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湖北日报今日8个整版聚焦武汉:向“新”而行“城”势而上

湖北日报视频 2024-06-28 14:00:38

6月的武汉,热气腾腾。

科技创新迎来高燃时刻。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人民大会堂戴上沉甸甸的奖章,也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武汉印记。

武汉制造加速走向全球。

武汉至杜伊斯堡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首次双向对开,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全国六个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城市之一,为武汉乃至湖北地区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沿海”开启新篇章。

最美东湖绿道全线贯通。

武汉市东湖绿道三期全线建成开放,标志着全长105公里的东湖绿道成功“画圆”,成为全国距离最长、环境最美的城市核心区环湖绿道,向世界展示在武汉这座现代化都市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万里长江,既是流淌的史诗,也是新时代涌动的创新热潮。

生产性服务业已被业内视为能使制造业“点石成金”的领域,有研究表明,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提高1%,制造业效率可以提升39.6%。

当前,湖北正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打造“51020”现代产业集群,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

中共湖北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强调,要“深入思考应该干什么、能够干什么”,“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核心优势,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锚定“汉口之心 美好江岸”目标定位,武汉市江岸区主动把各项工作放在省、市协同发展大局中谋划思考、推动落实,立足现代服务业优势,坚持把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闯关”主攻方向,聚力打造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近年来,江岸区坚持 “一张蓝图干到底”,不断在深化调查研究中解决难题、推动发展,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两大“看家产业”聚势而强,工程设计、生态环保两大“特色产业”乘势而上,科创服务、数字经济两大“成长产业”蓄势而进,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风生水起。

以江岸所能,服务全省、全市所需,江岸区高标准谋划城区成长“坐标”,以绣花功夫服务汉口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利用,倾情投入汉口国际滨江商务区的投资建设。老城新区双向奔赴,助力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

今年一季度,江岸区GDP完成370.77亿元、同比增长6%。1至5月,固投增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和增速、外贸进出口增速均居中心城区前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作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武汉市江汉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人文底蕴。然而,人口和城区功能的过密,也带来了发展空间增量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不畅、社会治理难度增大等一系列问题。

城市的扩张总有极限,但城市更新却没有止境。从百年历史街区到爆款IP打卡地,从“老旧破”到“亮净美”,从“老房有喜”到“以人为本”,近两年,江汉实施系列城市更新行动,不仅让基础设施和老旧建筑“改头换面”,而且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当前,江汉区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正积极以产业更新实现资产增值、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产城人文”融合实现城区协调发展、以人为本推进城市更新精细化,响应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号召,争取历史主动,重塑老城区核心优势,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辉煌。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考察湖北武汉,三次亲临光谷,发出科技自立自强动员令。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光谷考察时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追光逐芯拓新突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

勇闯科学技术“无人区”,中国光谷面向全球创新策源——

五年六次刷新光传输世界纪录,系统净传输容量达5.26Pbit/s,相当于每秒传输642个1TB硬盘数据;

拉出的一根光纤可满足80亿人同时通话,超过地球人类的总和;

最快1秒左右可检测近万颗芯片缺陷并激光刻蚀;

……

一项项世界纪录,在中国光谷被创造。

一只只卡脖之手,在中国光谷被掰开。

放眼全球,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引发链式变革。

冲刺新领域新赛道,中国光谷面向全球同步起跑——

在人工智能领域,基于“紫东太初”大模型的医疗器械智能管理平台,可自动识别管理2000多种医疗器械,能效提升30倍,精度达到99.9%;

在低空经济领域,无人机应用到城市交通管理、火灾预警、环保巡查等众多场景,即将实现518平方公里全区域覆盖;

在脑机接口领域,成功研制6万5千通道、双向植入式脑机接口,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生物医药领域,“稻米造血”改写人类血清白蛋白从血浆中提取的历史,5个全球新药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

创新成果令人振奋,创新实践波澜壮阔。

6月27日,“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启动仪式暨武汉新城·世界光谷专场报告会,在中国光谷举行。

向时代报告,以创新作答。

一颗螺丝钉,一根光纤,一粒芯片……报告会中娓娓道来的幕后故事,浸润了追光人拓新突围中曾流下的汗水和泪水,也承载了中国光谷的光荣与梦想。

鼓励冒险、宽容失败,激励创新、崇尚成功。

这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汇报会,也是再赴使命、再攀新高的动员会。

高标准建设武汉新城,阔步迈向“世界光谷”,中国光谷踏梦前行!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当前,武汉正积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消费资源集聚地和业态创新策源地,武昌主动担责,提出高标准打造华中一流商贸中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区。

2023年,武昌区实现社零额768.76亿元、增幅11.4%,增幅居武汉市中心城区首位。今年1月至5月,武昌区实现社零额304.91亿元、增幅7%,增幅稳居武汉市中心城区首位、总量位居武汉市第二位。

商贸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市场流通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辐射力进一步增强……眼下,武昌正以“实”为笔、以“干”为墨,重塑武汉商业新格局,武汉SKP、武昌万象城、京东MALL、中商·世界里等一批叫得响名号的商业项目拔节生长。

武昌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区为引领,持续推进滨江核心区、楚河汉街等商圈品质升级,推动商圈融合发展,激发更大消费潜能,为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助力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

武汉市洪山区是湖北省科教资源最富集的区域。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决策部署,洪山区进一步校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的使命定位,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的大学之城、高质量发展的大学之城、高水平生态的大学之城、高品质民生的大学之城,努力成为全局中的关键节点。

当前,推动资源优势转化、发展方式转型、发展能级跃升,洪山区正立足科教资源优势,全力促进科技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为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基地提供强大创新策源。

首个2000公里超长续航的插电混动SUV,首个“出海”的新能源汽车国家队品牌,能“蟹行”的豪华电动越野车,首款车规级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可根据场景需求自如变化组合的新一代智能座舱,目前国内最大的氢能研发和生产基地……走进被誉为“中国车谷”的武汉经开区,一项项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不断出现,彰显着这座国家级开发区的创新热潮。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汉经开区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不断加快“三个优势转化”,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为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力量。

今年一季度,武汉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9.77亿元,同比增长9%,较去年一季度提升6.7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位居武汉全市第二。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39.6%,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0万户。在新发展格局中,中国车谷正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2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