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心十句口诀,让你获得内心的宁静!

代菩提心觅 2024-05-28 11:46:36

《黄帝内经》言:“心为君主之官。”

意为: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

所以人要想修炼好身体和精神,首先要从修炼内心开始。

在中国的传统道家文化中,一直流传着“老子心法十字诀”。

这些口诀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更能让我们在修心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十字诀”:

一、“德”字诀

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人要延年益寿,返老还童,首先要不背离道德,复归到婴儿的纯真状态。

婴儿天生善良,天生真纯,天生柔和......他们具有太多人类美好的品质,只是到后来渐渐受到了社会的污染。

随着渐渐长大,有的希望做官,有的希望发财,有的喜欢美色,于是变得精于算计,变得霸道逞强,变得贪欲扩张。

这与婴儿那种赤子之心,简单、浑朴、真善相去甚远。

最终与强硬、衰老、危险、死亡越来越接近了。

所以,修心的第一要诀,是要返朴归真,回到婴儿那种纯真、自然的天性,才能明心见性,得到真正的欢乐和自由。

二、“养”字诀

少言语以养内气,寡色欲以养精气,薄滋味以养血气,咽津液以养脏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节饮食以养胃气,匀胎息以养胃气,少思虑以养肾气,慎行藏以养神气。

“养”字诀的核心在一‘少’字,说话少,色欲少,饮食少,思虑少。

然后要饮食清淡,常咽津液,保持呼吸平稳,谨慎自己的言语和行为。

经常从这些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达到形神合一,使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达到一种和谐的状况。

三、“心”字诀

“万法唯心,万道唯心”,“炼精炼气炼神,均须先从炼心始”。

修炼心的最高境界为:不为任何外物、名利所动,就接近了“道”。

所谓相由心生(自己如何定义,外相就会如何),烦由己造(所有的烦恼,都是自己想不开所导致的)。

让自己的心不被外界牵着鼻子走,做自己的主人,周围的环境就会随你而动。

四、“善”字诀

“养善性,存善心,行善事,与人为善,劝人行善,内外存乎善则德行皆备。”

我们要内在心善,外在行善,知行合一,同时劝导他人要多做善事。

如果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这样的话,自然能消掉邪恶,国泰民安。

五、“无”字诀

“对境无境,居尘无尘,动念无念,用心无心,无天无地,无人无我。”

道家认为“无”是万物的本源,而我们现实所看到的所有物质——“有”,是从“无”中转化出来的。

所以,要想证悟“大道”,就要常常回归本源,能看出所有的事物都是我们的起心动念。

从而“炼神还虚,炼虚还无”,这也就到达了道家的最高境地——“无”。

六、“少”字诀

“精宜少漏,神宜少耗,气宜少损,福宜少享,乐宜少寻,名宜少得,利宜少积,少一分思虑多一分精神。”

道家强调人要“少私寡欲”,不是叫人禁欲,更不是叫人纵欲,而是一种顺势而为,在适宜的范围内尽量少一些。

而现代人,往往纵欲成灾,什么都想要多一些:福多享些,乐多寻些,名利多得些......

然后苦苦算计,思虑繁多,弄得整个人毫无精气神,这与道家强调的“少”背道而驰。

七、“静”字诀

“形欲静,心欲静,气欲静”,“静能生定,定能生慧”。

“静”是修行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无论是在形体上,还是在心和气的层面上,都需要静。

在喧闹的环境中,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在活跃的时候,学会让自己逐渐平静。

因为这种平静能产生定力,而定力又能带来智慧。

八、“寡”字诀

“寡言以养气,寡视以养聪,寡得以养性,寡欲以养精,寡动以养神,无所不寡则无所不清。”

通过减少语言来养护气息,通过少看东西来培养听力,通过少得利益来培养性格,

通过减少欲望来养护精气,通过减少动作来养护精神。

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方面都能做到清廉寡欲,那么他就能到达一种非常清澈的境界。

九、“淡”字诀

“名心宜淡,利心宜淡,色心宜淡,爱心宜淡,嗔心宜淡,疑心宜淡,胜心宜淡,无所不淡则无所不安。”

如果人能对名誉、利益、色欲、爱情、愤怒、猜疑和好胜心都能保持一种淡泊的态度的话,

心就能达到一种安稳的境地,就能感受到生活的喜悦、安乐。

十、“忘”字诀

“忘物可以养心,忘情可以养性,忘境可以养神,忘色可以养精,忘我可以养虚,无所不忘则无所不养。”

这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境地,达到此境地的人能够融入生活,真实地享受和把握生活。

他们珍惜自己、珍惜他人、珍惜时光,少了功名利禄的计较,多了清心寡欲的悠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把全部身心融入大道之中!

点个赞吧!修心的道路上感谢有您。

1 阅读:166
评论列表

代菩提心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