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袖白云还,四幅主题相同的山水画

凝萨 2024-06-20 06:04:40

这四幅山水画主题相同,都是描绘山中访友。看上去却大不相同,构图不同,技法不同,风格不同,创作年代不同。欣赏这几幅画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肯定会受益匪浅。山水画具有时代特征,很多时候通过对比才能看出时代感。前两幅是清代画家作品,很容易看出仿古的特征。后两幅是近代画家作品,仿古的同时在色彩、构图上强于古人作品。

作为山水画的传统题材,山中访友吸引人的关键点是文人的精神感受。古人访友常常是兴致来了,说走就走。万一没有遇到朋友也不会感到失落,他们可以满袖白云还。他们在乎过程,也在乎结果。只不过他们看重的结果是心境修养的提升,是心理感受的满足。近代画家笔下的访友图,也保留了画家对心境的表现。

邓斌 山居访友

邓斌生活在清初,他的作品带有明末武林画派特点,喜欢画带有装饰性效果的雄奇山水。笔墨娴熟,用笔疏放,渴笔重墨勾画山水景色。由于画面看上去精致严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院体风格。邓斌尝试把传统技法中古雅韵味传递出来,从艺术手法上借鉴了一些民间绘画的方法。

《山居访友》的画面构图处处强调山川奇崛之势。画中远景处有一道城墙,画面上方截取峰顶。这些画法常被院体画家采用,让画面显得雄伟壮阔。

徐枋 溪山访友

同为清代画家的徐枋,画了一幅文人画风格的《溪山访友》。他把元四家的技法融会贯通,画这幅画更像在展示他的学习结果。画中有两组人物,分别位于前景和中景。处于不同空间的人物,靠什么发生联系,这是徐枋要解决的问题。

他没有在画中规划人物的行动路线,并且从画面构图看,溪桥上的来访者需要绕远才能达到中景处的草房。视觉上近在咫尺,理性思考才发现前路漫漫。徐枋通过视觉和感觉的差异性,引导人们关注作品的内涵。

张石园 秋山访友

随着时代的发展,欣赏山水画不再是士绅阶层、士大夫阶层的特权。这就导致近代画家在继承传统的时候,格外注意作品的通俗性。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精准刻画细节,运用丰富色彩,化含蓄内敛为直白生动。

张石园的《秋山访友》色墨并重,画面既有真实感也有立体感。他贯彻小中见大的传统理念,把访友主题置于壮观的自然景色中。哪怕有人读不懂“满袖白云还”的文人心思,也会被画中景色吸引。他尝试把北方雄伟高山的特征描绘入画,层峦叠嶂的山水面貌产生幽深旷远的空间效果。错落有致的杂树配上起伏绵延的大山,把访友主题中包含的趣味描绘出来。

胡也佛 山居待客

从风格上看,胡也佛的《山居待客》借鉴了南宋山水画的特征。他用斧劈皴画山结合双勾法画树,将空间远近画得明明白白。有了这份真实感,谁都会有兴趣继续欣赏这幅画,进而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目的。

0 阅读:6

凝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