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高度重视王国藩“穷棒子社”的背后深意

党史博采 2024-06-27 15:06:26

文/曾文友

伟人毛泽东多次对人讲述:“我是农民的儿子,自小过的就是农民的生活。”在毛泽东的生活中,保留着农民的生活习惯,也保留着与农民的诚挚感情,他关注与支持河北省遵化县农民王国藩在合作化运动中创办的“穷棒子社”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毛泽东决定不失时机地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改造走“组织起来”的道路,这是几千年来历史性的变革。

河北省遵化县(今遵化市)建明乡西铺村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一个缩影。毛泽东不但给予充分肯定,还把遵化县西铺村合作化运动中出现的“穷棒子社”视为整个国家的形象。这个“穷棒子社”的社长是王国藩。他出生于1919年12月,早年在家务农,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组织全村23户贫农,靠“三条驴腿”办起了“穷棒子社”,走上了勤俭办社、自力更生、发展集体的路子。“穷棒子社”成为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一个先进典型,王国藩也成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并受到毛泽东的多次接见。

遵化县属冀东革命老区,西铺村地处遵化县北部山区。上世纪50年代初,这里地少土薄产量低,农民生活水平低下。在毛泽东倡导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西铺村最穷的23户农民最先组织起来,办起了合作社,被人们称为“穷棒子社”。这23户农民入社前与他人合伙养驴,仅有四分之三的股份,所以这社的家当只有三条驴腿。但是,他们人穷志不短,组织起来,勤俭持家。寒冬腊月,他们兵分两路,老弱妇女在家门口治山,强壮劳动力进山打柴,他们在风雪中苦干一个多月,收获颇丰,柴变成了钱,购置必需的生产资料。几年中,他们靠“穷棒子”精神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丰收年,硬是比垮了富农社,教育了等待观望的中农。

◆1952年,西铺村最穷的23户农民组建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人称“穷棒子社”。

在合作化高潮中,人们纷纷加入“穷棒子社”,这个社一下子发展到83户,集体力量不断扩大,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表彰,全国各大报刊也纷纷刊载他们的事迹。载于1955年4月30日《唐山农民报》的《书记动手,全党办社》和刊载于1955年5月4日《河北日报》上的《勤俭办社》的工作经验,分别被选入中共中央办公厅编印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泽东亲自为这两篇调查报告写了按语,肯定他们勤俭经营,是一切经济事业的方针。毛泽东为《书记动手,全党办社》一文写下这样的按语:

“遵化县的合作化运动中,有一个王国藩合作社,二十三户贫农只有三条驴腿,被人称为‘穷棒子社’。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三年时间内,‘从山上取来’了大批生产资料,使得有些参观的人感动得流下泪。我看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形象。难道六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由于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

◆毛泽东主席为《书记动手,全党办社》一文写的按语。

毛泽东在按语中还写道:“最后,我要感谢这篇文章的那位没有署名的作者(即赵恒运和卢震川,笔者注),他用满腔的热情,生动的笔调,详尽地叙述了一个区的合作化过程,这对于全国的合作化事业会有不小的贡献。我们希望每个省、每个专区、每个县都有一篇到几篇这样的文章。”

毛泽东为《勤俭办社》一文写下的按语如下:

“这里介绍的合作社,就是王国藩领导的所谓‘穷棒子社’。勤俭经营应当是全国一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针,不,应当是一切经济事业的方针。勤俭办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现在还很穷,要使中国富起来,需要几十年时间。几十年以后也需要执行勤俭的原则,但是特别要提倡勤俭,特别要注意节约的,是在目前这几十年内,是在目前这几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现在有许多合作社存在着一种不注意节约的不良作风,应当迅速地加以改正。每一个省每一个县都可以找到一些勤俭办社的例子,应当把这些例子传开去,让大家照着做。应当奖励那些勤俭的、产量最高的、各方面都办得好的合作社,应当批评那些浪费的、产量很低的、各方面都做得差的合作社。”

此外,毛泽东还为《一个被人讥笑的穷合作社》《翻身合作社一年翻身记》写下按语,特意在这些按语中提到了王国藩。毛泽东写的这些按语,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农民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也使遵化县王国藩农业生产合作社闻名中外,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毛泽东与王国藩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毛泽东对王国藩领导的农业合作社也更加器重。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在谈到农业合作化问题时,再次提到了遵化县王国藩合作社这个典型例子。

1959年8月6日,毛泽东对中共河北省委上报中央的《王国藩社的情况一直很好》一文又作了重要批示,内容如下:

“请各省、市、区党委负责同志将王国藩人民公社一篇印发所属一切人民公社党委,并加介绍,请各公社党委予以研究,有哪些经验是可以采取的。据我看,都是可以采纳的,第一条,勤俭办社;第二条,多养猪(不养猪的回族除外);第三条增殖大牲畜;第四条,增加大农具;第五条,食堂办法;第六条,工作踏实,实事求是;第七条,有事同群众商量,坚持群众路线。这些都是很好的。我想,每一个专区总可以找到一个至几个办得较好如同王国藩那样的公社,请你们用心去找,找到了加以研究,写出文章,公开发表,予以推广。”

◆王国藩和“穷棒子社”的驴。

1959年8月16日,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结束后,毛泽东仍留在庐山。8月19日,毛泽东在庐山给吴冷西、陈伯达和胡乔木写了一封十分重要的信,要求对人民公社进行调查研究,毛泽东在信中又提到王国藩办的合作社,他指出:“为了驳斥国内外敌人和党内右倾机会主义,或者不明真相抱着怀疑态度的人们,对于人民公社的攻击、诬蔑和怀疑起见,必须向这一切人作战,长自己的志气,灭他人的威风。为此就需要大量的材料。请冷西令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将此信讨论一次,向各分社立即发出通知,叫他们对人民公社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每个省(市、区)选择五个典型,特别办得好的公社,例如广东省增城的石滩公社,河南省长葛县的坡胡公社(以上均见八月十八日人民日报),河北省遵化县的王国藩社,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总之,实事求是,反复核对,跟县委和公社党委认真研究,不适当的,修改而又修改,文字要既扎实又生动,引人入胜……”

1959年11月19日,中共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率领工作组,到遵化县建明公社调研,并写出调查报告上报中央。26日,毛泽东批示:“此件发给各人民公社参考。”

在1959年国庆节、二届全国人大、党的九大、十大会议上,毛泽东先后接见了王国藩。毛泽东逝世十几年后,王国藩撰写回忆文章《领袖风采照心怀》,详细地介绍了毛泽东接见他的往事。晚年的王国藩曾自豪地说:“在我国几亿农民中,要说最幸运的人,我数得上其中一个。自从50年代以后,我曾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曾当面聆听过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宗宗往事,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王国藩是在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0周年之际。新中国走过10年历程,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央决定隆重举行庆祝活动。王国藩应邀参加国庆盛典,他穿着对襟袄、抿裆裤进了北京。在北京王国藩看到参加观礼的人们装束都比较讲究,所以心中忐忑不安,便借机会请示周总理:“你看我这打扮,请别让我参加观礼了吧?”周恩来望着王国藩难为情的样子,拍拍他的肩头笑着说:“工、农、商、学、兵,你代表的是农民,就应该这样。”一句话说得王国藩茅塞顿开,使王国藩鼓起了勇气。王国藩更认识到代表5亿农民登上观礼台,站在领袖们旁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荣誉呀!10月1日上午,王国藩自豪地站在了观礼台上,清清楚楚地看到毛泽东那魁梧高大的身躯挥动着巨手,向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受检阅队伍致意,看到毛泽东不时向观礼台上的各界人士点头微笑。盛大的游行结束后,王国藩又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他的座位正好与毛泽东、刘少奇和外国元首的座位相邻。毛泽东接见王国藩,谈笑风生,给王国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毛泽东接见了王国藩。

1960年3月30日,王国藩作为人民代表出席了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会期间,又一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毛泽东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代表们中间,微笑着与代表们一一握手。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跟在毛泽东身旁,把代表们一一介绍给毛泽东。当毛泽东向王国藩走来,与这位普通农民的茧手紧紧握在一起时,王国藩既紧张又激动,心砰砰地跳个不停,浑身热血沸腾,平时并不语迟的他,竟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痴情地端详着毛主席的目光和笑容。后来回想起来,王国藩就恨自己笨,为什么当时连一句问候的话都不会说呢?

1969年4月,因“文化大革命”,在党的基层组织尚未完全恢复的不正常情况下,党的九大在北京召开。王国藩作为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被选为中央委员。在九届一中全会上,中央委员们全部就座。按照姓氏笔画排列的名单,王国藩坐在第一排。毛泽东健步步入会场时,忽然停住脚步,看着坐在第一排的人,风趣地说:“哈,姓王的全来了!”然后又指着王国藩问,“你多大年纪了?”王国藩急忙站起来回答说:“报告主席,我今年50岁了。”毛泽东听后,微笑着幽默地说:“五十五出山虎,50岁还很年轻么!”

王国藩最后一次见到毛泽东是在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期间。这次大会结束前,代表们都渴望得到毛主席的接见。这一刻终于盼来了。当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现在接见大厅门口时,会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当会场静下来时,毛泽东绕场一周,同代表们见面。忽然,毛泽东好像发现了什么,把手伸向人群中的王国藩,和他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尔后,又在人群中看到鞍钢的老英雄孟泰,也高兴地和他握了手。受到接见之后,王国藩回到代表团驻地,心潮难平,思考着在这种场合,毛主席接见这么多的人,为什么仅仅跟我们两个人握手呢?想得入了神,竟忘了吃中午饭,还是河北省代表团团长一席话解开了他心中的谜团。代表团团长说:“你俩一是工业战线的著名劳动模范,一是农业战线的著名劳动模范。专一跟你俩握手,这表明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啊!”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1 阅读:43

党史博采

简介:全国最早出版主流党史期刊之一,全面揭示中共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