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一代名君赵匡胤

一天到晚 2024-04-17 05:28:51

前一段去了陈桥兵变的事发地参观了一回,回家后仔细查阅了陈桥兵变的事发过程,不由得对宋太祖赵匡胤布局和规划能力佩服不已,他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还是一个发动兵变、兵不血刃夺权的皇帝。

我们先来看一下陈桥兵变的历史背景,公元959年,后周皇帝柴荣病逝,他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而当时幼帝的母后也才二十多岁,帝幼母弱在这样的背景下,给了有野心者夺权上位的机会。

公元960年大年初一,新年伊始,全国人民还沉浸在新年的欢庆气氛中,突然传来战报,说辽国和契丹以及北汉联合大军入侵,朝堂之下一片哗然,当时的宰相向皇上和太后建议,殿前司都检点(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可以担当兵马大元帅去抵御来犯的敌兵,赵匡胤接到重任以后,明确表示自己的兵力不够,需要拿到全国的兵力去抵抗来犯的敌军,宰相和太后商议后,把全国的兵权都交给了赵匡胤指挥。

赵匡胤拿到最高的指挥权以后,先派了二路先锋去打前站,其中有一个前锋在京城中属于有实力但和赵匡胤不是朋友的人,把这个潜在的威胁派到了边关,远离了京城,此时京城中再也没有军方势力能和他抗衡一下。

经过二天的部署,大年初四这天,赵匡胤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离开开封,开始了他的平叛之路,这个时候赵匡胤并没有安排充足的军粮随行,留下了铁杆兄弟石守信、王审绮留守开封,不带充足的军粮,这即可看出赵匡胤并没有做长期出兵的打算。

赵匡胤前脚刚走,开封城内便有人散播传言说“大军出征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当时的殿前点检正是赵匡胤。

而赵匡胤出兵后,并不急于赶路,反而在离开封几十里地的陈桥驻扎整集,似乎赵匡胤对外敌来犯并不担心,这时候军中也有了传言,有人在军中散布“皇帝年幼,你我为国出征,或许有生命危险,但皇帝会知道我们的功劳吗?不如拥立大帅,杀敌立功正在当下。”

军中将士兵变的情绪逐渐蔓延,而赵匡胤却表现的相当闲适,不研究地图、不研究兵法,却在大帐时喝得酩酊大醉,身边的一前似乎跟他毫无关系。

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召集了一大批军士来到大帅帐前要求兵变,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军师赵普接见了将士们,赵光义听了将士们的请议大声呵斥道:大帅赤胆忠心,你们如此大逆不道,威逼他造反是何居心?军士中有人胆怯,想要知难而退,这时候有人喊道: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们已经犯了谋逆大罪,无路可退,只有请大帅身披皇袍,大家才有活路……

这时群情激昂,如果赵光义和赵普再阻止军士们的请求,似乎军士哗变就在眼前,赵光义也顺水推舟要大家发誓,今日事变是你们提议的,以后要绝对忠于大帅,绝无二心。看到事态已经发展到高潮,有人拿出了事先备好的皇袍,披在了还在醉酒的赵匡胤身上,这就是典故“皇袍加身”的由来。

赵匡胤被动披上皇袍以后,自然要表演了一番,然后就装作被迫接受的表情,这时候也不平叛了,调转大军朝首府开封进发,赵匡胤给手下人定了二条军规:一是大军进不许烧杀抢掠,祸害城中百姓,二是要善待后周皇族不搞大的杀戮(意思就是把小皇帝咔嚓了就行)。

赵匡胤大军抵达开封,留在城中的石守信等亲信立刻开城门迎大军入城,而小皇帝和太后哪有抵抗的实力,乖乖献上皇帝的宝座,至此陈桥兵变完美结束,赵匡胤不费吹灰之力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

从赵匡胤夺权的过程可以看出他心思之缜密,布局之巧妙几乎是天下无双,先是派人谎报军情利用当时资讯传达不便的条件虚报了敌军入侵,自己明正言顺地拿下最高兵权,接着把潜在的对手派到边关,解决了一大障碍。接着让人散布流言,说未来的天命之子是殿前都检点,随后在军中安插亲信鼓动底层兵士发动兵变,最后装做自己被迫接受兵变,自己没有野心但按不住军士们的推波助流。

赵匡胤这一步步的安排和布局,体现了他极高的智慧和前瞻眼光,一场子虚乌有的外敌入侵助自己拿到最高的兵权,大军开拨时不备足军粮暴露了他出兵只是短期行为,在都城和军中散布预谋好的谣言,使事态的走势一步步尽在他的掌握之中,而在兵变时酩酊大醉的状态又让他既不担谋逆篡权骂名还留有一定的退路,如果兵变失败,他还可以装作我是被逼的。

在陈桥兵变中,早已准备好的黄袍暴露了赵匡胤蓄谋已久的野心,想篡权夺位的心思早已有了谋划,但赵匡胤聪明的是虽然是篡权,但可以不背负骂名,在后世的评价中,很少有人说赵匡胤是奸臣当道,狼子野心。

赵匡胤作为聪明的开国皇帝,他的很多做法是值得后世的皇帝学习的,比如说他善待后周的宗世,善待百姓不乱杀无辜,对待自己的亲信将领他也采取了怀柔的方法,没有像朱元璋那样卸磨杀驴,而是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用智取的方法让拥立他的武将们献出兵权,解决了功臣们持功而骄纵的情况。

虽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时做的天衣无缝,当皇帝时文治武功也相当出色,但他身后的弟弟赵光义也不是个绝对安份的主,后来疑似发生的“斧光烛影”事件让赵匡胤的死因扑朔迷离,他的离奇去世,也似乎印证了万事皆有报应的历史轮回。

1 阅读:41
评论列表
  • 2024-04-17 19:21

    “黄袍加身”又不是他首创,他只是跟着郭威有样学样

  • 2024-04-23 16:19

    柴荣是没办法,自己短命儿子年纪又小,赵大儿子年纪也不小还让赵二上了位,有这么聪明的吗

一天到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