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并非所有偏瘫者都适合用

青囊译录 2024-06-28 06:35:01

关于治疗中风偏瘫症,前文有介绍用补阳还五汤,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

在临证使用“补阳还五汤”的过程中,也需要辨证虚实所主证候。并非所有患中风偏瘫症者都适合用“补阳还五汤”。理论依据在张锡纯《衷中参西录》中有介绍,在这里记录是为了防止误判误用后,造成不可挽回后果。

诚然,现代人患偏瘫症多由气虚所致,但是也有其他原因导致者,张锡纯认为人体四肢运动是以原脑髓神经为中枢,而脑髓神经之所以能司运动,是有赖于脑中血管为其提供血液濡养,胸中大气为之斡旋。一种情形,脑中血管充血过度(比如高血压患者),导致脑血管破裂,累及脑髓神经,从而影响脑髓神经司运动之职。还有一种情形,是胸中大气虚损过度,以至于胸中大气下陷,气虚而不帅血,从而不能斡旋濡养脑髓神经,使脑髓神经功能弱化不能司运动之职。以上两种情形一实一虚,都会导致同一个结果----偏瘫症。如若不能判断准确,用方用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势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怎样判断虚实之候呢?张氏也给出辨证依据。

“是以临此证者,原当细审其脉,且细询其未病之先状况如何?若其脉虚弱无力,或时觉呼吸短气,病发之后,并无心热头疼诸证,投以补阳还五汤恒见效,即不效亦必不至有何弊病”。这里讲的很明白,如果患者脉象虚弱无力,并且有胸闷气短,并且发病后没有心热头疼之证候,用补阳还五汤会见效很快,即便效果不明显也不会有风险。因为此时患者属于气虚所致偏瘫症。

“若其脉洪大有力,或弦硬有力,更预有头疼眩晕之病,至发病之时,更觉头疼眩晕益甚或兼觉心中发热者,此必上升之血过多,致脑中血管充血过甚,隔血管壁泌出血液;或管壁罅漏,流出若干血液。其流出血液粘滞左边司运动之神经,则右半身偏枯;若粘滞右边司运动之神经,则左边半身偏枯”。以上原文也交代得十分清楚,如果患者脉弦硬有力,脉洪大,并且发病前有头疼眩晕病史,发病时更觉头疼眩晕加重并伴有心中发热者(高血压患者常有此证候),是由于上升之血过多,脑血管充血过度,脑血管渗出或者漏出来的血液,会粘滞影响司运动之职的脑神经,粘滞右侧脑神经就会左半身偏瘫,粘滞左侧脑神经就会导致右半身偏瘫。此辨证即为实证,临证不可用补阳还五汤应对,用错就会加重或者危及患者生命。

应对之法,张锡纯有应对脑充血的方子----建瓴汤。

建瓴汤组成:生怀山药30克, 怀牛膝30克, 生赭石24克(轧细), 生龙骨18克(捣细), 生牡蛎18克(捣细), 生怀地黄18克, 生杭芍12克 ,柏子仁12克。

用法:磨取生铁锈水,煎煮上药,分服。

附:镇肝熄风汤:

怀牛膝、生赭石(轧细)各30g,生龙骨(捣碎)、生牡蛎(捣碎)、生龟板(捣碎)、生杭芍、玄参、天冬各15g,川楝子(捣碎)、生麦芽、茵陈各6g,甘草4.5g。

用法:水煎服。

0 阅读:35

青囊译录

简介:传承原汁原味中医药文化传播健康知识,为有需要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