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学生家长的拷问:孩子享受最好资源,为何不如一个中专生

浮世张张 2024-06-21 16:53:16

近日,一位来自江苏淮安涟水县职业中专的姜萍,荣登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赛12强,此事件迅速登上了热搜。

姜萍也被冠以了“数学天才”的称号,一时之间赞美,荣誉那是接踵而来,甚至爆出国内名校纷纷伸出了橄榄枝。

与此同时,质疑声也紧随其后,以“打假斗士”自居的方舟子就发长文质疑,一名老师也公开实名质疑,一时之间质疑声不断。

一位孩子在某重点中学就读的家长就发出了这样的灵魂拷问:我的孩子每天都在重点高中接受最好的教育,为什么数学成绩比不上一个中专生?这公平吗?

相信这也是很多高中学生家长的疑问,自己的孩子享受着最好的教育资源,居然干不过一个中专生。

姜萍在涟水中专学的是服装设计,中专的文化课也有,那已经不是主课了。而重点高中的学生是专攻数理化,相当于是科班出身的,干不过一个业余的。

诚然,在很多学生家长看来,中专是那些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才会去读,中专无论是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还是学生生源,跟普通高中都有一定差距,跟重点高中的差距更大。

毕竟现在的中专已经不是二三十年前的中专了,那个年代的中专生比现在的大专生都吃香,都是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才考得上中专。

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一,姜萍当年中考试的成绩并不差,甚至还可以说比较好,有网友就扒出她当年的中考成绩是621分。

当年淮安市普通高中的录取线是592分,超过了近30分,已经达到了重点高中的录取线,据说她的数学成绩比较突出,也就是说,姜萍的数学基础不差。

而当年她却选择了报考中专,这其中的缘由有多个版本。

一说是当年她妈妈患病花了很多钱,家里经济比较拮据,读高中花费不少,她家里姐妹比较多,据说有一个姐姐在读大学,以她家当年的经济条件很难同时供起。

姜萍出名后,当地村委会已经给她家申请了低保,从侧面也反映出她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好。而中专学费低,还有补贴,为了能尽早的打工挣钱,她不得已选择了读中专。

一说是她姐姐也就读于涟水中专,两个要好的朋友也就读于这所中专,当年她填志愿时受姐妹和好友的影响比较大。

这一点连她父亲都亲囗承认,再结合初中毕业也就十四五岁,缺乏自己的主见,容易人云亦云,这是很有可能的,现在看来当年是被这些亲人好友给“忽悠”了。

二,中专跟高中的教学还是有较大的区别,中专分为专业课和文化课,文化课跟普通高中差不多,但就难度而言是降低了不少。

在课时安排上也没有普通高中那么紧密,很多中专的学生对文化课并不是很看中,所以中专生的文化课成绩一般都不怎么好。

姜萍的文化成绩在他们这所中专应该算是拔尖水平,而她自己也讲述,她喜欢数学,尤其喜欢有难度的高等数学,反而对一些比较容易的不怎么感冒。

也正因为她对数学情有独钟,成绩在同班同学中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她老师王闰秋慧眼识英才,并着重加以培养,两人是亦师亦友,师生俩都双双进入了数学竞赛的决赛。

普通高中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当然是中专生不能比拟的,但为了应付高考,要同时面对语数外加三门副科的学习,每一门都不能落下。

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一天的学习时间也总是有限的,把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分成6份,分摊到每门学科上的也就只有1/6了。

而作为中专生的姜萍则不同,中专的课堂纪律不能跟重点高中的课堂纪律来相提并论的,有孩子在中专学习的家长应该都清楚。

如果她愿意,她可以在一天中用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数学,而且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数学门类来钻研。

有人就爆出姜萍初中时的老师说她初中时的数学成绩也不算顶尖,进入中专后,短短两年多就突飞猛进,令人生疑。

我觉得这很好解释了:人家读中专的这两年多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钻研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上,她花费的总时间要远高于高中的学生。

人家的基础本来就不比重点高中的学生差,高中的学生是因为高考才去学数学,而姜萍这是因为个人的兴趣,她又有些天赋,再加上有老师的指点,应该说她数学超过重点高中的学生一点都不奇怪。

三,有人就发出了姜萍三四月份的月考成绩,4月份的月考是150分的满分只考了83分,3月份据说更低,只有53分,也就是不及格。

这也是招很多人质疑的地方,一个连月考数学成绩都谈不上拔尖的学生,怎么可能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脱颖而出?

中专月考考的都是一些基础题,容易题,这都不能拿高分,难度系数徎几何增长的数学竞赛却能拿高分,这明显就不合逻辑。

首先我觉得这些爆出来的分数,其真实性要打一个问号。毕竟之前就有人说达摩院为了检验姜萍的真实数学水平,在告知她成绩之前,还特意出了一道题现场检验。

之后达摩院就站出来辟谣了,现在网上的信息是真假难辨,弄不好过个几天又说83分,53分都是造谣,所以说要持怀疑的态度看待这个问题。

退一步讲,就算成绩是真实的,我觉得也事无绝对,有数学天赋的人,一张普通的试卷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来。

普通试卷是面向所有的学生,更讲究的是试题的难易适中,面面俱到,这就好比一名平时数学成绩相当好的学生,你让他去考竞赛他未必能拿高分。

而让一名竞赛成绩相当好的考生去考普通的试卷,可能他的成绩还不如尖子生。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出在试题上,一般的竞赛题都有超前性,很可能高中的竞赛题目就已经涉及到大学的内容了。

一名普通高中学生学都没学,他怎么会知道作?有人会说数学是最讲究基础性的,如果基础不牢,应付那种高难度的试题就更加无从下手。

只能说大部分情况下是如此,但我们也要知道数学其实是一门很广泛的学科,也分为很多种门类。

如:代数学,几何学,函数论,非标准分析,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计算数学,运筹学……,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

高考可能就要把那些基础的门类都要掌握,而竞赛试题很可能只是选其中的一门或者是几门来出题。

如果竞赛的考生专攻某一项或两项门类,又投入大量精力且持之以恒加上再有老师的指点,是很可能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的。

据说,此次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也是分了赛道的,考生可以选择自己专长的门类来参赛。

而姜萍的数学专长就是偏微分方程,她老师王闰秋的数学专长也是偏微分方程和数学分析,此次初赛姜萍的排名远在她老师之上,这应该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

高中学生学数学主攻的是面,而姜萍主攻的应该就是点,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这倒是让我想起了卖油翁的故事,说的是有个人箭法举世无双,他为此沾沾自喜,四处炫耀。

结果遇到一个老者施展了一手绝活,油从铜钱孔中穿过而没有溅出,箭法高手也是暗暗称奇,一问才得知,人家卖了一辈子油了,闭着眼都能倒进去,这就是常说的“熟能生巧”。

四,姜萍能考出如此傲人的成绩,当然离不开她的老师王闰秋,如果说姜萍是千里马,那么王闰秋就是伯乐,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遇到王闰秋,姜萍就跟她的同学们一样,毕业后找一间工厂老老实实的上班做裁缝。

几乎没什么例外,如果不是王闰和老师,她甚至都不知道有一个叫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比赛,估计各位看官也是头一次听说有这么个竞赛项目吧。

王闰秋老师不仅是她的老师,也是她的人生导师,一个好的导师可以开阔自己的视眼,提升自身的格局,这就是人生中的贵人了,可遇不可求。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专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历都不如高中的老师,更不要说是重点高中的老师了。

这只能说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如此,咱们国家找工作,学历固然重要,但是人脉也同样重要,就有那么一批高学历高水平者,因为没有关系,没有人脉而找不到好的工作岗位。

我觉得这个王闰秋老师就是这种类型的,他毕业于江苏大学,而且是数学专业的硕士,江苏大学虽不是985,也不是211,但也属于重点大学。

现在很多高中,特别是一些民办高中或重点高中,他们对老师的学历是有硬性指标的,多年前就传出深圳一所中学招收的老师很多都是清华北大的。

这就意味着王闰秋老师的江苏大学这块招牌并不吃香,或许他也缺少些人脉,就在江苏涟水中专教书,现在看来有些屈才了。

其实在很多硕士,博士生的眼中,多少有些看不上中专。我也认为,王闰秋老师如果有人脉的话,以他江苏大学数学硕士的身份,大城市重点高中不敢说,普通高中应该是没问题。

事实上在一些县城的高中里,很多的老师都是本科毕业,也并非出自名校,一些教数学的老师也并非数学专业毕业,相比较而言,王闰秋老师江苏大学数学硕士专业毕业,其教学实力应该在一些高中老师之上。

那些毕业于985,211名校的重点高中老师,他们的教学水平当然是不用怀疑,但这些老师面向的是全班四五十名学生授课,教学的内容也是按教学大纲来。

而王闰秋老师相当于是一对一的重点辅导姜萍,那差距就体现出来了。他可以根据姜萍的水平和接受力做到精准教学,教学范围可以逐步像更高等级推进。

从这一点来讲,那些重点高中的学生数学比不过姜萍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他的学生姜萍火了,他这个老师也就跟着火了,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这怎么看都有点“成就他人,也造就自己”的味道。

现在网上有些人质疑姜萍在考试中作弊,因初赛开卷考试,存在着作弊的可能性。有这种质疑无可厚非。

同时我们也要搞清楚,这次的开卷考试并不是只针对姜萍一个人,姜萍能够作弊(找团队代考),所有参赛的考生理论上都可以这么干。

有人更是指出幕后操作手就是她的老师王闰秋,关键是王闰秋也参加了初赛,成绩还在姜萍之后。

如果是王闰秋找到了一个很牛逼的团队替姜萍答题,那他为什么首先不用在自己身上,这有些不合乎人性。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既然所有人都是开卷考试,都存在着找人替考的可能性,那些北大,清华,剑桥,麻省理工的高材生们。

他们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全世界顶级的教授,他们如果要找资料,找团队的话都应该更有条件。

而事实上是初赛排名在姜萍之后的,清华,北大都有一串,这又如何解释?

有人会说这些名校的高材生不屑于搞这些套路,他们更喜欢凭真本事,不排除这种,但作为参加这种全球性的数学竞赛,谁不想在考试中取得好名气?

是人都有功利心,如果给条件让他们去查资料,使用程序或者是其他的,会有多少人真的自律呢?

6月22日将要举行决赛,考试时间从预赛的48个小时缩短成了8个小时,由预赛的开卷考试变成了闭卷考试,据悉决赛的难度更大,专业性也更强。

如果说预赛的试题是本科课程内容,那么决赛试题就是硕士,博士的课程内容了。

决赛成绩一出来,姜萍真实的数学水平也就出来了,有些机构就预测姜萍的决赛成绩会在100名开外。

王闰秋老师应该是最了解他学生真实水平的,在一次访谈中他也说了这番话:决赛的难度要远大于初赛,所以我觉得如果姜萍同学在决赛中没有取得大家想要的成绩,我也希望大家不要过多的去苛责她。

我个人也认为姜萍同学在决赛中的成绩会很难达到“大家想要的成绩”,毕竟她说到底只是一名中专生。

跟她同台竞技的大都是北大,清华,剑桥,麻省理工等世界级名校的高材生,在决赛中她的排名下滑是正常的,如果能保持住预赛的排名那反倒是太出乎意料了。

只要她的成绩排名不是倒数几十名,那么我认为她的数学水平就值得肯定,预赛的成绩也就是她的真实水平。

不管怎么说,就算她在决赛中的成绩不理想,她的数学水平也已经超过了大部分高中生,这份荣耀也足以伴随她一生了。最后,希望她在6月22日的决赛中再接再厉,再创辉煌,用分数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1 阅读:123
评论列表
  • 现在网上的消息乱七八糟,自媒体每一个都说的天花乱坠,别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质疑的,还不是从造神后才开始的,一个开卷考12名就成神了,自然的扒一扒底细,结果发现能查到的都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后面有个初中生为什么没人说,人家不是没质疑,而是查了后,人家从小就已经是个天才,参加过各种比赛,拿过各种奖,还有学校专门培养,姜同学呢,1年多时间自学,看清楚,人家说的是可是自学,别的不说,就说一个成绩一般的初三或者高三复读的,最多也就勉强达到第一梯队吧,结果你跟我说他直接保送了?

  • 2024-06-23 23:36

    这有什么,说明你孩子不是那块儿料[捂脸哭]

  • 2024-06-24 18:41

    这没什么吧!主攻方向不同

浮世张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