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用国产零件,手机价格能便宜些吗?

机智猫 2024-06-25 19:09:54

“既然用国产零件了,价格能不能便宜点?”

“难说”

如果你在近两年关注过国产机,一定能感受到一个现象,即曾经被外国企业垄断的零配件,正在逐渐被国产替代,今年下半年的手机在这点上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国产旗舰难寻三星屏

不仅是震动马达、指纹、扬声器这些周边配置,还有屏幕,CMOS传感器这样的核心配件,基本上每一家厂商都有相关动作,这在几年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例如vivo,在今年的超大杯旗舰中,vivo X100 Ultra是唯一一款使用三星屏的手机,据报道称下一代也将全面转向国产屏。换句话说,vivo X200(姑且这么称呼)不止是标准和Pro版本,Ultra也和竞品一样换成国产屏幕。

自此,国产旗舰中很难再找到搭载三星屏幕的产品了。换在几年前,国产旗舰可是非三星不选的。这才短短几年,国产屏的素质就足以媲美,甚至超越三星屏的存在。

以三星E7屏为例,它的频闪组合默认是中高亮度720Hz低频PWM调光+低亮度高频1440Hz PWM调光,如果要实现DC调光或全亮度高频PWM调光,需要厂商后续调试,并且需要消费者手动打开对应的功能。

相较之下,国产屏大多是DC调光+高频PWM调光,频闪防护远强于三星屏。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E7屏本身是不支持最近更流畅,更省电的8T LTPO自适应刷新率,这也是为什么在vivo X100 Pro去掉高刷新率应用开关,要在Ultra上加回来。

好家伙,vivo X100 Pro的含金量还在上升,我现在都有点害怕vivo会在下一代Pro身上砍几刀给Ultra让路。

其他特点诸如刷新率、分辨率、激发亮度、全局亮度、色准等,国产屏与三星屏相当,并且还能做的更好,比如这两年很卷的激发亮度,一加12上那块东方屏可以达到4500nit。

除了屏幕,CMOS传感器也有来自国产豪威的挑战。

国产传感器开始崛起

消费者可能没什么感觉,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很多手机都开始国产的豪威传感器来替代索尼。

比如iQOO 12系列、小米14/Pro、荣耀Magic6/Pro、华为Pura70/Pro/Pro+等多个销量颇高的手机产品,用的其实都是豪威传感器。

我拿小米14系列举例,小米14和小米14 Pro用的光影猎人900主摄,实际就是OV50H,5000万像素,1/1.3英寸大底,虽然底面积不如之前使用的IMX989,但是它的动态范围比IMX989大得多。

举个例子,同样的逆光场景,OV50H因为动态范围更大,范围能记录更多的场景信息,拍出更好看的照片。而且它的字面参数,也比索尼的LYT808、IMX766等要好看得多,并且成本比IMX989低,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传感器。这也是为什么去年以及今年很多旗舰机会选择OV50H。

而且在日常使用中,只有在极限夜景下,1英寸才会有肉眼可见的优势,在其他光线相对充足的场景,两者区别实际并没有那么大。

这时候问题来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旗舰要用1英寸超大底呢?

这就是产品定位的问题,超大杯的影像旗舰需要参数更好看,并且能撑得起门面的配置,那么1英寸的超大底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豪威除了OV50H,还有一款传感器叫OV50K,就是荣耀Magic6至臻版和保时捷设计的主摄。

这颗传感器有一点比1英寸的LYT900强,还是它的动态范围。

OV50K是第一款支持横向溢出积分电容器(LOFIC)的传感器,说人话就是,拍出来的照片HDR效果更好,照片不容易过曝,有更好的动态范围。

中低端产品还有OV50E,代替原来的IMX766,成为不少中端手机的主摄选择。

豪威的崛起带来的结果,就是市场份额已经达到第三了。

2023年,索尼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独占超 55% 的市场份额,而三星份额则不足 25%,位居第二,豪威位居第三。

接下来,有消息称,小米15/Pro将继续使用豪威传感器,小米15 Pro会有可能会使用OV50K,而豪威的1英寸超大底传感器——OV50N,以及比1英寸更大的OV50X,已经有手机厂商在测试了。

华为Mate70 Pro网友自制渲染图(来源网络)

这就意味着,明年可能会有超大杯手机用豪威代替索尼的1英寸超大底传感器,特别是华为,此前就有报道称,华为Mate70系列会用上豪威的超大底传感器,来增强的自身的影像能力。

而且不排除,华为会像以前那样,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感器进行一些定制,未来可期了属于是。这是能实现的,比如荣耀Magic6至臻版和保时捷设计的OV50K,就是定制过的。

用国产零件了,价格能便宜点吗?

在一般的固有印象里,国产零配件一般是物美价廉的代表,意味着白菜价,既然国产手机加速更换国产零配件,手机价格能不能便宜点呢?

这个要看情况,各家的旗舰就不要想了,价格只会越来越贵,比如华为Pura70系列价格上限达到了10000以上,小米,vivo,OPPO的超大杯旗舰也开始陆续7000元,直逼8000元大关。

国产手机要冲击高端,获取更高的利润和市场份额,这点对国产供应链也是一样的。

好好好,用了国产反而更贵是吧,那这些预算有限的人,还不是体验不到这些新技术吗?

这倒不至于,一些新技术,新硬件,2024年服务不了更多消费者,不代表在2025年,2026年服务不了,而且未必要消费者要等那么久。

比如去年的Redmi Note 13 Pro系列,用的小米13 Ultra同款屏幕基材,而且色准等屏幕参数调的更好,然而这个系列也不过是千元价位的手机产品。随着技术和硬件成本降低,对应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低,大家自然就能正常买到了,就能体验到原来的旗舰机才有的特性,就像过去谁都不会想到,千元机能用曲面屏+OLED屏幕。

所以,国产替代要冲高端,它所带来的红利迟早也会被更多消费者享受到。

0 阅读:85
评论列表
  • 2024-06-25 20:19

    反而更贵了

  • 2024-06-26 12:44

    上嘴唇碰下嘴唇就出国产光学传感器?还坐等华强北?我虽然爱国但我不是脑袋有毛病,敲击几下键盘世界为我倾倒那是写小说

机智猫

简介:好产品会让人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