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名正健:在黑龙江宁安向苏军投降的日军第一二四师团长

雁山评过去 2024-05-26 05:48:07

侵华日军将领椎名正健中将,曾以深山重炮兵联队长、阿城重炮兵联队长、第四军兵器部长、第7炮兵队司令官、第一二四师团长等军职参加了侵华战争,犯下了许多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苏联红军大举进军中国东北时,其率领第一二四师团在牡丹江穆棱抵抗苏军的进攻,后一路溃败至牡丹江宁安时,奉命向苏军缴械投降,1955年12月29日死于苏联战俘营中。

椎名正健

椎名正健(1889—1955)是日本千叶县人,1910年5月28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2期炮兵科,与矢野音三郎、松山祐三、铃木率道、松井太久郎、中村明人、安达二十三、铃木贞一、牟田口廉也、两角业作、濑谷启、佐久间为人、服部直臣、赤鹿理、相泽三郎、萱岛高、饭冢国五郎、村上启作、笠原幸雄、田边盛武、堤三树男、野副昌德、寺仓正三等人同学, 当年12月26日晋升炮兵少尉,此后未能考入陆军大学校。

日军通信兵

椎名正健曾长期在陆军技术本部任部员,期间还曾兼任陆军通信学校研究部部员,此后又被调任陆军重炮兵学校研究部部员,还曾在陆军航空本部担任部员,同时还兼任陆军野战炮兵学校研究部部员,从1935年8月22日起,在陆军航空技术研究所任职。

1936年8月1日,椎名正健被调到日本关东军,以炮兵中佐军衔出任深山重炮兵联队长,任内于1937年3月1日晋升炮兵大佐,1938年5月5日又转任阿城重炮兵联队长,阿城是一个地名,位于黑龙江哈尔滨附近,而日本陆军中的所谓重炮,通常是指口径100毫米以上的重型火炮,一般以150毫米榴弹炮或加农炮为主要配置。

日军炮兵拖拽重炮

1938年12月24日,椎名正健调任日本关东军第四军兵器部长,该军是于当年7月15日编成的,由“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元凶中岛今朝吾出任首任司令官,挑起“卢沟桥事变”的主要元凶牟田口廉也担任其参谋长,高级参谋为吉积正雄,该军所属部队以第一师团为主,同时下辖5个国境守备队,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炮兵和战车部队,驻屯在中国东北北部的北安一带。

日本关东军

1939年8月1日,椎名正健晋升陆军少将,同年10月2日被调回日本,出任陆军工科学校校长,该校性质不详,我没有查到相关资料,1941年7月13日,椎名正健又被调任西部军炮兵队长,西部军名称由西部防卫军改称而来,负责中国(日本地名)、四国、九州等地域的警备与防御任务,时任司令官为藤江惠辅中将,参谋长为佐佐真之助少将。

1942年6月26日,椎名正健被调到日本驻朝鲜军,出任釜山要塞司令官,翌年2月15日,又兼任釜山陆军军需输送统制部长,时任日本驻朝鲜军司令官为板垣征四郎大将,参谋长先后为高桥坦少将和井原润次郎少将。

1943年6月10日,椎名正健被调到日本关东军,出任第7炮兵队司令官,该部被部署在黑龙江区域担任警备与防御任务,该部曾在“诺门坎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军炮兵

1944年6月10日,椎名正健被晋升陆军中将,又被调到日本驻朝鲜军,出任第二十师团留守师团长,自从日本占领朝鲜半岛之后,就派遣二个师团长期驻屯在半岛地区,第二十师团就是其一,该师团也是在“七七事变”之后,第一个入侵华北地区的日军甲种师团。

1945年1月10日,椎名正健被调到日本关东军,前往黑龙江穆棱筹建并出任第一二四师团长,其参谋长为岩崎丰晴中佐,该师团是以第1国境守备队、第2国境守备队、第11国境守备队及第一一一师团残余人员为基干编成的。

穆棱街头

该师团直到3月30日才完成编成,下辖步兵第271联队、步兵第272联队、步兵第273联队、野炮兵第124联队,工兵第124联队、辎重兵第124联队,师团司令部直属挺进大队、通信队、工兵队、辎重队、兵器工作队,尽管定员编制为15000余人,但武器装备却明显不足,其战力仅相当于常备师团的35%左右,被部署在穆棱地区担任防御苏联的警备任务,隶属于日本关东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作战序列。

在中苏边境上的日军

日军第一方面军司令部和第五军司令部均都设在黑龙江牡丹江,担任司令官的分别是喜多诚一大将和清水规矩中将,而第一二四师团驻屯地,距离中苏边境线仅有80公里左右,可以说处在与苏军作战的最前沿。

苏联对日本宣战之后,150万苏联红军兵分三路越过中、苏、蒙边境线,向驻守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了摧枯拉朽式地进攻,日军第一二四师团在8月12日即遭到了苏军的攻击,椎名正健率领该师团官兵以“玉碎”之决心顽强抵抗,由步兵第273联队长濑尾浩大佐固守的主阵地很快被苏军突破,濑尾浩大佐等人也当场战死。

进攻中的苏军装甲部队

战至8月14日傍晚,第一二四师团司令部与所属各部队之间的通信联络几乎中断,椎名正健集中身边可指挥的兵员准备第二天再战,及至15日中午,突然间收到了裕仁天皇发布的《终战诏书》。

经与日军第五军司令部无线电联络确认后,椎名正健遂奉命带领第一二四师团残存的官兵向吉林敦化方向撤退,但在撤退到牡丹江宁安附近时,接到了与苏军洽降的命令,于是停下了溃败的脚步,由于通信联络不畅等原因,仍有一部分官兵向吉林敦化方向撤退。

椎名正健率领第一二四师团残余官兵,于8月23日向苏军缴械投降,在被苏军解除武装之后,该师团官兵全部被苏军押解至哈巴罗夫斯克(即伯力城)战俘营羁押。

被解除武装的日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和代价,导致男性公民极度匮乏,因此被苏军俘获的日军官兵,被强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由于远东地处高寒地带,人类的生存条件极差,再加上粮食极度短缺,而蔬菜更是成了奢侈品,曾经穷凶极恶的日军官兵,被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繁重的体力劳动折磨得生不如死,身体条件较差的官兵陆续大量死亡,椎名正健也于1955年12月29日死于战俘营中,未能等到被遣返回日本。

1 阅读:88

雁山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