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女婿家8年不花钱,儿子买房给40万,女婿:带着你空卡找你儿子

匿名过客 2024-05-23 05:39:23

在东北鲁家岭镇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李大花和猫儿“花卷”相依为伴度过了不少春夏秋冬。她是个退休教师,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不少的皱纹,但她的眼中依然透露出一股儿坚韧和温情。她的女儿小青,一米六的个子,眼睛里带着妈妈的温柔和爸爸的机智,是家里的开心果。小青的丈夫小刚原是村里的铁匠,因为受了伤,不得不转行开起了家电修理铺,个头不高却力大无穷,更重要的是他心地纯朴善良,是那种连只蚂蚁都不愿意伤害的人。

从李大花的丈夫去世后,她就一个人住在那座老式的平房里。头顶墙壁已经泛起了青苔,每到刮风下雨的季节就严严实实地盖上她的布褥子。直到小青和小刚结了婚,李大花才依着儿女的意,带着仅有的几件行李,搬进了小青的新家。

李大花刚到小青家的时候,还是不习惯的。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天台上风吹日晒的被褥,还有远处高楼之间的川流不息,都跟她记忆中的风景不一样。每每这时,小青就安慰她:“妈,这里有我们,有花卷,您就慢慢习惯吧。”小刚也搭话:“妈,您看我这修理铺不是挺忙的嘛,您来了正好帮我们看家,还能教教我两下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大花开始逐渐适应了新环境。每天早上,她都会和小青一起忙前忙后,然后和小刚一起把早餐准备好。小青上班去了,小刚也到修理铺忙去了,李大花就开始自己的日程:和邻居大妈们聊聊天,或者带着花卷逛逛公园。

有一天晚上,小青下班回家,一进门就叫道:“妈,临时有个加班任务,我可能要晚点回来。晚饭您和爸爸自己解决吧。”

李大花笑着回应她:“行,你工作忙最重要,晚上不回来吃也没关系。”

“妈,那您可得跟我说说,想吃点什么,我回来给您做。”小青关心地问。

“咱这有面,有菜,我随便和个面团,蹭蹭就能做出好几样菜来。”李大花一边说着,一边不紧不慢地揉起了面团,“你也不用担心,和你爸爸俩个,从来没饿着。”

随后,小青换了鞋,捧着李大花递过来的水果,边吃边往小刚的修理铺走去。

刚到修理铺门口,就听到悉悉索索的铁工声,小青喊道:“老公,晚饭我晚点回来,妈妈会准备好。你别饿坏了。”

小刚戴着手套,头也不抬地回她:“知道了,我这还有两台冰箱等着修呢,你忙你的,家里有妈呢。”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李大花在女儿家已经住了八年。八年来,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不花孩子们一分钱。她时常笑着说:“我能干,我不花儿女的钱,我的退休金自己够用。”

而小青和小刚心里明白,妈妈是在为他们减轻负担。

李大花站在家中客厅里,眼角噙着泪花。她思绪纷飞,想到儿子小强在南方辛苦打拼,终于买房的喜悦;又想到女儿小青怀着二胎,家里空间愈发显得拥挤。李大花的面庞流露出一丝欣慰,毕竟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而她,也将卸下重担,享受那份久违的宁静。

小青悄悄走到母亲身边,见她神情落寞,柔声说道:“妈,小强电话里说了,他打算转40万给你,你就不用这么操心了。”

“真的吗?小强那孩子,挣点钱不容易,他自己也要成家立业的。”李大花感动中也有几分担忧。

“哎呀妈,别想那么多了,小强他心里有咱们呢!”小青微笑中带着一丝鼓励。

然而,好景不长,小刚的不满仿佛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刮乱了这个小家。一天晚饭后,小青和小刚的争吵声在餐厅里此起彼伏。

小刚眉头紧蹙,不满地质问:“你看看,家里现在这样挤,都是因为你妈妈在这里。她不是有小强吗?为什么不去找他?”

小青愤怒地回应:“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妈妈一辈子辛辛苦苦,现在连安稳的晚年都不能保障?”

“我没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况且小强条件更好。”小刚解释着,声音却带着一丝无奈。

争吵声渐渐窜入了李大花的耳中,她心如刀绞。不想成为孩子们生活的负担,李大花悄然走进房间,拿出存着小强给的四十万的银行卡,颤抖的手再一次打开了那个已经装满过去与回忆的橘色钱包。

第二天,小青看到餐桌上摆着一个熟悉的橘色钱包,旁边放着一张字迹斑驳的纸条:“孩子们,你们都要好好的,妈妈不想给你们添负担。这笔钱和钱包,我留给你们,你们用来做更重要的事情吧。——妈”

小青读完这张纸条,泣不成声:“妈!你这样我们怎么能接受!”

看着妻子哭泣,小刚内心五味杂陈,他握住小青的手,沙哑着声音说:“是我不好,我冲动了。我们去找妈,把她接回来。”

夫妻俩急急忙忙地赶往车站,却只远远看到李大花那熟悉的背影,正缓缓踏上前往南方的列车。小青在人群中大喊:“妈!妈!”

李大花听到身后有人呼唤,犹豫了片刻,却没有停下脚步,她相信,孩子们会有更好的生活,而她,也可以去看看小强的新家,看看外地的风景。

而这时,小强从南方的电话中传来急切的声音:“妈,我刚听姐说了,你别走啊,那些钱当然是给你的,你用着才对。我工作赚钱,不就是为了让你们过得更好吗?”

列车渐渐发动,小小的车站广播里传来火车开车的提醒,李大花手紧紧握着手机,心里思量着,是时候,真正为自己而活了。

李大花眼泪汪汪地站在小强面前,她的声音带着绝望:“小强,你知道吗?他们要逼我生儿子,说女孩子是扫把星,把我逼得没有退路了。”

小强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思想!我不允许他们这么对你!”

他愤怒地回到了小城,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我要离婚!我不能和有这种思想的家庭生活在一起!”小强在家里大声嚷嚷起来。

家里的空气顿时凝固了。李大花的父亲愣在当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老邻居王婆婆听到动静,赶紧插了进来:“小强,你先别急,这件事我们来想办法。”

王婆婆是个见多识广的人,她召集了几个老邻居,开始了调解。她首先对李大花的父母说:“刘伯伯,陈婶婶,你们听我说,现在男女都是平等的,大花给你们生了个好女儿,你们还不满足吗?”

刘伯伯固执地说:“但我们老家的风俗就是要个男丁继承香火。”

王婆婆耐心地解释:“风俗是死的,人是活的。大花这么孝顺,比男孩还贴心。你们不能因为一些陈旧的观念,就否定了女儿的价值。”

李大花的妈妈陈婶婶听后有些动摇:“婆婆,你说得对,我们大花一直都很懂事。”

小强站在一旁冷冷地说:“不仅仅是要改变你们的想法,我们还得为大花讨个公道!”

王婆婆点头赞同:“对对,我们必须给大花一个说法。刚才的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刘伯伯愣了愣,他看着泪眼汪汪的女儿,心里的墙慢慢地被感动化开。“大花,爸爸错了……”

李大花赶紧扑进爸爸怀里:“爸,我只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和和气气的。”

隔壁的李伯伯听到了这边的纷争,也探头进来:“你们这是做什么呢?还不如坐下来好好谈谈。”

李伯伯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向刘伯伯提了个建议:“刘伯,要不然这样,我们组织一个家庭会议?让大花和小强说说他们的看法,我们都来听听。”

刘伯伯点了点头,他开始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了。

家庭会议上,大花和小强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

大花哭着说:“我不想受到这样的压力,我希望能有自己的选择权。”

小强则坚定地说:“我们要的是平等和尊重,一切都要以大花的意愿为准。”

听了这些,家里的老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观念。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决定摒弃重男轻女的旧观念,一起支持大花的选择。

柔和的月光下,小城的夜空被温暖的灯光点缀,老小区的邻里关系比往常更加融洽。重男轻女这股顽疾在这个夜晚得到了缓解,李大花和小强的家也迎来了新的希望,全家团圆的景象让这个小城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幸福和温暖。随着太阳的下山,屋里的灯光慢慢亮起,小强、小青和小刚三个人坐在温馨的客厅里,开始商谈关于家庭未来的蓝图。

小强抚摸着下巴,眼神中透露出深思,开口说道:“小刚,我觉得你的店面早晚会生意兴隆,到时候现有的地方可能不够用,我出资,我们把楼上加盖几间房,扩建成两层,怎么样?”

小刚眼睛一亮,旋即有些犹豫:“哥,那得花不少钱吧,可别为了我把你自己搭进去。”

“傻小子,兄弟就是要互相扶持,钱的事儿咱们好商量,家庭和谐才是无价之宝。”小强笑着拍了拍小刚的肩膀。

“哥,咱们家要是能越来越好,能让大花快乐,我什么活都愿意干。”小青温柔地插话进来。

李大花在一旁听着,脸上渐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是啊,有情有义是咱们家的根本,这次我也不再自高自大,手里有点积蓄,也能出一份力。”

家里弥漫着浓浓的爱意和合力同心的氛围,三代同堂想象中的幸福生活似乎已经触手可及。小青轻声地说:“咱们可以规划一下,把一层的客厅改成大花的花艺工作室,这样大花每天都可以在花香中开心地工作。”

“那我这老头子就辛苦点,带带咱们家的小宝贝,也算是尽一份力了。”小强含笑说着,眼神透露出对家庭的无限责任。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他们的计划越发具体。房屋的设计图就在谈笑间渐渐成型,未来的每一天都被他们的希望和努力所填满。最后,小强提了一个让每个人都心动的想法:“家,不就是这样吗,大家齐心协力,一起面对困难,共享幸福。不是说‘家和万事兴’嘛。我们是不是正在书写我们自己最美好的故事呢?”说罢,小强的目光在每一个人脸上都停留了片刻。

房间里,在这样的畅想中,一家人的快乐和辛勤的蓝图巧妙融合。正值暮年的小强,不仅没有显示出一丝疲态,反而眼里射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他们心中都知道,这就是家庭的力量,是生活的乐趣。

在这憧憬中,李大花轻声问:“对了,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动工呢?”

小强眼中笑意盈盈,反问道:“有了这样的好主意和大家的支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推迟幸福的脚步呢?”

0 阅读:1

匿名过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