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活了八十岁,为何五十五岁就禅位,将皇位交给赵匡胤一脉子孙

玲珑历史放映厅 2024-06-11 10:44:24

前言

我们常说皇位是人人觊觎的,他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更掌握着天下众人的生杀大权。有的皇帝巴不得自己多活好几年,好继续在皇位上享乐更行使自己的权力。

可是南宋时期,皇帝自己有先见之明“禅位”的人比比皆是。贵为太上皇,只能说省心了不少,过起悠闲的日子想必比在皇位上还要好,甚至说独善其身多活好多年都没有问题。

只是我们知道宋高宗赵构最后是禅位了,但是他为何把皇位交给了赵匡胤一脉呢?

一、为何交给赵匡胤一脉?

提及赵构想必很多都是关于他的骂名,毕竟要不是他秦桧也不会得逞,而精忠报国的岳飞更不会就此丧命,所以赵构在这其中肯定脱不了干系。

历史上的赵构只能说非常地软弱、无能,他不是在与金求和就是在求和的路上。

从靖康二年开始,金军的行动就一直不断,对天下百姓来说动荡不安,对于赵氏皇族也是很大的威胁。不仅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被俘,就连赵氏的其他皇族乃至后宫嫔妃、朝臣等都被俘去了金国。

细数下来,其中包含的人数达到了数千人,而后赵构也就在这一处境下上位,是为宋高宗。

既然又有赵氏皇族上位,金军自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赵构都是金军的追杀对象,可以说他的生命时时刻刻都在遭受着威胁。

毋庸置疑,宋朝与金军的一战在所难免,而且还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韩世忠率军夺得了胜利,对于宋朝是鼓舞士气的时候,对于金军来说就是被挫败之时,如此金军一定程度上不敢贸然行动,更不敢贸然过江。

这才让赵构将都城迁至了临安,可以说宋朝这时的局势稍有好转,毕竟有岳飞、韩世忠等大将在手,金军一些情况下只有惧怕的份儿。

但是有胜就有败,他们不过也是盛极一时罢了,因为在后来的作战中,宋朝也曾大败。不过宋朝占据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后来接连不断的胜绩也不少,甚至金州也有被收复。

可是战争毕竟是战争,连年不断的战争,遭受着的是更加深刻的威胁,还有巨大的军费开支,为此赵构没少向众多农民百姓伸手,如此不管是哪一方面最后苦的还是平民百姓。

这时后金的事宜没有解决好,农民起义却是爆发了不少。在这一内忧外患的处境下,赵构竟然选择通过议和来解决。

可以说赵构显然是怕了,更怕自己失去对南宋的统治,甚至是丢了整个江山,便宜了后金。不过赵构还是想简单了,虽然最后是议和了,而且宋朝对金也是毕恭毕敬,但该撕毁的时候必定不会手下留情。

所以完颜亮再度入侵的时候,赵构又踏上了逃亡之路。而他这个皇帝却将这些问题扔给了部下去解决,自己先逃命了,等击败后赵构还是选择了再次议和。

更可笑地是第二年赵构就禅位给了赵昚,这就难免不会让人觉得他是在逃避责任,更挽回点自己的面子。

要知道赵昚只是他的养子,而赵构是没有儿子的。相传赵构还是康王的时候,也就只有五个女儿,但我们也说过金人没少为非作歹,当时更俘走了数千人,而他的妻妾、女儿就在其中。

原本赵构坐上皇位后,他的妃子也曾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但是他这个儿子也不长命。后来金人袭来,他被吓了一跳便开始逃命,随后相传赵构就失去了生育能力。

当然赵构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不过这时唯一的儿子还没有死,赵构还是很高兴的,并且还将其立为了皇太子,可是时间不久,他这唯一儿子才两岁就患病去世了,此后可以说赵构真的是膝下无子。

任是他再怎么努力似乎都没结果,于是就只能在宗室里另选他人培养了。

我们说过赵构定都临安,而赵光义一脉大多在北方,寻找起来肯定要难上加难。而正巧的是赵匡胤一脉大多在南方,于是就只能从赵匡胤一脉里挑选了。

二、脱颖而出的赵昚

经过千挑万选,赵昚可以说是在其中脱颖而出,更得赵构看重,而赵昚也算是没有辜负赵构了。

据说赵构禅位的想法早就有了,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罢了。赵昚在南宋的影响力可是相当的大,并且他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由此他的清明、本事也就显而易见了。

要说赵昚最值得人们称赞的恐怕还得是为岳飞平反,而且还赦免了他的家人,只是这一点赵昚就能得到不少民心。

相比较赵构的软弱,赵昚还是很硬气的。他先是积极备战,然后又任命了主帅,随后就展开了北伐,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威慑极大,而且影响的是整个中原,像宿州等地都有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恢复。

但是时间不久,后金的反攻开始,军心散漫的宋军也只能是战败,更损失惨重。可以说这时的赵昚不得不再次议和。虽然最后以议和结束,但是换来的却是长达四十多年的稳定,也算是值了。

赵构虽然贵为了太上皇,但是赵昚对他这个养父还是不错的。据说在赵构去世的时候,赵昚更放下了皇帝的架子,失声痛哭起来,随后更要服丧三年。最后赵昚也是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

三、为何“禅位”

说回赵构为什么选择禅位,可能的原因有很多。他虽然说是“老且病,久欲闲退”,可是五十多岁的他能有什么大问题呢?

所以很多人就猜测,最直观的就是他贪生怕死。金人的手段他可以说是经历了个便,首先是他的父兄被俘,然后自己又不断遭受金人的威胁。再者即使议和了,金人还是会出尔反尔,总之就是有一就有二。

还有就不得不说宋高宗还是有大智慧的,他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还算是谨慎,但又不乏非常的极端和自私,而自己是什么样当然自己最清楚了。而且就赵构当时的所作所为,在众人的眼里无疑就是置宋朝、置百姓等利益不顾之人。

一向卑躬屈膝的赵构已然被谴责不断,在这时他禅位给太祖的子孙后代,可以说也是美名一桩。

最后考虑到赵昚,赵构可以说培养了他长达三十年的时间,虽然赵构禅位的时候五十六岁,可是这时的赵昚也三十六岁了,放在古代社会也算是年纪不小了,要是赵构在拖个几年,想必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

甚至说赵昚不仅不会感激,甚至还会非常的怨恨,所以对于赵构的声誉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结语

赵构活到了八十多岁,前半生是战战兢兢,后半生可以说是享受了不少,不过纵观他的一生,无疑是个软弱之人。

0 阅读:26

玲珑历史放映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