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到底为什么在三足鼎立之后,采取守成战略?

丁姑娘说历史 2023-05-14 14:55:57

孙权到底为什么在三足鼎立之后,采取守成战略?

孙权,三国时代吴国的开国元勋,孙策去世之后,他便成为了江东的继承者。更是在赤壁之战中,与刘备合作,一举击溃了曹操。守住江东,然后联合曹操攻占荆州,最后才建立起吴国。孙权虽然没有立下什么大功,但他的才能却是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

不过,他并没有做错什么,而且,东吴也在他的掌控之下,变得更加强大。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刘备则是名正言顺的宗室。而孙权,虽然不是一个聪明人,但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只是,孙权的才能虽然可圈可点,但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而在“三国”之中,则是采用了类似于刘表的“守势”。

人们可能会想到,孙权在三足鼎立后,也曾多次向魏发起过大规模的进攻。孙权如何能守得住?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已经有了很清楚的回答,首先,孙权不是自愿出兵,而是为了响应诸葛亮的号召,向北方进发。第二,他们在调动军队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一旦打起来,他们就会退走。

就拿合肥来说,张辽的兵马不过数千,而他的兵马却是十万。理论上,只要他想要占领合肥,那么一切都好说。纵然是正面强攻,也能将之击溃,但,在没有成功的情况下,他还是选择了退兵。由此可见,孙权并无扩张之意,只为保存元气,不让东吴元气大伤。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这就是孙权的性格?又或者,他另有顾忌?答案很明显是第二种,那么,考验的是什么?笔者认为,这其中有三个原因:一、孙权不愿蜀汉北伐之事顺利进行;虽然诸葛亮灭了魏国,但吴国和蜀国还是要打的。

吴国虽然没有名义上的正义,但和蜀国相比,却是处于下风。因此,曹魏并不是惧怕诸葛亮灭掉他们,孙权也是如此。所以,他不想帮蜀汉,也是情有可原。其次就是东吴的内乱,使得孙权无暇顾及其他,孙权最终将四大统领全部耗死。

按照常理来说,掌握了兵权的孙权,是不会再有任何顾忌的。但其实,江东士族内部,还有其子内部的争斗,都是孙权难以应付的问题。他和张昭决裂,孙休被废,鲁王孙霸被杀。这一切都给孙权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以至于他无法分心处理其它事情,更谈不上派兵讨伐了。

其三,就是孙权心胸开阔了。他很清楚,蜀汉和东吴和曹魏的实力相差太大,蜀汉和东吴迟早会被曹魏所灭。反正迟早都是要灭的,还不如不灭。孙权是这么想的,而且已经说了很多次了,显然他根本就不在乎东吴能不能灭掉曹魏。

不用心,不用心,也是情有可原的。何必浪费时间?成全了别人?孙权不是那种善男信女,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网友们怎么看?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和我一起讨论。

0 阅读:56

丁姑娘说历史

简介:挖掘史料背后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