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仅剩5个月,支持率39%,2500万打造的拜登经济学为何不得民心

猫爷进渔场 2024-06-06 06:54:3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Severn

进入2024上半年最后一个月,美国大选也迎来倒计时。

近期,拜登为期数天的宣讲竞选活动拉开序幕。

这位80多岁的老人,正在为争取连任做奋力一搏。

其中,“拜登经济学”成为拜登宣扬自己近3年政绩的主要抓手。

而将拜登推出来的民主党也愿意将筹集的2500万美元拿来做宣传。

然而从其不断走低的支持率来看,显然民众对拜登自卖自夸的行为并不买账。

那么,拜登口中创造了惊人就业率、让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拜登经济学”,究竟为何不得民心?

何为拜登经济学

以一国元首的名字命名“经济学”,一般来说并不是指该人物开创了全新的经济学派,而是代指该领导人执政期间采取的经济举措。

如,上世纪80年代的“里根经济学”。

被刺杀身死的安倍晋三,推行的“安倍经济学”。

现如今被拜登吹上天际的“拜登经济学”,同样是这个道理。

不过与前两位执政期间的经济举措,以及斩获的经济成果相比,拜登经济学显然还不成气候。

自2019年参与竞选以来,“拜登经济学”便因为不同于往届政府的经济理念,受到业内广泛关注。

上任后,拜登无时无刻不在各大媒体“刷屏”,“拜登经济学”一词也因此红遍全世界。

“拜登经济学”的核心要义有三点,分别是在全美范围内推行明智的公共投资;赋予工人群体更大教育权利,并帮助他们进入中产阶级:帮助小企业有序蓬勃发展。

具体而言,“拜登经济学”包含《芯片与科学法》《通胀削减法》等全球疫情期间,拜登推出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拜登经济学”要义,与特朗普倡导的“下渗经济学”宗旨完全相反。

明显的不同是,拜登仍然站在富人阶层,鼓励企业家、资本家等利益群体,通过减税、增加福利等政策,将更多的利益传递到下层民众群体中间。

拜登认为,下渗经济学的要义,最终会导致本土产业转移、削弱公共投资、扼杀良性竞争。

所以“拜登经济学”的一大任务,就是将美国流逝的制造业重新夺回来。

站在这一角度,“拜登经济学”的核心要义更像是一场政治宣传。

然而,身为当事人和最大宣传者的拜登,却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拜登经济学”的存在。

直到2023年6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拜登才暗示说,自己前不久才刚刚得知这个“经济学名词”,并且是从《华尔街日报》上了解到。

不久后,拜登在费城的一场演说中再次表示:“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它的的确确在起着作用。”

在接下来的竞选中,仿佛找到政绩抓手的拜登,开始疯狂强调这一名词。

声称是“拜登经济学”的作用,让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并创造了惊人的就业率。

更匪夷所思的是,拜登还将自己类比成罗斯福,认为自己正在做着与罗斯福同样的事情。

西方经济学人智库透露,拜登非常乐意看到外界将他与罗斯福总统放在一起比较。

在介绍自己价值420亿美元的高速互联网投资计划时,拜登声称:“正如我所言,我正在做着与罗斯福同样的事情,向民众供网与他当年为美国农村供电,没有什么不同。”

1933年经济大萧条背景下,罗斯福推行的新政得到各行各业支持。

那时的罗斯福,会每天晚上守在广播前,与全国民众“推心置腹”,他的个人形象和政绩,帮他顺理成章赢得第二个任期。

然而对于拜登而言,类似的待遇和局面显然不会出现,因为美国民众似乎并不买“拜登经济学”的账。

罗斯福

在2024年大选即将来临的情况下,拜登团队疯狂为“拜登经济学”造势宣传,积极向美国社会各个圈层兜售拜登经济计划。

然而民意调查显示,美国人显然不给拜登这个面子。

66%的受访民众表示反对拜登经济政策,76%的美国人认为当下美国经济不佳。

拜登团队试图作为竞选抓手的“拜登经济学”,之所以没能得到民众认可,主要出于两大原因:难以解决经济通胀难题;以及通胀带来的生活水平走低。

难以解决通胀顽疾

拜登上台后,一系列刺激经济的计划被提上日程。

2021年3月,拜登就一口气签署了价值1.9万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计划,试图解决因全球疫情带来的经济衰减,这也是“拜登经济学”首个主要内容。

结果,美国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市场紧张、创纪录的通缩膨胀、不休不止的加息。

这种情况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拜登引以为豪的经济政策并非创新之举,而是老式凯恩斯主义的再现。

即以刺激性计划和大规模撒钱的方式,带动经济发展。

待美国经济有了些许的好转之后,拜登立刻对外宣称,是他的经济政策让美国摆脱了疫情时代带来的经济衰退。

但业界认为,美国实际上并不需要类似大额、激进的刺激措施。

这些大额计划的推行,短时间内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恢复。

入主白宫后,拜登接过的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经济局面。

截止2020年12月,美国就业比年初降低了6%,失业率上涨6.7%,财政赤字高达3.1万亿。

任期第一年,“拜登经济学”就让美国的GDP、就业率、工资水平出现全面回升。

2021年,美国GDP增速一度来到5.7%,为1984年以来最高水平。

失业率也从2021年初的6.4%,迅速降低至年底的3.9%。

股市方面,标准普尔500市场回报率达到37.4%,这个成绩同样不错。

但与此同时也造成通胀和利率的飙升,陷入消费者支出狂潮,让美国陷入另一艰难境地。

《华尔街日报》认为,正是因为拜登政府的“撒钱”行为,造成了后来的通胀率居高不下。

2021年美国通胀率显著提升,几乎爆表。

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消费者物价上涨7%,创造近39年来的新高。

更可恨的是,酿成恶果的“拜登经济学”还无力解决通胀难题。

通胀顽疾严重困扰了从上至下所有美国人,以致于美国民众对拜登在外交、应对疫情等方面的政策,也开始出现不满。

再到2022年,美国一度掀起“美国是否进入衰退期”的讨论。

而身为始作俑者的拜登,却将这一切归咎于“全球疫情”“俄乌冲突”。

在经济领域难有建树,又只会一味甩锅的拜登,自然难以赢得民众的心。

通胀带来的民众生活水平降低

因为经济通胀远超市场预期,并因此带来的民众消费情绪受挫、生活水平下降问题,是民众不愿再支持拜登政府又一核心原因。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2024年3月美国消费价格指数再度上涨3.5%,相较上个月提升0.3个百分点。

这场波及视频、能源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通胀,让美国民众陷入了巨大的生存困境。

高居不下的通胀难题,一度让白宫办公厅前主任克莱因都看不下去。

在前不久的一次活动中,克莱因罕见批评了拜登:

“他每周要参加三到四场桥梁剪彩活动,但事实是,超市里的鸡蛋和牛奶,不会因此降低价格,那些该死的桥,根本不能解决民生问题!”

克莱因介绍,在他住所附近的加油站,常常会见到还没加满油便离开的人。

他们无奈的表示:“油价太贵了,先加一半撑着吧。”

进入2024年后,华盛顿附近街道的乞讨者显著增多。

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高举写着自身困难情况的牌子,在交通路口向路人乞讨零钱。

其中,不乏许多原本应当由政府照顾的老人、残疾人、孕妇。

持续高通胀情况下,大部分民众都对经济持悲观情绪。

《华尔街日报》最新调研显示,美国大选最关键的7个“摇摆”州中,56%的选民认为过去两年,美国经济状况在持续恶化。

高达74%的人认为,拜登政府带来的通胀问题,仍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民众们呼吁:通胀不仅让美国的经济状况持续变差,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艰难。

毫无疑问的是,不断攀升的通胀难题,会让民众对经济持悲观情绪。

而对寻求连任的拜登而言,选民对未来经济预期不理想,绝非好事。

早在今年年初,拜登政府就在不遗余力的兜售“拜登经济学”,结果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让民众找到了当下艰难生活的发泄口。

调研显示,在目前7个“摇摆”州的投票倾向中,拜登仅拿到了1个州的胜利。

当被问到谁更能治理好美国的经济时,仅有34%的人选择了拜登。

在这种情况下,“拜登经济学”势必成为共和党人和特朗普的突破口和重点打击目标,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向拜登发难的机会。

如民主党民调专家塞琳达所言:“民众对经济的感受越来越差,这对我们来说情况很凶险。”

结语

2024大选在即,拜登与特朗普的二次对垒即将上演。

但身为守擂者一方的拜登,却妄图以“拜登经济学”作为竞选抓手,赢得选民的心。

此事背后,究竟是拜登对自己太过自信,还是他已经无招可出,这件事谁也无法判断。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即将到来的大选舞台上,“拜登经济学”势必会成为拜登的软肋,遭到特朗普痛击。

参考资料

杨滨鸿.“拜登经济学”:内容及其问题[J].世界文化,2024(05):4-8.

周秭沫. “不讨喜”的拜登经济学[N]. 国际金融报,2023-07-03(009)

0 阅读:7

猫爷进渔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