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清末最后六年任职的十三位大学士

恒鼎谈历史 2024-06-11 07:50:03

瓜尔佳·荣禄,满洲正白旗,后党重要成员,北洋新军创始人,主要活跃于光绪朝中后期,《辛丑条约》后达到个人政治地位的顶峰。

文华殿大学士(1901.11-1903.4)

索勒豁金·世续,满洲正黄旗,晚清重臣,后被袁世凯重金笼络,成为袁在朝中的内援。

东阁大学士(1906.1--1907.7)、文渊阁大学士(1907.7-1909.1)、文华殿大学士(1909.1-1911.10)

王文韶,浙江仁和人,晚清重臣,他做事圆滑,与湘军、淮军关系不错,并与帝党大佬翁同龢有较深渊源,故可在帝后党争期间稳坐钓鱼台。

武英殿大学士(1903.5-1907.6)

孙家鼐,安徽寿州人,晚清重臣,清咸丰九年(1859)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

文渊阁大学士(1905.7-1907.7)、武英殿大学士(1907.7-1909.11)

叶赫那拉·那桐,满洲镶黄旗,晚清重臣,“旗下三才子”之一。

体仁阁大学士(1906.1-1907.7)、东阁大学士(1907.7-1910.1)、文渊阁大学士(1910.1-1911.10)

鹿传霖,直隶定兴人,晚清重臣,深得慈禧太后信任,对清末新政的推行出力颇多。

协办大学士(1907.7-1909.11)、体仁阁大学士(1909.11-1910.1)、东阁大学士(1910.1-8)

陆润庠,江苏苏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状元,他主张改革,但反对激进,主张稳重。

协办大学士(1909.11-1910.1)、体仁阁大学士(1910.1-9)、东阁大学士(1910.9-1911.10)

张之洞,原籍直隶南皮,生于贵州贵阳,晚清重臣,洋务派后期代表人物,其主张学习、吸收西方文化,并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

协办大学士(1907.6-7)、体仁阁大学士(1907.7-1909.10)

徐世昌,河南卫辉人,袁世凯密友及政治盟友。

体仁阁大学士(1910.9-1911.10)

鄂卓尔·荣庆,蒙古正黄旗,守旧派代表,他为人“持躬谨慎”,稳健随和。

协办大学士(1906.1-1911.10)

瞿鸿禨,湖南善化人,晚清重臣,深得慈禧太后赏识,1907年他与岑春煊联手发起“丁未政潮”,但被袁世凯用计参劾,同时又忤慈禧旨意,旋被开除回籍。

协办大学士(1906.2-1907.6)

戴鸿慈,广东南海人,清末出国考察五大臣之一,近代中国第一位司法部长。

协办大学士(1910.1-2)

李殿林,山西大同人,他一生为人正直,自矢不骄,从政四十余年,以清廉勤慎著称。

协办大学士(1910.9-1911.10)

0 阅读:5

恒鼎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