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运动”爆发,多年后杜修贤回忆:似乎周总理几个月前就有预感

帝哥说史 2024-06-02 10:46:44

今天帝哥想说说周恩来总理的专职摄影师杜修贤的一些故事。

杜修贤

1926年,杜修贤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的一个贫寒人家,他在14岁时离开家,走了40里黄土山路来到绥德县毛泽东青年干部党校,当了一名勤务员。1944年,杜修贤被组织派到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学习摄影,师从著名摄影艺术家吴印咸,从此以后,他与摄影结下了终身不解之缘。

新中国成立后,杜修贤被调到新华社北京分社工作,1960年1月,他被调到中南海,专门负责拍摄周恩来活动的新闻照片。当时杜修贤虽然只有33岁,但已经有了16年的摄影经历,有着扎实的抓拍功底,并以“快手”著称,他很快便适应了在中南海的拍摄工作。

杜修贤曾回忆说,在周恩来身边工作有许多“纪律”,比如不能抢镜头、不能主动提出和领导人合影等等,所以许多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至今都没有一张和总理的单独合影,但杜修贤却幸运地和周恩来合过两次影,并留下了照片。

第一次合影是颐年堂,周恩来出席一个外事活动,杜修贤拍了许多他和记者握手的照片。周恩来看见杜修贤以后,主动走上前来和他握手,周恩来一边握手,一边对别的记者说:“哎……哎,我和老杜握手,怎么没有人照相?”

周恩来和杜修贤握手

杜修贤忍不住笑着说:“相机在我手里,别人照不成啊!”

周恩来便对另外一个记者招招手:“我和老杜再握一次手,你给照一下。”

就这样,记者拍下了周恩来和杜修贤握手的照片。另一张合影是杜修贤与周恩来并排坐在飞机座椅上的照片。后来每当杜修贤看到这两张照片时,总是感慨万千。

1966年春节过后,周恩来来到玉泉山休息几天,杜修贤也跟着一起去了。周恩来说是休息,其实就是换个地方继续工作,他有时甚至比在北京还要忙,白天到处跑,找人谈话,晚上回来还要开会,或者看文件。

有一天早上,杜修贤起得很早,他见周恩来正一个人站在门前的空地上,迎着初升的朝阳,用手搭了凉棚,好像在看远方什么东西,又好像看不清,只能费劲地张望。杜修贤顿时被周恩来带有忧愁和不解的面容所震撼,他赶紧上前抓拍了一张照片。周恩来发现杜修贤在给自己拍照后,便问他:“老杜,你这么早就起来了?怎么不多休息一会儿?”

杜修贤反问周恩来:“您刚才看什么呢?”

杜修贤拍摄的周恩来远眺的照片

周恩来回答说:“没看什么,好像远处有群羊,白白的,看看又好像是浮云,老是看不清楚。”

杜修贤也顺着周恩来指的方向看去,但他没有看到什么东西,只有黄秃秃的山坡和一簇簇干枯的树林。

后来杜修贤把这张照片洗了出来,他发现照片和自己以往拍的照片不一样,周恩来的脸色凝重、忧郁,而且有些焦急。2个月以后,河北邢台发生了地震,又过了1个月,长达10年的“运动”拉开了序幕。多年以后,杜修贤看到这张照片时感叹道:“似乎那时的总理内心就有所预感,否则他为什么要愁眉紧锁着远眺?而且视力所及处,留给他的却是模糊的景物?”

杜修贤拍摄的周恩来接见演员的照片

1966年7月,杜修贤也受到了冲击,他不得不离开中南海,被下放到车间,当了一名定影工人,1968年,他又被“流放”到新疆一个叫铁列克提的小镇。直到1970年,周恩来要出访朝鲜,他发现出访的名单上没有杜修贤的名字,便问秘书:“老杜呢?名单上怎么没有他?”

秘书向周恩来报告了杜修贤的情况后,他马上要求发一封加急的电报,命令杜修贤立刻回京,杜修贤这才脱离了困境。后来杜修贤回忆此事时,总是感激地说:“我是幸运的,我的命是周总理给的!”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正式访华。当尼克松同他的夫人走下飞机后,在一片掌声中,尼克松快步上前,急忙伸手向周恩来迎去,主动同周恩来热情握手,两人的握手时间足有一分多钟。周恩来意味深长地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

尼克松和周恩来握手

当时杜修贤抓住这一稍纵即逝的时刻,快速摄下了尼克松和周恩来将要握手的瞬间。事后尼克松写道: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我们现在看到杜修贤拍摄的这张照片时,可能觉得没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就是周恩来有些往后仰,而尼克松稍微有些主动罢了。但就这一刹那间动作的捕捉,几乎是很多摄影记者无法完成的任务。

因为当时的中美关系并没有解冻,尼克松访华前,周恩来曾在私下叮嘱杜修贤,一定要拍出美国人是“主动前来”拜访的味道的照片出来,只有这样,才不会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最后杜修贤也成功地完成了这一政治任务。

1974年,周恩来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但他仍在拼命工作。5月31日,周恩来陪同马来西亚总理扎克会见毛泽东,这是他最后一次走进毛泽东的书房。会见结束后,周恩来没有马上离开,只是站在门旁。杜修贤突然有一种感觉,总理可能要和主席握手告别,他一动不动,似乎期待着什么,心里的感觉一时也说不清楚。

毛泽东将客人送走后,和站在门旁的周恩来目光相遇,周恩来一边看着携手近半个世纪的毛泽东,一边慢慢地伸出手,毛泽东也慢慢地把手伸了过去。两只操纵中国革命方向的巨手再次握在一起,组成了这神圣且又沉重的瞬间。当杜修贤“咔嚓”一声按下快门时,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是两位伟人最后一次对着摄影镜头握手告别!

杜修贤拍摄的毛泽东和周恩来握手的照片

后来杜修贤回忆说:

在我拍摄他们握手的瞬间片刻,脑袋里却有着许多说不清的感觉,似乎总理一反寻常立等门口和主席握手有着不可言传的不祥之兆。平时总理在主席书房并不拘礼,常常会谈一结束起身就走,害得我们都“捉”不着他的镜头,可这次……

2014年,杜修贤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

37 阅读:9804
评论列表
  • 无名 36
    2024-06-04 23:54

    泪目

  • 李宽 11
    2024-06-08 13:05

    最后一张照片,邓公对二位哥是心悦诚服的坦然含笑

  • 滨哥 10
    2024-06-06 21:45

    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2024-06-19 17:03

    好总理

  • 2024-06-08 12:04

    烟灰都已烧到底,足以证明老人手多稳。所以给后人留下 伟者的风范和记念!

帝哥说史

简介:文以载道,击历史虚无,讲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