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八爷为什么最终失败?至少错过了4次翻盘的机会

常遥远 2024-06-26 12:03:51

要说《雍正王朝》里九子夺嫡最有实力的竞争者,人称八贤王的八爷绝对有一席之地,八爷党权倾朝野,还有九爷、十爷、十四爷的铁杆盟友追随,可谓是势力滔天,但是为什么最终却败给了四爷,最终落得个凄凉下场呢?今天达达就和大家盘点一下,八爷犯下的几个重大失误,至少错过了4次翻盘的机会。

1私心太重,无视灾情

八爷党门生故吏遍布全国,尤其是在江南富庶地区,更是被八爷党牢牢把控,康熙皇帝在位时,江南曾经发生特大洪灾,但此时的国库却没有多余的银子来进行救灾,康熙皇帝为此愁容满面,最终指派四爷和十三爷前往江南筹款赈灾。要知道江南的盐税可一直都是八爷党的小金库,任伯安一个不入流的地方官吏,就能够拥有偌大一个江夏镇的产业,就连当地村民都说,任伯安比当今皇帝都富有。

如果此时八爷能够主动提出接下筹款赈灾的任务,不仅会帮助朝廷解燃眉之急,也能顺利得在康熙皇帝面前刷一波好感,可是八爷目光短浅,且极度自私,不愿意为康熙分担压力。但却给了四爷一个完美的表现机会,最后八爷的小算盘落空,四爷不仅出色完成筹款赈灾的任务,而且赈灾款项还大部分是出自八爷党官员身上,八爷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2爱惜羽毛,不愿为君父分忧

康熙晚年,国库亏空严重,究其根本,正是因为各级官员都大量向国库借债,长此以往就落下巨大亏空,康熙帝决定在众位皇子中,挑选一位来追讨欠款。此时的四爷刚刚出色的完成江南赈灾,被册封为郡王,八爷看到如此诱惑的赏赐,似乎也跃跃欲试,但是经过八爷党的内部商讨,认为追讨国库欠款牵涉人群太广,而且特别容易得罪人,最终还是放弃。

反观四爷这边,有邬先生这个BUG级别的军事开导,认为在此种局面下,康熙最需要的,就是能够帮助自己分忧的皇子,所以四爷毛遂自荐揽下这个任务,虽然最终结果让康熙不甚满意,但是正如邬先生所言,不怕做错事,就怕不做事,经此一事,四爷再度获得康熙好感,而八爷却再次错过这个大好机会,老十也因为公然对抗田文静,大庭广众下变卖家当,被康熙圈禁宗人府半年。

3利令智昏,诱审肖国兴

为了给太子堵上国库欠款的窟窿,太子党一伙可谓是昏招频出,居然干出以钱买命的荒唐事,最终张五哥顶罪任季安一案被爆出,这不仅是清朝建立起就闻所未闻,即使翻遍史书,也鲜有如此明目张胆的徇私枉法,康熙震怒无比,遂决定彻查刑部。

业绩小能手四爷本想再次接下彻查刑部的差事,但是在邬先生的劝说下,巧妙的避开康熙的任命,八爷已经吃过两次亏,这次决定要以此事件扳倒太子,但是八爷的目的性太强,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深夜诱审刑部侍郎肖国兴,虽然成功揭露了太子是此事件的最大后台,但是却被康熙拉入黑名单,和太子一位永久无缘。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眼见康熙油尽灯枯,继位人却悬而未决,八爷决定铤而走险,掉包了十四爷进献的贺礼,此举成功将本就体弱的康熙直接气个半死,加速结束了康熙的在位时间,不得不说,虽然是一步险棋,但却是深思熟虑后的行动,康熙病危期间,八爷依靠庞大的势力网,先后掌控了京畿两大军营,还积极笼络九门提督隆科多,本以为胜券在握,但是却没有算到被圈禁数年的十三爷,十三爷在军队中威望极高,被张五哥以金牌令箭放出来后,迅速赶往丰台大营,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扭转局面,守在康熙遗体前的八爷一党,在看到十三爷赶到时,就明白胜败已分,只能被迫向四爷称臣。

0 阅读:710

常遥远

简介:分享各种有意思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