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油田!今年1月,三门峡发现沉睡大油田!储存量超亿吨

观图文读历史 2024-06-24 06:04:41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2024年1月河南三门峡勘探出一个大油田,原来我国的油气储备并不少,只是自己没有发现。

中国在世界所占的经济体量,让我们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加重,现今我国70%的燃油消耗依赖进口。

虽然中国早就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但是大油田还是越多越好。

01

中原首个大油田问世

河南三门峡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在1.07亿吨左右,专家检测这些石油都是品质好的轻质油,可以供几个省市再用数十年。

早在2022年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勘察时,就一直在大小盆地之间寻找可能的油气储藏点。三门峡地区存在着大盆地,没想到经过一番探测果真找到油田。

2023年国家低质调查局在三门峡地区,往下钻井2300米深后,一股高品质轻质油从钻井中喷出,一天之内仅原油自然喷出就有17.13吨。

三门峡地区新开发的油田,是中原地区50年以来第一个大型油田。尽管1亿吨左右的储量是个不小的数目,可如果把全国燃油消耗都算进去,估计只能使用两个月。

因此中东产油国和俄罗斯,是我们常用的能源进口国。每年的燃油消耗,就要花费外汇储备3400多亿美元。

因为我国的石油缺口大,能否多找几个大油田缓解进口石油压力,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历史上日本也曾尝试到东北寻找石油,然而他们最终却失败了。

1931年日本被迫使用200多万吨人工石油,维持他们的战争消耗。那么为何日本没有发现像大庆油田这样的巨型油气田呢?

究其原因是日本这个全盘西化的岛国,迷信西方世界勘探石油的方法。当时他们认为石油主要储存在海洋生物曾栖息过的地方,中东地区远古时期是一片海洋所以才会生产石油。

日本对美西方的学说深信不疑,他们把大量的资金都用在近海地区的勘探上,结果自然是无功而返。

找不到石油位置的日本人气急败坏,他们吐槽中国是个贫油国家。之后日本又入侵了东南亚国家,妄想在这些地方勘探出石油。

结果日本最后也没有完成开采出大油田的梦想,美国中断对它的石油供给后,日本就陷入了疯狂之中。

同样的美国人也曾来中国寻找石油,当时美国石油勘探团队来中国多个地区探测,也是没有找到石油。

之后美国也提出和日本相同的论调,面对美西方的嘲笑,中国老一辈劳动者不信他们的说法。美日两国都信奉海相生油理论,他们觉得陆地上不可能存在大油田。

然而我国地质学家却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理论,最终发现了渤海湾油田、大庆油田等大型油气田。

日本听闻肠子都悔青了,当时只顾往海洋方面想,错失了一块大油田。

02

石油工业发展的辛酸历史

除了陆地油田,海上同样存在着大量未开发的油气田。海底生物死亡后大多沉积在盆地中,全世界的沉积盆地非常多,只是大部分被海洋所覆盖了。

沙特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海上油田萨法尼亚油田,该油田探明的石油储量就有75亿吨,天然气储量3171亿立方米。

这也是沙特国家为何富裕无比的原因,脚下就踩着聚宝盆想不富裕都难。沙特的国有公司已经对这块油田开采了近60年,这块富裕的油田仍然具有很深的潜力。

沙特对该油田的开采阶段不高,2022年时还处在首次采油阶段,不像一些老油田表面上的油气早就被榨干了,只能采取更厉害的手段继续榨油。

而沙特公司的采油技术已经成熟,他们有一套成熟的采油方案,既能保证每年稳定的石油产量,又能最大限度的延长油田使用年限。

相比于天生富裕的沙特阿拉伯,我国的炼油史简直就是一部血泪史。北宋时期沈括就已经发现了石油这种能源,不过当时的科技水平不足以利用这种资源。

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凭借工业化崛起,他们的工厂汽车比农业国效率高出太多。1907年中国有了首个油井,延长油田产油量不高,但已经够农业国使用。

建国之后中国快速迈向工业化,伴随而来的是对石油资源的高度以来,当时我国只有玉门油田可供开采。

不过这个单薄的油田,肯定是不够一个新型工业国继续使用。美西方自然不希望中国快速工业化,进口石油这条路被死死卡住。

03

一代代石油工人的努力成果

1952年解放军第19军57师接到一个重要的命令,他们作为新中国首个石油师,正准备换上新装备奔赴各地勘探石油。

他们首先去的地方就是大西北,石油师用3年时间穿梭于戈壁荒漠之间,最后探测出克拉玛依地区存在着油田。

1955年第6次石油勘探会议结束后,石油师冒着7级的大风和飞雪赶到克拉玛依。吃的是干膜睡得是硬地板,偶尔吃上一顿热汤面就是过年了。

石油工人那时候工作环境艰苦,几个人常常在被窝里哭,第二天又继续起来工作。克拉玛依地区确实存在大油田,1957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结束。

其他部门都顺利完成了任务量,唯独石油工业部门举步维艰。倒不是石油师懒惰,而是他们的条件太多艰苦。

整个石油工业部1.1万人,竟然只有20几个人拥有地质学知识,会操作钻井的人加起来不超过10个。

一五计划期间,他们增加了玉门油田的产量,打通了克拉玛依大油田。甚至连如何制作人造石油都学会了,不过随着家用汽车和工厂数量的增加,这点石油还是不够使用。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人再接再厉,跑遍祖国大江南北。终于在松嫩平原上发现大油田,大同镇“松基三井”喷出滚滚黑油。

之后大同镇改名大庆镇,大庆油田是二五计划期间,石油工人最好的作品。1960年大庆油田的开发进入最后阶段,石油工业部大量技术骨干前往大庆。

石油师部队再加上3万复员老兵一起到大庆参加油田开发建设,大庆油田比较特殊,它是为数不多的砂岩油田,全世界都没有几个,石油工人更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

石油工业部只能靠智慧和勇敢自己摸索道路,其中涌现出一大批甘愿为祖国奉献的工人。3年后大庆油田已经可以产出供给全国的石油,中国1963年石油产量更是高达648万吨。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它的产量跟上了,马上就催生出更好的炼油设施。周总理高兴的宣布,我国不仅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还实现了石油的自给自足。

此后30年中国也成为产油大国,然而这种工业能源有再多也不嫌多。1978年之后对海洋的石油开采也被提上日程,不过当时我国的海洋石油开采技术有限。

为了早日使用海里的石油,我们决定与国外石油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他们出技术出设备我们出人力出资源。

1987年渤海湾勘探出一个3亿吨的油田,可是国外石油公司来勘探后,竟摇了摇头走开了。经过询问才得知,原来渤海发现的油田浓稠,国外石油公司也不知道怎么开采。

浓稠的油缺乏流动性,又埋藏在深海里,非常难以开采。外国人没办法,我们就自己想办法,在积累了一定的开发经验后。

石油工业部推陈出新想到了用注水开采稠油的方法,他们顺利解决了稠油无法开采的问题。1993年之后海洋石油开发技术,已经被我国石油工人掌握。

条件发展成熟,中国石油开采走向世界。同年美国阿科公司接受中海油的投资,我们获取了马六甲海峡32%的石油开采收益。

2013年中海油又花费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该公司拥有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区的石油开采权。

时至今日中海油掌握的开采面积高达6万平方公里,先后涉及到20余个国家。学习完美西方的石油开采技术,我国已经可以单干。

而石油的探测、开采、提炼等一整套技术,让许多还没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家慕名而来。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外国石油公司显然不明白这个道理。

追忆往昔,石油工人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成功缔造了现在的石油工业。当时的开采环境也比较恶劣,30个人挤在同一个房间里吃喝拉撒睡。

甚至为了弄出海底淤泥,迫不得已采用嘴巴吸这种方式。3个月时间打出了深1600米的井,终于打通了海上首个海底油气田。[白眼]

参考资料:

央媒看河南丨真中!河南发现大油田

国家能源局 能源故事丨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的诞生

新华网 那年今日丨“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0 阅读:0

观图文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