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胡歌的新电影《走走停停》,感觉很难过

神秘阿饭 2024-06-11 13:22:22

端午放假期间,看了胡歌与高圆圆演的新电影《走走停停》。影片只有103分钟,但节奏却十分舒缓自然。有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走出电影院时,我竟有些黯然神伤的感觉。

因为我不知道,电影中,胡歌饰演的吴迪,是否会是我将来的处境。在这个充满内卷的年代里,失败、躺平、大龄未婚等字眼实在令每个男人感到压力十足,但多数人都没什么办法。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去年冬天看的一部电影,叫《夜幕将至》,导演管浩栋是山西人,他那个片子拍了一个在北京打拼多年,却一无所获的30岁男人踏上回乡之旅的故事,影片多处展示了山西河曲县的风貌与人情世故,气氛偏低沉和文艺。而这部《走走停停》,故事同样是在北京混不下去的大龄青年回到故乡,但这部片中的故乡是四川,气氛相对更轻松些。

两部片子,虽然主题相似,却让人有一种错愕感。两位主角同样是“窝囊废”,《夜幕将至》中,30岁混不出头的主角已经灰头土脸,紧张万分。而《走走停停》中,主角年龄设定已经接近40岁,但依旧保持着年轻人的心态和松弛感。也许这就是山河四省和川渝地区的文化区别,总觉得生活在川渝,也许气氛会更轻松一点。

《走走停停》一开始,吴迪的女友和室友都相继离他而去,他在北京也混不下去了,于是只好返回家乡四川。吴迪的老家是个小县城,但城里的市民未必就比村里的农民更有钱,起码在居住条件方面,他家只有两室一厅的房子。

两室,意味着他依然要与30多岁未婚的妹妹同居一个卧室,睡上下铺。这里俩兄妹的设定也很有意思,吴迪是个比较文气的男人,而他妹妹却十分武气,性格粗糙,热爱撸铁,开出租车特别猛。

吴迪在县城里无所事事,这里没有他觉得合适的工作,亦或者他能看得上的工作,对方都嫌弃他年龄太大了。最后,他沦落为无业游民。在这其中,家里也曾试图帮他找一份工作,但最终一无所获。

一次偶然,他遇到高圆圆演的高中女同学,这女同学现在是个纪录片导演,她认为吴迪的现状很能代表一批年轻人的状态,便开始拍摄吴迪的生活。后来各种机缘巧合之下,吴迪决定开拍一部电影。

电影到了这个阶段,吴迪的母亲开始隐隐成为片中的主角,贡献了让人非常印象深刻的表演。她有点像《请回答1988》里的豹子女士,是个强势又温柔的女性。

影片一直保持着较为轻松诙谐的气氛,但在快结束时,却悄悄给出观众一击。正当观众以为吴迪会借拍电影而咸鱼翻身时,他的女主角,也就是他的妈妈却猝然去世。

吴迪的母亲去世后,一向严肃的父亲,不断观看妻子生前的影像,然后决定让吴迪将电影拍完。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努力了,但不见得有结果。影片最后,吴迪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

看完这部电影,我就觉得很难过。

电影中的吴迪从事剧本和文案工作,更多的是文案工作。像这种文职工作,工资待遇很有限,我深有体会。前段时间看帖子,据说很多熬了十几年的出版社编辑,月薪也不过三千多。

所以他直到快40岁,依然穷得不像样子。我很好奇,他买不起房子实属正常,但回家后,居然向母亲借钱,居然会拮据到这种程度吗?

按理说是不至于的,毕竟他在北京工作,工资就算不高,但也不至于太差。只能解释为,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都很超前,月光族很多。挣多少花多少,毕竟在城市中,消费陷阱和诱惑处处是,不要小看一杯奶茶,一次打车,轻轻松松几十块钱就会没有了。

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吴迪比较“废”,他妹妹同样也令父母头疼。但父母头疼女生基本不会是工作问题,他妹妹开出租车也挺努力,她妹妹的问题在于有些“男性化”,皮肤黝黑,体型健硕,毫不修饰自己,30多岁也没交过男朋友。

所以一家人吃饭的时候,父亲发话了,要求吴迪嘛,就好好找个正经工作。妹妹嘛,就争取早点耍个男朋友。

这个场景,我觉得好多四口之家都会存在。中国人平常是比较内敛的,即使是家人,也很少沟通心事。一家人的事情,往往都是在吃饭的时候提出并商议的。

但父母说归说,孩子却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从大城市回来的年轻人,他们早已不再追求婚姻是第一位,于他们而言,自由且优质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吴迪是一个文艺青年,他继承了他妈妈的天赋。尽管他写过很多不错的文案和点子,但他却从未真正得到重用,生活不见起色。他最终想要搏一把的方式,依然是用文艺的做法,拍摄一部电影。只可惜,稍加了解电影的人,从他开拍一刹那,就知道他那是老套且曲高寡和的文艺片,绝不会带来经济上的成功。

文艺与独立的作品,是非常奢侈的东西,因为但凡考虑过要吃饭的人,都很难会选择去做这个东西。能去做的,基本都是为爱发电。而这些文青大多也比较中二,他们喜欢的未必是大众喜欢的。什么年代了,还想学小津安二郎拍俯角和黑白片,最多算是玩票,能有受众才怪。

但影像也会有影像独一无二的作用和意义,吴迪就是因为拍电影,所以才得以记录下他母亲的愉快时光。即使他母亲去世了,别人很想念她,也可以通过看录像带,来回忆她。

很多文艺片导演,或受制于成本,或为了彻底展现作者性,很多都喜欢拉自己的亲戚好友做演员。其实也蛮有意义,留下一些影像资料,在人生中很有纪念意义。

吴迪的父母最后都去世了,吴迪依然是孑然一身,不知道他父母会不会有一种遗憾,孩子到了几十岁,依然当作是孩子,他们都没看过儿媳妇和孙子长啥样。

吴迪依然保持有年轻人的风范,也许人的成熟与衰老本就跟年龄无关,而跟身份与心态有关。一旦自己有了家庭,做了父母的时候,气质马上就变了。

踏入社会的前十几年,吴迪一直做白领工作,属于有点空中楼阁的感觉。而她的妹妹则一直干蓝领,脚踏实地,每接一单,多挣一份钱。最终,到了中年时,他们二人反了过来,吴迪为生活所迫成为蓝领。而他妹妹却攒够了钱,终于可以去大城市开健身房创业当老板。

一个是从大城市回到小地方,另一个却从小地方去往大城市。所有的人物与生活全是围城,全是轮回,人生起起落落,实在令人感概。

我难过之处就在于,我跟吴迪很像,所以我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去往何方。白领工作一旦到了35岁还熬不出头,就有着相当危险的境地,可能被“优化”掉。而再想去找类似的工作时,就会处处碰壁了。

吴迪之所以能具有松弛心态,一方面是他本身很乐天派,川渝地区的“建功立业”观念也没那么重。二方面,其实也在于他没房没车没结婚,所以生活成本低,经济和精神压力小。

而倘若是身背房贷车贷的巨负青年,一旦也面临类似吴迪的境地时,那就很难了,如果很快找不到能挣很多钱的工作,那么后果将十分危险。

所以近年来,“躺平”已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人不想被商品房套牢,关于买房结婚的神话与激励,正变得越来越鸡肋。年轻人非但不结婚,甚至连恋爱都越来越懒得去谈了。

下狗的遗憾太多了,有时候多到无论你做什么选择,都是错的,没有任何一种面面俱到的办法。所以看了《走走停停》,看了一个家庭的生活,我觉得很难过。这个家庭非常温暖,但正因为温暖,才让人觉得更遗憾。

电影很好,目前豆瓣评分7.9,我觉得胡歌和岳红的表演特别好,但我看完真有些忧伤。我可能也会面临类似吴迪那样的境遇,他松弛,但我很难做到这种心态,自己真不知该怎么办。

0 阅读:50

神秘阿饭

简介:为了忘却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