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统一天下后会杀功臣吗,又为何说刘备是三国时期最仁义的主公

悲欢离合三味评 2024-06-05 09:22:48

如果刘备统一了三国,他会像刘邦一样屠杀功臣吗?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这句话的实际践行者,他们在稳固自己的帝位之后,毫不犹豫的将屠刀伸向了那些跟随自己打江山的元勋旧将

刘备作为刘邦的后裔,虽然已历经四百多年,但身体里始终流淌着老刘家的血脉,三国志作者陈寿也说,刘备有高祖刘邦之风范,既然跟自己的祖宗这么像,那么假如刘备统一了三国,他会不会像刘邦那样屠杀功臣呢

实际上,以刘备在史料中所展现的形象来看,他大概率是不会这样做的

刘备虽被冠以枭雄之称,但论人品,他绝对是三国时期最仁义的君主,长坂坡之战时,十几万荆州百姓跟着刘备逃亡,日行不过十几里路,而曹操派出的5000虎豹骑正在穷追不舍

此时部下都劝刘备脱离百姓,尽快前往江陵与关羽会合,否则曹军追至,后果将不堪设想,但刘备却说“百姓主动追随我,我怎忍心抛下他们不管”,试问三国之中有哪个主公能在生死存亡之际仍心系百姓安危的?

与曹操和孙权相比,刘备也是唯一没有屠过城的人,即便是自己的军师庞统在围攻雒城时战死,刘备伤心之余,也没有因此而迁怒于雒城的百姓,更没有在破城之后下令屠城,可见刘皇叔还是比较体恤民生的

可能有人会说,“他刘备一辈子都在打败仗,自己不被别人屠就不错了”,实际上这是对刘备的误解,试问一个一辈子打败仗的人怎么可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其实刘备一生也打过很多胜仗

刘备不仅对百姓仁慈,对部下也远比曹操和孙权更加宽容

襄樊之战时,于禁战败,投降了关羽,曹操得知消息后说“于禁跟随我近30年,为何临危处难之时,反不如庞德”,曹老板这句话明显是在怪于禁没能像庞德那样战至最后一刻

与曹操相比,孙权则更过分,他在对待部下的问题上连曹操都不如,刚刚即位的时候,为了稳固江东局势和拉拢世家大族,孙权表现出一种虚怀若谷的样子,但等到了晚年,则慢慢暴露出他的本来面目,反复无常,杀戮无度

陆逊为江东立下那么多功劳,两次拒敌于国门之外,拯救江东于危难之际,只因他替太子孙和说了几句公道话,就被孙权活活逼死,这也就是周瑜死得早,不然也得被孙权搞死

反观刘备,夷陵之战后,蜀汉重臣黄权逼不得已投降了曹魏,刘备得知后不但没有埋怨黄权,反而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并没有对不起我”,不仅如此,他还赦免了仍在蜀中的黄权家人

可能有的人会说,当年战胜袁绍后,曹操在袁绍大营中发现许多自己阵营的人私下写给袁绍的信件,曹老板非但没有追究,反而命人将这些信件付之一炬,由此可见曹操也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

但大家要明白双方所处的立场,刘备是在吃了败仗之后,赦免了已经投敌的黄权的家人,而曹操是在战胜了一生最强大的敌人后,欢喜之余才不追究那些人的,而且袁绍已经被自己击败,那些私下联系袁绍的人后面也不可能再有进一步的举动,不去追究反而还会让他们从此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效力,何乐而不为

试想一下,如果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败给了袁绍,当他返回许昌后,得知手下有人曾勾结袁绍,曹操还能放过他们吗,这一点从袁绍战败后,立刻杀了田丰就能说明一切,如此一对比,可见刘备的仁义绝不是随便说说的

其实,刘邦和朱元璋之所以杀功臣,跟他们出身低微也有很大关系,虽然经过一番拼搏,已经贵为一国之君,但卑微的出身和有限的文化素养始终让他们缺乏自信,总怕自己死后手下那些桀骜不驯的功臣会觊觎自己的宝座,所以他们只信任自己的儿孙子侄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邦和朱元璋才会一边屠杀功臣,一边又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孙,让他们拥有很大的权力,结果在西汉和明朝初期,分别发生了七国之乱和靖难之役,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家人远比那些功臣危险的多

刘备的出身虽然也不高,但人家好歹也是正经的汉皇后裔,如果他能统一天下,就相当于让日薄西山的大汉王朝再次焕发中兴的曙光,他的声望和地位将与当初的光武帝刘秀比肩,老刘家的皇位也会更加稳固,因此他根本不需要用杀功臣来巩固自己的帝位

1 阅读:47

悲欢离合三味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