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军阀张作霖成败皆因慧眼识人

凡人看青山 2024-03-05 14:11:33

奉军是民国期间不能避过的一个军阀派系,也是民国历史上一股不可或缺的政治势力,而其领袖张作霖因其传奇的一生,更是让诸多人津津乐道,尤其是张作霖白手起家,从平头百姓到北洋政府首领,当真是传奇色彩浓郁。

但是,张作霖真正的能耐其实就是会识人会用人,但张作霖的成功靠的的是识人用人,但失败也是因识人用人而起。

张作霖当上奉天督军之后,他的格局视野一下子打开了,在他当督军之前,他就是个高级军官,他要考虑的是手下部队的稳定和地盘,但当上奉天督军之后,张作霖发现他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关键是奉天一省人口多、地盘大,他就要保持军队,又要搞好民生,作为书都没念过几天的大老粗,这种事当然是要靠人才来帮忙。

于是,张作霖在民政上依靠王永江,军改上相信杨宇霆等人,作战指挥上提拔郭松龄、姜登选、张宗昌等人,让奉系在短时间内实力暴涨,甚至可以和北洋嫡系的直系、皖系等北洋六镇的老底子相抗衡。

说到识人、用人,张作霖在民国军阀中不敢受首屈一指,但在北洋军阀中也算特色鲜明,毕竟奉军后来真的影响了民国的政治格局和势力分布。

张作霖是老派人,而且没受过高等教育,在民国初年的时候对于军队打仗的认知还停留在人数、装备的认知上,在他的观念里,只要自己人多枪多,带头的军官敢于带头冲锋,这仗就算胜利了。于是当老张兴高采烈带着十几万奉军,威风凛凛与直军展开了第一次直奉大战,结果是开开心心进了山海关,连哭带嚎回家去。

虽然第一次直奉大战是惨败,但张作霖确实是民国期间了不得的人物,立刻就能吸取失败的教训,回了东三省就整军备武,提拔重用郭松龄、姜登选等,经过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奉军再次雄起,取得了直奉大战的胜利,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第一次直奉大战让张作霖看到了奉军的短板,而第二次直奉大战的胜利则为奉系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其根源就在于杨宇霆和郭松龄两人。

杨宇霆能力出众,又早早得到张作霖的重用,是张作霖的重用心腹,杨宇霆也确实不负厚望,将奉军的家底厚厚的,但杨宇霆的长处是参谋和后勤,这是有历史验证的,但杨宇霆的短处则是不适宜独当一面,说的再直白点就是杨宇霆适合当参谋长但不适合当部队长,因为在他长在智谋,短于决断,在他后来当江苏督军的时候就体现了出来。张作霖其实是知道杨宇霆的短处的,所以一直让杨宇霆待在身边,但就因为太重视杨宇霆,所以在第二次直奉大战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当杨宇霆执意要当一省督军的时候,张作霖知道杨不适合,但却不想冷了杨的心,于是硬着头皮把原定给郭松龄的位置(江苏督军)给了杨宇霆。

而郭松龄呢,虽然被提拔的晚,但他是张学良的老师、同僚、下属,不但军事能力出众,同时也是老张为儿子准备的左膀右臂,所以在发现郭松龄的才干后一直通过张学良来提拔,这及时加深郭松龄与张学良的关系,同时也让郭松龄身上打下来张学良的标签,让郭在奉军内只能拥护张学良。张作霖看人很准,郭松龄的能力确实出众,和张学良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直奉大战期间,郭松龄的表现也确实不负众望,是实至名归的奉军五虎将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战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张作霖看走眼了,他原本计划让郭担任江苏督军,这样当时的奉军五虎将都算得上一方大员,但就是因为杨宇霆的小心思,张作霖大封众将,唯独少了郭松龄。张作霖肯定不是故意为之,如此做法大概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压制郭松龄,毕竟郭的指挥能力太出众了;二是因为郭是留给少帅的良将,将来的封赏最好还是出自少帅之手;三是郭也是有抱负的人物,张作霖怕郭当了江苏督军后有钱又有兵的直接脱离奉军单干。

结果呢,杨宇霆没守住江苏,当了几天的江苏督军就被赶回了东北,郭松龄觉得张老帅处事不公,心里不痛快,反奉的想法开始出现。

杨宇霆的能力是不错,但就像马谡一样,适合当参谋却未必能独领一军,守不住江浙沪,奉军从此争霸天下的机会也就稍纵即逝了。

而郭松龄呢,有功不赏必生嫌隙,何况张作霖本就了解郭的为人脾性,既然知道,后来便不应该让郭重领精兵,至少也要让张少帅对部队加以控制,但是呢,在少帅的建议下,老张对郭是信任有加委以重任,郭松龄反过来就玩了个反奉倒戈,结果经此一役奉军元气大伤,老张留给少帅的家底第三军团伤亡过半,对于其他奉系军阀震慑力大幅度削弱,奉军五虎将中的姜登选被郭松龄处决,郭松龄被老张处决,李景林被坑下野,五虎将五去其三,剩下的张宗昌割据山东,奉军无论从兵员素质还是将领指挥能力都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这也是后来面对北伐军节节败退的原因之一。

张作霖的识人能力确实一流,所以他大力提拔郭松龄,敢用张宗昌,重用李景林,让奉军两度控制北洋政府,但结果却也因为杨宇霆和郭松龄两人,导致了奉系的衰败。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让郭松龄当安徽督军,以郭松龄和姜登选两人的能力,奉系是不是能守住江苏、安徽一线的地盘,进而雄踞北方,若能再建设民生数年,问鼎天下,有未可知。

如果没出现郭松龄反奉,奉系始终保持五大军团的建制,保证主力兵团的战斗力和优秀指挥官,即便不能问鼎中原,也能依靠华北和东北地区保持奉军的不败地位,而且因为奉军的兵力优势,甚至可以避免后来的九一八。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细究张作霖在奉系领头人的位置上的所作所为,其实没有什么错处,以他所处的位置,没人能比他做的更好,用十年时间发展出一个影响天下政治格局的派系,其能力毋庸置疑,发展数后来中国完善的重工业基地何其艰难,奈何他能识人用人,最终也因为重用的人才而功亏一篑。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