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跟别人说考了100分,爸爸听后生气瞪向他,姐姐解释令人沉思

小蚊子看世界 2024-06-07 14:45:54

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生物,当他在某个领域有所突破时,渴望被认可和被赞赏。

这种需求源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于归属感、价值感和自尊心的追求。

当我们的努力得到他人的认可或夸赞时,不仅能够增强自信心,还能激发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认可与夸赞如同心理上的滋养,能够促进个人的情感健康,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密度与和谐度。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认为。

6月6日,广东,一女子分享弟弟考了100分,和同学分享喜悦,爸爸听后生气瞪向他。网友说,爸爸这是典型的打压式教育。

女子分享说,弟弟读一年级,最近月考数学考了100分。他十分高兴,和自己的同学分享了这份喜悦。

回到家,妈妈知道他考了100分,也很高兴,表扬了他。

晚上吃饭的时候,妈妈很高兴,复述出弟弟跟别人说考了100分。其实妈妈这样做也是想让爸爸分享这份喜悦。

却不料爸爸很严肃瞪着弟弟说,“做人要谦虚,不要有了一点点成就就沾沾自喜!”

弟弟懵懵懂懂,不是很懂得爸爸说话的意思,但从表情里看得出来,爸爸没有因为他考100分而高兴,相反地,态度严肃地教训了他。

弟弟看着爸爸的表情,委屈的低下了头,眼里泛起的泪光,不是他脸皮薄,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谦虚。

弟弟好委屈,明明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啊,当时他嘴里正嚼着饭,一直嚼了好久才咽了下去。

一家人本来在一起高高兴兴,因为爸爸这句话,大家都陷入沉默。

我们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情绪价值,不敢展现出自己的情绪,也害怕饭桌教育。

我妈妈都一直在夸他,但是他一直看着爸爸。

可以说,我们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许多中国家庭的典型映照。

在这里,喜悦往往被内敛而不全然展露,即使取得了显著成就,也依然强调保持谦逊的态度。

不知道这样的教育好不好,当我看到弟弟那小心翼翼的表情,那泛着泪光的眼神,真的觉得他很可怜。

他还小,为何就不能直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表露出来呢?

谦虚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从小就教育孩子像大人一样保持谦逊,这不就等于从小扼杀孩子的天真无邪了吗?

对于女子的分享,网友议论,有网友说,他分享他认为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而爸爸觉得他在炫耀,要批评,要谦虚。自己读过书,真的每次都能考100分吗?偶尔分享一下,有什么关系,以后他觉得高兴,开心的事情,都不愿意分享,不愿意说了。

还有网友说,教孩子做人谦逊没问题,但也要讲究方法。可以先表扬孩子,再告诉他谦虚。

也有网友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自信是一个人的好品质。爸爸不但不应该批评孩子,还应该给他加鸡腿。

笔者观点

孩子那么小,内心就像一张白纸一样,高兴了笑,难过了哭。这才是他们最真实的自己。

小小年纪就教他乡大人一样谦虚,这个爸爸也太强人多难了。应该调整教育方式。

看孩子的眼神,多委屈啊!爸爸难道不心疼吗?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0 阅读:9

小蚊子看世界

简介:以热爱的名义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