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不应该取消,而且很有必要保留,中考就是为了保证合理分流

浮世张张 2024-06-23 12:31:10

你认为该不该取消中考呢?今天推送了这么一个话题给我。刚好我女儿今年参加中考,6月20日刚刚考完,作为一名中考生的家长,就来说一下我的看法:我认为中考不应该取消,而且很有必要保留。

中考本质上跟高考没有区别

就是对学生的一次选拔,如果说高考是决赛,那么中考就是初赛,或者叫选拔赛。

分初赛和决赛符合大多数比赛的流程,如果一名考生连初赛都过不了,他能通过决赛取得好成绩的可能性能有多大?

就拿最近很火的姜萍事件来举例,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也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的考生有数万名之中,最终选出801名选手进入决赛。

如果这数万名考生直接进入决赛,既不能保证考生的质量,也无法体现出决赛的含金量,这个工作量也陡增。

在这里说一件事

我女儿中考期间,他们班的一名同学没有参加最后一天的英语考试,老师还在群里面提到过。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位同学根本就不想读书了,前几门考试弄不好还是他父母逼着去考的,我女儿说这名同学的成绩长期就是班上倒数几名,考上普高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我记得有一次到去开家长会,老师还特意提及到了这名同学(不太确定是不是这名同学),那天这名同学的父母没有去,估计小孩子这样的成绩,做父母的也是没脸去。

他的成绩差到什么地步?期中考试七门科目的总成绩100多分,据说有两门也是没有去考,挂了零蛋,剩下的五门平均起来也就20多分,用老师的话就是:即便全部都不会,就那些选择题蒙,蒙也不止蒙这点分。

这名同学一个学期被老师收缴了4部手机,最后还是学生的家长到学校里去,老师才还给他。

这四部手机并不是父母买的,而是学校旁边的店子租的,具体怎么操作我也不大清楚。

这样的学生一个班还不止一个,两个,而是有一部分,他们在初中阶段就是在混日子了,女同学攀比穿衣打扮,小小年纪就谈恋爱,男同学的就跟着社会上的人混,上网打游戏是标配。

你说如果中考取消,这样的学生进入高中,他们会好好学习吗?他们进入高中开窍的几率又有多大呢?

相反,我认为他们不仅不会好好的学习,一些成绩原本还不错的学生,很可能还会受他们的影响而成绩下滑,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真的是太重要了。

这个我是深有体会

我女儿初一的时候是跟一位学习很差的同学做同桌,那个时候,她的成绩在班上也就是二三十名,一直在中游水平徘徊。

初二下学期,她跟一位班上数一数二的同学做同桌,我女儿的排名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从二三十名上升到十几名,再到十名以内,初三下学期的时候已经稳稳的进入前五名了。

我也是喜上眉梢,为这事我还问过女儿,她说初一的时候跟那个同桌在一起,两人自然而然比其他同学要走的更近,那位同学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交际相当不错。

跟谁都聊得来,她俩经常聊的是一些网络游戏啊或者是一些小电影什么的,有些稀奇古怪的话题连我这大人都搞不懂。

自从跟学习好的同桌坐在一起后,眼见这名同学的成绩好了她一大截,女儿暗地里就把这个同桌当成了竞争对手,在学习上暗暗较劲起来。

以前她一回家,不是看电视,就是千方百计的偷拿我和她妈妈的手机玩,自从跟那名同学同桌后。

她的变化也是很明显,都不用我们催促,就能够自觉学习了,星期六,星期天基本上也是认认真真的在家学习,跟以前是判若两人。

可见环境对一个人学习的影响,当然我女儿的例子也只能说是个例,不能以点概全,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女儿开了窍,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跟什么同学做同桌是次要的。

为什么现在很多的家长削尖脑袋都要让自己的孩子进入重点高中,哪怕不能进入重点高中,也要进入普通高中的重点班。

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习氛围的问题,不夸张的说,哪怕是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进入了一个好班,他的成绩也会有一定的提升,这个提升就是这个班给他的压力,让他变压力为动力。

中考一直以来就有两个问题惹争议

一个是小学,初中不能像高中那样复读,一考定输赢,也是一考定终身。显然对于那些中考发挥失常的同学而言是不公平的,对于那些开窍晚的学生也是残忍的

另一个问题就是有一半的学生将无法进入高中,要么选择读中专,职高,要么就是读价格不菲的私立高中,还有一部分只能是过早的步入社会,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失公允。

关于初中不能复读的这个话题,大家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我记得我当年读书的时候,小学,初中是可以复读的,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不能了。

我觉得国家制定这么一项政策,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生源的质量,同时也是对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一种保护。

初中的知识一般都比较浅显,只要肯花时间,那成绩一般都差不到哪里去。如果允许复读的话,相当于多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复习。

这其实是一个取舍性的问题

如果允许复读,对于中考发挥失常的考生,以及考的不理想的考生,肯定是一种福音。

但对于更多的应届初中生而言,又显然是不公平,高中尤其是优质高中的学位历来都很紧张。

如果这个学位被一名复读生给占了,那么自然这名应届生就要被刷下来。就是说这个穴位原本是属于这名应届生的,结果就因为复读政策,导致他无缘重点高中或高中。

当然有人会说他也可以选择去复读,我认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去浪费一年的时间,有些人也等不起。

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中考分流的是学习态度,高考分流的才是学习能力。中考考不上高中的,大部分都是学习不够努力,不想读书的人。

国家要保证那些学习努力的学生有高中读,就限制复读,这又不可避免的让那些开窍晚和中考失利的学生失去读高中的机会,只能是两权相害取其轻了。

说到对那些开窍晚的学生不公平,我是这样认为的,确实有那么些开窍特别晚的学生,有研究表明,男孩子比女孩子开窍要晚一些,所以就有了初中阶段女生成绩好,高中阶段男生好的说法。

但这也是建立在他们初中阶段成绩不算差的情况下,如果是成绩相当滥,在班上倒数几名,我想即便是开窍了,能逆袭的可能性也不大了。

我倒是认为可以将高中的普及率由目前的一半提升到百分之七八十,这样就有更多成绩中等的学生进入高中,国家近些年来也正在达成这一目标。

让所有的初中生都读高中,也就是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从国家层面上来讲,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我们也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对那些成绩差,对学习完全不感兴趣的学生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

他们在初中阶段就表现出了厌学情绪,再让他读三年高中,那简直就是一种煎熬,高中阶段的学生都有十七八岁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要管教起来,老师也会很累。

现在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一抓一大把,有些混的甚至还不如那些低学历者,成绩差的孩子只是学习成绩不好,或许他有还没有被发掘出来的专长呢?

如果孩子不是读书的那块料,我个人认为趁早学习没过硬的技术会更好,如果硬要逼着人家再读三年,可能书没有读好,技术也学不精了。

我觉得就孩子读书这件事,真的是强求不来,如果他不是读书的料,你就是用钱来砸也砸不出来

说一个极端点的案例

一个熟人的孩子,在高三下学期突然就精神失常了,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不怎么理想,当年中考的时候离普高线还差那么点分。他父母托关系,花了一笔钱才让他进了当地一所普通高中。

这孩子或许是悟性差了一点,成绩在班上一直处于下游水平,都知道高中阶段的学习时间是很紧的,基本上星期六,星期天,寒假,暑假都要抽一部分时间来上课,这还是在学校正常的补课。

为了孩子能迎头赶上,他父母还给孩子上了课外辅导班,孩子没有一点空闲时间,经过高强度的补课,到高三的时候,孩子成绩终于来到了中游水平。

意味着考一个大学还是有希望了,这让他父母倍感欣喜,他家三代都没出一个大学生,夫妻两也只是普通的打工族,可以说他父母把所有的希望押在了他身上。

然而,正在高三下学期准备冲刺高考的节骨眼上,那孩子竟然突然精神失常了,不得已给他办了休学手续去治病了。

这样的极端案例还不是个例,孩子不想读书,从内心就抗拒读书,家长生硬的逼迫不仅很难奏效,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

我跟不少的学生家长都交流过,他们认为现在的孩子很叛逆,不能来硬的,有些事情顺其自然可能会更好。

写到最后

我还是那句话,中考是很有必要,他就相当于一场比赛的初赛,将那些不想读书的,不是读书那块料的学生给分流出来。至于那些中考发挥失常或者是开窍晚的学生。

其实也有补救方法,现在有不少的私立高中,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也很不错,他们也可以像普通高中一样考大学,只不过就是花费上要多一些。

这个社会高学历者总是占少部分,大部分人都处于中低学历,现在学历的含金量已经不如从前,文凭也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和专长,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

我记得有句话说的很好:他只是成绩不好,又不是十恶不赦,如果他是平庸之辈,那就承欢膝下,如果他出类拔萃,那就海阔天高任其飞。

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0 阅读:0

浮世张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