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什么对开国大将徐海东这么喜爱?他有三大优点,让人放心

历史门前小个子 2024-06-10 17:09:12

抗美援朝时,有一次美军39辆坦克冲到了志愿军39军的阵地中,之后一辆也没出来,美军震惊的同时,也派人查询了志愿军番号,得知是39军后,他们写了一个报告,称这支部队是徐海东的旧部队,同时,在这句话,他们还加了五个字“臭豆腐部队”

土地革命时期,徐海东率领的红军队伍,绝对是蒋介石最头疼的部队之一,否则,他也不会开出25万大洋的悬赏令,让敌人愈痛恨的队伍,对我军来说,愈多愈好。

在红军队伍里,徐海东的威名可谓是几乎无人能及,毛主席对他喜爱,也是因为他的三大优点。

徐海东能打仗,特别能打胜仗,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红军时期,我党我军的革命事业,确实是最艰难,而那个时候,徐海东却是凭借着自己一腔热血,硬生生打出了自己的传奇。

早些年间,徐海东出生在一个窑工家庭,家里兄弟姐妹十多个,徐海东年龄最小,他的到来对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难。

好在父亲对徐海东寄予厚望,在他九岁时,将他送入了学堂,只是从小自尊心就强的徐海东实在是忍受不了富家子弟的欺辱,毅然离开了学校。

在当时的时代,没有知识,就只能出力,没办法,他只好跟着父亲,早早当上了一名窑工,这一干,就是11年。

1925年,是中国革命形势翻天覆地的一年,同样,这一年也是徐海东人生剧变的一年,他在经历了那么苦的日子后,他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在这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虽然没有文化,徐海东却是很聪明,入党以后,他一直都跟随党的脚步,南征北战。

因而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徐海东就成为了红军队伍中骁勇善战的将领之一,1934年,徐海东指挥红军活捉了敌人第54师代理师长、第161旅旅长刘书春。

刘书春问徐海东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为什么军事指挥能力这么好,徐海东大笑:“我是青山大学毕业的!”什么是青山大学?正是这郁郁葱葱的山林中,徐海东学会了打仗。

可以说,徐海东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红军的高级将领,这一切,都是靠他的勇猛给打出来的,徐海东能打仗,能打胜仗,这就是毛主席喜欢他的三大优点中的一个。

毛主席喜爱徐海东的第二个优点,就是徐海东对革命忠诚, 立场坚定。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抵达陕北,由于长途跋涉,中央红军实在是没钱给战士们买棉衣,药品度过冬天,关键时刻,毛主席给徐海东写了一封借条,希望他施以援手。

徐海东拿到借条后,内心非常愧疚,第二天,他二话不说,直接给中央送来了5000元。

那个时候的5000元,其价值是相当大的,实际上鲜为人知的一点是,毛主席对徐海东借钱,其实也是一个考验。

徐海东所领导的红军时期,在编制上是属于红四方面军指挥,而此时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已经有了分歧,毛主席也是在考验徐海东是不是听中央的话。

事实证明,徐海东没有让毛主席失望,他是一位有着很强党性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忠于革命,立场坚定。

对徐海东送来的5000元,毛主席更加高兴的是徐海东对中央的拥护,当然,徐海东送来的钱,也是相当重要的,建国后,毛主席不止一次的公开表示:“海东同志对革命有大功。”

毛主席说的,就是徐海东给中央送钱一事。

徐海东的第三个优点,就是他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

1934年长征前夕,周恩来找到了程子华,要他前往红二十五军去当副军长,可是等程子华来了以后,徐海东却是主动让出了军长的职务。

徐海东说:“我这个人打仗有瘾,走路有瘾,以前喝酒也有瘾,就是当官没有瘾。”

要知道,从士兵到军长,徐海东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甚至可以说,在很多时候,他都命悬一线,能成为军长,他是已经是承受了太多的苦难,而今,他却是主动将这份荣誉让出去,他的胸襟,当真是让人钦佩不已。

正是由于这件事,毛主席对徐海东更加喜爱了。

总的来说,徐海东身上的三大优点,一,能打胜仗,二,对党忠诚,三,顾全大局,正是毛主席喜爱他,将他视为自己爱将的原因。

实际上,徐海东的身上,还有许多优点,如果非要统计出来的,恐怕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毛主席一生阅人无数,他对徐海东的爱护,实际上,我们就能看出徐海东人性光辉的一面。

抗战全面爆发后,徐海东带伤指挥部队,后因身体负荷太大,不得不离开前线部队,毛主席得知,立刻批示:精心养病,天塌不管。

此后,徐海东由于要养病,再也没有带兵上过战场,到了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却是点了徐海东的名,并直接将他排在第二,仅次于粟裕,比黄克诚,陈赓等人排名都高。

众人深知徐海东对革命做出的大贡献,所以并无异议,徐海东自己得知后,却是强烈反对。

徐海东认为自己对革命做的太少,功劳也不大,所以向党中央请求降衔,毛主席没有同意,其他的中央领导也不同意。

甚至周恩来还专门去见了徐海东,对他说:“授予你大将军衔,不高也不低。”

就这样,徐海东成为了十位开国大将中,非常特殊的一位。

虽然授衔了,但是徐海东由于身体原因,长期养病,所以没有担任具体职务,但是毛主席却始终都在关心着他。

有一次毛主席住在徐海东家的上面,每次出门时,他都叮嘱司机,经过徐海东家门时,把火灭掉,不要打搅徐海东的休息。

1969年我党在北京召开九大时,毛主席没有看到徐海东作为代表的名字,他很是生气,对周恩来说:“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

周恩来一听就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他当即安排徐海东作为九大代表,并列席主席团。

到了九大会议开幕那天,毛主席上来先是环顾一周,随后问道:“海东同志来了吗?”

徐海东赶忙站起来喊道:“来了,来了。”

毛主席见状笑了笑,这才坐了下去。

遗憾的是,这次与毛主席见面,成为了徐海东人生中的最后一次,1970年,他在河南郑州去世,享年70岁。

0 阅读:143

历史门前小个子

简介:关注军事和历史,百家荟萃,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