肥肉。他利用部队新旧交替的混乱时期,巧妙地窃取了大量的退伍费。

纸终究包不住火,他的行为被国民党发现,最终被逮捕入狱,在监狱里度过了三个月。

1949年,李万铭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他巧妙地伪装自己,谎称自己是中央大学的高材生,凭借这份虚假的身份,成功混进了解放军二野军政大学。

在这里,他继续施展自己的骗术,直到毕业都无人察觉。但他并不满足于学校分配的工作,认为那里太过艰苦。

于是,他再次伪造印章、信件,成功混进了市政府。在市政府工作哪方面都好,就是职位太低,他想当大官,又不想一步步向上爬。

话剧《西望长安》故事原型

他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努力,只想通过欺骗和谎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在市政府工作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他就选择了辞职。

随后,他又开始了新的行骗之路。他谎称自己是某校的“党员教育科长”,编造了一个因淮海战役而残疾的故事,骗取政府的同情和支持。

李万铭本以为这次能向之前那样,蒙骗过去,这次他的伎俩被识破,最终这个“诈骗犯”被警方逮捕归案,被判入狱三年。

图源网络示例图

招摇撞骗成为“战斗英雄”

出狱后,李万铭不知悔改,并没有就此收手,心里想的仍旧是他的升官发财之路。

这一次,他铤而走险,竟然私刻了邓小平的印章,伪造了介绍信。在这份介绍信上,他填写了陈赓、罗瑞卿等高层领导人的名字作为介绍人和证明人。

基层的官员们,见到这样的介绍信,自然而然地相信了他的身份,毕竟,有高层领导人的背书,谁敢轻易怀疑?

李万铭这一招可谓是高明至极,轻松就获得了安康专署的科员职位。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竟还获得了“人民功臣”的奖章。

话剧《西望长安》

一夜之间,他就从一个普通的罪犯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战斗英雄” ,一时间风光无限。

不过,最难满足的就是人的欲望,李万铭的野心并未就此止步。他先伪造了一封“军事调令”, 声称自己需要前往中南局报道。

当地领导对他深信不疑,迅速为他办理了调动手续。他也趁机销毁了部分档案,将伪造的一系列光荣证书一并塞了进去。

这样一来,他的履历就变得光鲜亮丽。在几年的时间里,李万铭凭借他的伪造术和行骗手段,竟然一路高升,甚至被调到了北京的农林部,担任了处级干部。

他的口才虽然因为口吃而显得笨拙,但在行骗的时候,他却能流利地说话,一点也看不出他的口吃。

有一次,李万铭跟随考察团前往苏联。与之同行的还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性翻译。看到这位美女,他的色心立刻被勾了起来。

他没别的本事,就是凭借一张嘴吃饭。这位年轻的女性也是刚参加革命不久,心思单纯。

李万铭又是行骗老手了,他大肆吹嘘自己的身世背景和功绩,很快就让这位单纯的女性翻译对他产生了好感。

他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功成名就但内心纯洁的人,成功吸引了美女翻译的注意,并最终与她结为了夫妻。

李万铭虽然贪慕虚荣、好吃懒做,但他却写得一手好书法,尤其擅长模仿他人的字迹。

有一次,他厌倦了工作,想要出去玩。于是,他谎称收到了陈赓的来电,让他前往北京。

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还模仿了陈赓的字迹写了一封信。由于他的模仿技巧高超,领导看完信后竟然没有怀疑,立刻为他办理了手续。

从此以后,李万铭便用这种方式四处游玩。他模仿的字迹惟妙惟肖,让人难以分辨真伪。这也让他在工作中如鱼得水,顺利应对各种场合。

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李万铭总是穿着崭新的军服上班。他昂首挺胸地走在人群中,任谁看了都会认为他是一位高级军官。

在家中,他更是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奖章和证书。不管是真是假,他都挂在显眼的位置,以此炫耀自己的成就和地位。

聪明反被聪明误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他的一切成就,都源自他那巧舌如簧的口才,然而,也正是这张嘴,最终将他推向了深渊。

1954年末,李万铭再次施展他的“绝技”,伪造了一封紧急的电报。电报中,他声称自己即将被紧急调往兰州,参与重要的军事会议。

并有望被任命为某军区参谋长。当地领导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所迷惑,甚至贴心地为他购买了飞往西安的机票。

梁得柱

抵达西安后,李万铭在梁得柱的安排下安顿下来。又迅速炮制了一封所谓的“周士第亲笔信”。这次,他的目标更加远大——中央林业部副部长的宝座。

梁得柱见李万铭在这里一连住了多日,仍不见有任何动静。便动身找到了李万铭询问前面兰州参加军事会议的事情。

军事会议本就是胡编的,他看上的是中央林业部副部长的职位,信还没有什么消息,自然不肯离去。

面对梁得柱的询问,李万铭只能含糊其辞,搪塞过去。这也引起了梁得柱的注意,按理说,参加军事会议是要紧的事,可李万铭却对此并不紧张、上心。

张德生

这种异常的举止引起了梁得柱的警觉。他注意到,李万铭对于即将参加的军事会议似乎并不上心,眼神中总是流露出一种躲闪和不安。

恰逢此时,山西省委书记张德生来访,梁得柱便向张德生介绍李万铭,说他可是革命老人了,之前还参加过抗美援朝。

两人握手落座后,李万铭便向张德生吹嘘自己马上就要去兰州参加会议升任参谋长了。

张德生听完这一番话后,不免心生疑惑,自己之前是二野政治部主任,在兰州军区还兼任政委一职,自己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得到呢?

张德生

看着眼前身着正装的李万铭,甚至还怀疑了下自己是错失了消息不成?转念一想不对啊,这不可能啊,对李万铭的背景深表怀疑,不由得心生警觉。

于是便向李万铭询问会议的具体时间位置,以及他即将要上任的军区的番号等等。

李万铭也没想到张德生会问自己这些,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询问,李万铭能编的就编,是在编不下了就硬生生将话题扯到了别处。

李万铭漏洞百出的说辞和眼神躲闪的神态,让张德生更加确信了自己心中的疑虑。

从梁家拜别后,张德生立即派人去查关于李万铭所说的一切。没多久,军委回电,说根本就没有李万铭这一号人物,更没有要他担任军区参谋长一事。

调查人员还发现,李万铭的所有履历都是伪造的,每一项都与事实不符。1955年1月,公安人员将李万铭逮捕归案。

令人惊讶的是,他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狡辩或企图逃脱责罚,反而十分平静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这种泰然自若的态度让人们不禁怀疑他是否早已知道自己会被捕,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李万铭的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猜测他的真实身份和背后的动机。

有人说他是美国间谍,目的就是打入共产党内部来窃取情报信息的;有人说在他背后一定有个反革命集团,不然他不敢这么狂妄。

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审理,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李万铭只是一个普通的骗子,他靠着招摇撞骗来获取个人利益,并无其他政治背景。

由于他的罪行严重,李万铭最终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并被剥夺了5年的政治权利。

从一个受人尊敬的“战斗英雄”到一个政治诈骗犯,李万铭也沦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柄。

而之前那位轻信了李万铭谗言的美女翻译,这才终于看清了李万铭的真面目,并与他离了婚。

结语

获释后的李万铭,政府给予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安排他在花房工作。之后他还认识了一个农村妇女与其结了婚。

李万铭的过往经历并没有成为他生活的枷锁,他常常受邀到报社、监狱等地作报告,分享自己的故事。

在演讲中,李万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过去行为的懊悔。他知道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了伤害。

也深知自己能够重新站起来,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帮助。因此,他对于政府给予的工作机会心存感激,对于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

还给家里又盖了房子,一手毛笔字也在逢年过节给乡亲们写福字、写对联。1991年4月,李万铭病重住院,没多久便离开了人世。

参考资料

真实的李万铭其人其事.民主与法制网

0 阅读:154

观今品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