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生产17架歼-7III战机:仿米格-21MФ,测绘任务为主导

长河古月 2023-11-25 09:54:20

中国空军和航空科研人员组成的代表团于1978年8月访问了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北部的罗马尼亚。中罗两国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兄弟加同志的友好关系。这次访问是为了对罗马尼亚空军装备的苏制米格-21MФ型战斗机进行实地测绘,这一过程持续了数十天。

在这次测绘中,航空科研人员对苏制米格-21MФ的各项数据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他们还从孟加拉空军获取了米格-21MФ型战斗机的座舱盖、机炮以及一些机体零配件,并从埃及购买了米格-21MФ原型机和米格-21UC型样机各一架。

这一系列的信息为中国空军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基于这些数据,中国展开了歼-7III项目,旨在通过仿制、改良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战斗机技术水平。

歼-7III的外观形状和气动布局基本上与苏制米格-21MФ相当。它采用了传统的机头进气、单发单座、大后掠角三角中单翼、全动水平尾翼和大后掠角单垂尾的设计。在1980年12月,歼-7III型完成了总体设计,而到了1982年1月,全部国产图纸也已经完成。

1984年1月11日,歼-7III型02号原型机完成了总装,而02月6日,歼-7III型01号原型机也完成了总装。接着,1987年4月,配备于歼-III战斗机的对空对地自动搜索跟踪JL-7型雷达完成了定型,并装备了HK-030瞄准具。同年11月27日,仿制米格-21MФ配套的R13-300涡喷发动机的涡喷-13型发动机完成了定型,标志着歼-7III项目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里程碑。

1988年3月,首批8架歼-7III战斗机在成都飞机制造厂顺利下线。然而,由于涡喷-13型发动机的生产进度无法跟上,导致首批8架歼-7III战斗机直到1989年12月30日才正式交付中国空军部队。

歼-7III型战斗机在技术上的不断优化和改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涡喷-13型发动机的问题,以及中国空军对更先进战斗机的需求,使得歼-7III最终于1996年底停产。总产量仅为17架。

从整个项目来看,歼-7III在技术和战略上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尽管其外观和性能与苏制米格-21MФ相似,但由于各种原因,包括中国空军对更高性能战斗机的需求,歼-7III并未形成批量生产和广泛装备的局面。

歼-7III在中国航空工业史上被冠以“鸡肋”之名。尽管其研发投入巨大,但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然而,这一项目的失败并非终结,反而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歼-7III项目的负责人宋文骢后来成为歼-10战斗机的总设计师,率领团队成功研发出歼-10战斗机。歼-10的诞生对中国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尽管歼-7III项目并未达到预期,但其退出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打下了一定基础。

总的来说,歼-7III项目虽然在道路上遇到了坎坷,但通过这一过程,中国航空工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来的研发项目提供了借鉴。而歼-10的成功研发更是为中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 阅读:37

长河古月

简介:揣着一口袋的开心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