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印度GDP或将超过日本,升至全球第四!那前三名是谁呢?

继宁聊财经 2024-06-01 02:57:44

我们处在复杂、多变的时代,不知是有幸,还是不幸!我们看到了日本经济规模在2009年被中国赶超,降至全球第三;我们还在2023年,看见日本GDP被德国超越,降至全球第四名。

排名还会继续下降!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日本GDP将在明年被印度超越,降至全球第五名。这种转变对中国、德国、印度居民来说,可能是有幸的,毕竟经济总的实力获得提升了嘛。

但对日本居民来说,这种转变可能就是不幸的,就像部分网友所说的那样:日本已经由30年前的高等级发达国家,转变为当前的“普通发达经济体”。若再沉沦十多年,还能保住发达国家地位吗?

日本即将在发达国家群体中,沦为靠边站的角色

在经济规模被德国赶超时,《日本经济新闻》曾发布了一篇名为《日本即将在发达国家中沦为靠边站的角色》的文章,大意是:日本人均GDP曾经超过美国、德国,在G7集团中排第一。

现在,日本的人均GDP已在G7集团中垫底了。在38个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日本人均GDP也降至第20名了。日本学习院大学教授宫川努忧心忡忡地说:“从经济上看,日本在发达国家中可能就要变成靠边站的那个了”。

日媒认为,日本经济在最近30年时间内停滞的核心原因是产业转型和升级失败。以《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为例,日本入选企业曾经在1995年达到近150家的高位,可媲美美国。

但在2023年,日本在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仅有40家”。这种巨大的落差,固然有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但更大可能是政策失败、科技创新战略有误、文化和社会制度僵化的拖累。

受少子化、高龄化影响,日本劳动力出现短缺。但日本却并未向美国、德国等学习,既没有扩大移民,又没有推动女性就业,而是鼓励本该退休的老年人继续就业,搞什么“无退休社会”。

这是体制僵化的表现之一,与年轻女性、引入国外的优秀移民相比,老年人的思维往往是守旧的,创新思维往往是落后的。在新产业、新经济、新思维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让老年人不退休。

让老年人一直就业来弥补劳动力短缺的政策是弊大于利的。日媒还认为,日本政府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也始终流于表面,无法打破桎梏,无视私营部门对于改革的怠惰。

还有不断高涨的偿债成本也将进一步增加支出,给日本纳税人带来可怕后果。日媒称,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日本政府无论怎样发债撒钱,都不会产生明显拉升作用,只会把债务问题传给下一代人。

总之,不管是日本人自己,还是全球各大经济分析机构基本都认为:日本GDP在发达国家内部将变为配角,在全球的地位也将日渐沉沦,并有望在明年被印度超越,降至全球第五名了。

IMF预测:印度GDP将超过日本,升至全球第四

在今年4月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预测:美国GDP将在明年扩大至29.84万亿美元,在2026年实现30万亿美元的突破,领跑全球。中国经济规模在2025年约为19.79万亿美元。

并将在下一年实现20万亿美元的突破,继续排在全球第二的位置。第三名是德国,2025年的GDP约为4.77万亿美元。然后是印度的4.34万亿美元,日本的4.31万亿美元……

或许有人会说,日本经济的萎靡除了本文提到的那些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汇率,即日元大幅贬值。日元贬值的影响,在去年和今年的确是理由之一,但按照IMF的预测:

日本2025年的GDP为4.31万亿美元,要比2024年的4.11万亿美元高很多,也要比去年的4.21万亿美元更高。明年的日元,整体上处于升值状态,而不是贬值。

就像日媒点评的那样,日本政府应当将重点放在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领域,努力推动自由贸易和科技创新,提升劳动生产效率。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美国那边,成为美国维持霸权的工具。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发、评论、留言和分享!

1 阅读:369

继宁聊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