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中国航天实力后,普京终拍板!中俄联手,要在月球上干件大事

风云圈科学 2024-06-27 23:18:44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最近试车成功啦!这不是闹着玩的,这可是咱们登月计划里的重要一步!想象一下,未来咱们中国人也能在月球上留下脚印,多酷啊!

这火箭试车啊,就像咱们考试前复习一样,得把各种情况都考虑进去,确保万无一失。按计划,近期还会进行火箭的第二次试车,就是要把第一次试车发现的情况,以及预想到的一些特殊的情况再验证一下,确保火箭在登月时能够稳稳当当地飞上天。

现在的中国航天科学家们为了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忙得不可开交。从最近频繁测试和实验的火箭、飞船、着陆器、月球车、航天服……这些东西的新闻,就可以看得出来。不过,咱们去外地出差都得多备几件衣裳,何况是去月球出差呢,就更得提前准备好了。

当然咱们也不只是忙着载人登月的准备工作。现在的无人月球探测任务也在进行中呢!嫦娥六号已经完成了月球背面的采样任务,已经带着“土特产”回家了!这“土特产”可不是一般的土,而是来自月球背面的宝贝!我们终于可以好好研究一下这些来自月球的宝贝了,说不定还能发现什么惊天大秘密呢!

但又是挖土,又是登月,这就是对月球的最终研究了吗?明显不是!

圈叔的各位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咱们能在月球上搞个大动作?这可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除了2030年前我国要载人登月,2035年我国还要在月球表面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

国际月球科研站,这不仅是一个进行月球探索与利用的平台,更是一个汇聚多学科、多目标科研活动的综合性科学实验基地。随着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对这一科研站的研究方向也逐渐清晰。

央视新闻报道过对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的专访,在专访中,他为我们描绘了未来的蓝图:我们成功抵达月球后,我们的目标是在这片神秘的领域开展科学实验。过去我们可能只关注月球的某个点,但现在,我们将进行更大面积、更深入的探索。更令人振奋的是,从政府主导到政府牵引、商业航天积极参与的转变,多国组织携手并进,共同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

他还介绍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规划。整个项目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首先,在2035年前,我们将以月球南极为核心,建立起功能基本齐备、要素基本配套的综合科学设施。这将是科研站的基础和核心,为后续的科研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接下来,进入拓展型建设阶段,预计在2045年前完成。这一阶段将以月球轨道站为枢纽,构建起功能完善、规模相当、稳定运行的设备设施。这将使得科研站的活动范围更广、功能更强大,为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规划一出,这一下,俄罗斯那边可坐不住了,赶紧加快了行动步伐,就在最近,正式批准了中俄月球探索的合作协议。

新闻报道上是这样说的:日前,俄总统普京签署法律,批准了中俄关于共建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合作协议。在官方法律文件网站给出的解释说明中,俄方明确指出,这一合作协议符合俄罗斯的利益,有助于加强中俄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巩固俄罗斯在外太空探索领域的地位。

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合作协议,在里面详细规定了中俄两国在月球科研站建设上的具体合作内容,包括合作领域、形式、项目融资等等,全都写得明明白白。不过,签署协议只是第一步,要让这个合作真正落地,还得经过载人登月这一步。

但普京的签字,肯定和近期中国的航天探索,包括神舟十八号的发射和太空行走,嫦娥六号“挖土”成功相关!他这一拍板,就意味着中俄月球科研站的建设正式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接下来,两国航天部门就要开始忙碌起来了,选址、设计、建设……一大堆工作等着他们去完成。这简直就是一场月球上的“速度与激情”啊!

虽然俄罗斯近年来在航天领域有些力不从心,但他在重型运载火箭等方面还是有着独到的优势。这次中俄合作,对未来处理科研站大型模组运行和运输时遇到的技术难题有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作用。

而根据俄罗斯媒体透露,俄罗斯航天部门也考虑与中国合作,在2033年到2035年之间,在月球建立一座月球核电站。而这一提议目前的技术难点只剩下了月球冷却反应堆,可见俄罗斯科学家也是很尽力了。

在航天探索方面,国际合作才是大势所趋!让我们一起期待中俄在月球上创造更多的辉煌吧!

1 阅读:140

风云圈科学

简介:热爱科学探索的圈叔,带您领略自然界与现代科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