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5G信号全覆盖,40米海底能“冲浪”

湖北日报视频 2024-06-28 00:00:32

记者从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获悉,目前,深中项目已完成各项准备,运营工作全部就绪,深中通道进入开通倒计时。

深中通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518跨珠江口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起自深圳机场互通立交,向西跨越伶仃洋海域,通过万顷沙互通与南中高速连接,在中山市马鞍岛登陆,与中开高速对接。

今天(27号),百名记者踏上深中通道,进行了通车前探营。深中隧道全长6845米,是“全球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50项标志性工程”之一。记者在隧道内看到,目前隧道内灯光照明、可变情报板、交通标识,以及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智能交通管控设施已安装完毕,这些设施设备将为通车后的安全高效出行保驾护航。

中铁十二局深中通道机电一标项目总工程师赵文广:隧道内一共有14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南、北行车洞平均每1.2公里就布有一台。这些机器人可以在应急情况下,接收控制中心远程指令赶赴现场,还可以通过自带扬声器疏导交通。

主跨1666米的深中大桥创造了离岸海中悬索桥跨径最大、通航净空最高等五项世界纪录。目前,可变情报板、路牌、路灯、护栏、地面标识已全部完成。在现场,记者看到,270米高的桥塔上横梁已经挂上了“深中大桥”四个大字。

深中通道全线24公里不设服务区,房屋建设工程集中在两座人工岛,主要承担运营管理、应急救援等功能。西人工岛主楼的镂空结构实现了通风与遮阳,不仅提高使用舒适性,还降低了建筑能耗。未来,这里将作为深中通道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应急救援备勤点。

智慧运营方面,预计通车后,深中通道交通量大、分合流交通组织复杂。深中通道积极推进国内首条包含路网感知、预测预警等功能在内的路网级的智慧交通体系建设。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路网调度中心负责人 徐先蔚:路网调度中心主要工作为落实道路交通监控、参与应急救援、开展收费管理和路网协同联动。目前,深中通道已完成应急演练和设备调试工作,时刻准备迎接项目正式通车。

目前,深中项目的运营工作已经全部就绪,各项机电、通讯、收费等设备设施已完成调试,路政队伍、工程养护队伍、路网信息中心队伍、收费员队伍都已经就位,正在进行全通道清洁,将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通车。

深中通道5G信号全覆盖 伶仃洋上“冲浪”畅通无阻

深中通道开通在即,目前全线已实现“网联通”,今后车主行驶在深中通道上,不仅可以实时导航,还能随时保持通信联络,即便是在40米深的海底隧道,也能“5G”冲浪上网。

深中通道是世界级“桥、岛、隧、水下互通”跨海集群工程,全长约24公里。考虑到项目关键构造物横跨宽广的伶仃海域,隧道深长、管廊使用的钢材壁厚等因素,会存在信号不稳定的情况。工作人员在隧道管廊内提前预留通信设备连接件、线槽等,为通信设备提供了集安装、供电、传输、信号发射于一体的实施环境,并在隧道内布有支持5G频段的泄漏电缆等设备,布放总长度约6万米,实现了信号无缝覆盖。

深中通道交通工程部部长李伟聪:深中通道早在2019年就对公网信号覆盖进行了同步的规划跟设计,针对桥上使用的特点,海岛使用的环境等这些技术问题,提前做好了规划跟设计。

据工作人员介绍,项目还在桥面及东、西人工岛布设了通信设施,全线共建设了73个基站,岛上主体建筑室内设有分布式覆盖系统等。通过技术手段立体组网,为深中通道织就的集“海、陆、空”一体5G通信网已准备就绪。

深中通道交通工程部部长李伟聪:我们主要是在隧道内增设了365套卫星导航的模拟发布设备,这些设备通过接收在轨卫星的信号,在整个隧道内无死角地发射北斗卫星相同制式的类导航系统。我们的广大司乘人员可以通过手机车载系统等这些软件,来实现跟地面一样的精准定位和卫星导航服务。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