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变成傻萝卜,无人驾驶真的会永远这么傻?

雨琴说商业 2024-05-30 20:56:45

这几天,武汉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变成了傻萝卜,各种各样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况出现。

想当初,萝卜快跑在武汉军山新城初次亮相时,引发了广大市民的极大关注。宽敞的道路、稀疏的车流、完善的交通标识,为无人驾驶出租车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场。市民们纷纷前来体验这种无人驾驶的全新方式,感受一下科技带来的魅力,无限风光尽被占。

然而随着萝卜快跑的渐渐普及,一千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的大街小巷穿梭,城市交通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

目前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有关于萝卜快跑相关的投诉达到了300多条,市民是怎么投诉。

特别在早晚高峰时段,萝卜快跑与网约车、私家车、公交车等交织在一起,让原本就十分拥堵的交通变得更加混乱。市民们纷纷抱怨,原本期待的高科技出行方式,如今却成了市民们出行的拦路虎。

看到这么多市民的投诉,我们感到对萝卜快跑的行驶表现哭笑不得,对其产生了怀疑。我们不禁要问,无人驾驶真的会永远这么傻?

百度作为中国最早开始研发无人驾驶的公司,比华为、小米的智能驾驶投入还要更早,按道理上讲,其技术实力应该很强大才是。

网上有许多网友认为,萝卜快跑之所以傻,不太灵活,是由于太遵守交通规矩引起的。

笔者不这么认为,原因是现在的萝卜快跑的能力只相当于人类刚刚拿到驾驶证的驾驶员。问题是萝卜快跑能不能通过不断学习进步,达到熟练驾驶员的水平呢?

答案是萝卜快跑可以进步,但从理论上、技术上、工程上分析,萝卜快跑50年内都不可能成为熟练驾驶员!

无人驾驶就是电脑代替人脑。

根据国际上对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没有任何电脑能够替代人脑。

想想阿法狗 (AlphaGo) 下围棋战胜李世石,阿法狗最少用到了1202个CPU和176个GPU(显卡),外加100+左右的计算加速卡等等。而李世石只用了一个人脑及一杯咖啡!可以看出,面对规则十分清晰的中国围棋,电脑已经用了吃奶的力气。

要解决真正无人驾驶问题,它涉及理论、技术、工程三方面的问题。

理论上:人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人工智能六大境界。其中意觉模型最复杂,佛学家、哲学家、数学家都没说清楚,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际上一般认为至少需要20-30年才能建立理论基础。

技术上:2022年10月,国际类脑计算的最新成果是用10000张DCU卡完成数字孪生脑实验,实现了860亿个神经元,与人脑同化相关系数0.9,离真正百分之百模拟人类全脑还有相当距离。而在模拟人类全脑上建立人类思维,现在还没有开始研究!

工程上:摩尔定理将在芯片1纳米后失效,量子计算还需要20年后才能实用化,所以要造出能够安装在汽车上的模拟人类全脑的车载电脑50年内都不可能实现!

那么,现在萝卜快跑是怎么实现无人驾驶的呢?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在城市道路地图和交通标志的约束下,萝卜快跑不断对行驶场景进行学习,来提高它的驾驶能力。

问题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只是模仿驾驶员的操作,永远也不知道驾驶员为什么这样操作。同时受到车载电脑算力和决策算法限制,传感器信息和驾驶决策被简化。简化后的传感器信息交车载电脑做出车辆转向、加速、减速(刹车)等操作。由于驾驶车辆行驶的实时性要求,传感器信息简化和车载电脑能力不足,可能可以应对99%的场景,但还有1%场景应对不了。于是萝卜快跑只能放慢决策时间,降低车速,看上去傻乎乎的。

无人驾驶车辆不是手机,99次成功不代表第100次就能成功;只要有1次不成功,人生就被重启!

各位网友,萝卜快跑虽然用城市地图与车辆协同降低了无人驾驶实现的难度,但由于深度学习并不能替代人类的思维,所以萝卜快跑在人类还没有搞清楚人脑机理的前提下,永远是傻乎乎的,不可能代替人类驾驶员。大家怎么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我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18

雨琴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