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减重手术?

慕梅评健康 2024-04-29 05:33:05

肥胖是由于体内营养物质过剩,导致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这种状态可能受到遗传、环境、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13年,美国医学会正式认定肥胖为一种疾病。通常以体质指数(BMI)作为肥胖的判断标准。

研究证实,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肥胖与超过200种慢性病发生相关,如糖尿病、高血压病、脑卒中、冠心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炎等,并能够增加包括结直肠癌、食管癌等在内的诸多癌症风险。肥胖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导致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如抑郁症、暴食症和焦虑症等。

一般的减重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加强运动及饮食管理)、药物治疗等,但均具有治疗时间长、维持难度大、容易反弹等局限性,常导致减重失败。针对肥胖或肥胖伴有合并症的患者,目前认为减重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减重手术是指利用外科手术使胃容积、胃肠道吸收减少或改变胃肠道激素水平的重新分布,通过限制营养吸收或调节代谢等方式来达到体质量减轻和缓解肥胖并发症的目的,因此确切的名称应该是“减重代谢手术”。

减重手术最早开始于1953年,那时基本上都是开放手术,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并未得到广泛推广。近几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减重手术得以快速发展,创伤性极其轻微,安全性却越来越好,死亡率比胆囊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还要低。

减重手术是目前公认的唯一可以达到长期有效降低体重的治疗方法,持续减重效果可维持10年以上。减重手术在降低体质指数的同时,还能缓解糖尿病、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病率,最关键的是能让肥胖相关病死率降低30%~40%,95%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如果你是一位肥胖患者,就问你动不动心吧?!

在美国,接受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已由每年3万~4万例增至20万例左右。2000年腹腔镜微创减重手术引入我国,到2023年,我国实施减重手术已超过35000例。

但是,不是我胖我就能做减重手术。要想成功,不靠“自宫”,医生要练好基本功,患者要选好适应证。

对于单纯性肥胖患者,《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提出手术适应证如下:

BMI ≥37.5,建议积极手术;

32.5≤ BMI <37.5,推荐手术;

27.5≤ BMI <32.5,经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患有其他疾病,综合评估后可考虑手术;

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参考影像学检查提示向心性肥胖,经多学科团队广泛征询意见后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

建议手术年龄为16~65岁。

目前最常用的两种减重手术分别是腹腔镜胃旁路手术(LRYGB)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临床研究表明,两种手术的减重效果相当。

绝大多数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肥胖患者可以选择行袖状胃切除术,如合并食管裂孔疝(HH),建议术中同期修补食管裂孔疝,或改行胃旁路术。对于以下患者,建议优先选择胃旁路术:

合并有中重度胃食管反流病,尤其是在应用抑酸剂后症状不缓解或缓解不明显者;

合并有2型糖尿病,尤其是病史较长、或胰岛功能较差的肥胖症患者;

以治疗2型糖尿病为首要目的的患者;

超级肥胖患者。

有胃癌前期病变的患者,或者有胃癌家族史的病例,则应慎重选择胃旁路术。

在减重手术后8~12个月内,患者的体重可以快速下降。但是,如果患者还保持暴饮暴食和缺乏运动的生活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体重将会有所反弹。因此,真正的减重效果还是离不开生活习惯上的配合,如健康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等。

请记住:减肥的目的不是为了掉秤,而是让我们活得更健康。

0 阅读:11

慕梅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