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考入北大,25岁卧轨自杀,死前写下一首诗,中国人都会背几句

翱翔史书 2024-06-24 21:17:08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信很多人对这句诗歌有所印象,却迟迟说不出作者的名字。

而他就是众人口中的“天才诗人”海子,曾以15岁的年纪踏入北大的校门。

仅凭7年的时间创造了近百万的诗歌,他本来应该荣获财富和地位,甚至很多人将他视作文学界的未来,可命运并不这么看。

1989年,那年的海子才25岁,正值发展事业最好年纪,可他冰冷的尸体就窝在铁轨之上。

那年不止他一人离开,陪伴海子的还有骆一禾,两位挚友相继选择结束生命。

当人们在整理海子的遗物中,意外发现了他决定奔向死亡的真正原因。

天才的“世界”

或许是因为开挂的人生,才能让他从农村的深山中走出来,名扬全国。

1964年,那是海子诞生的日子,他来自农村,父母只是普通的务农人员,很难想象他是如何学习的。

但似乎环境影响不了这位天才的步伐,在别人还识人断字的时候他就开始展现对文字的天赋。

相信很多人对“背诵比赛”绝对不陌生,可你见过四岁便参加比赛的吗?而海子却做到了。

但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15岁的海子竟考上了北大,而且还是就业率极高的法律系。

要知道15岁的年纪,放在现在,很多人不过刚刚经历中考,而他就已经被名校录取。

这份骄傲无论放在任何的家庭都是无比兴奋的,海子的母亲当然也不例外。

虽然没有足够的积蓄办酒席,但母亲却挨家挨户的送蒸馍,这或许就是来自母亲的炫耀吧。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明明是有着大好前程的他,却让文学“迷昏了头”。

按理来说,只要海子能够在北大顺利毕业,凭借着法律系高材生的名头必定能改变家中的困境。

可他却对文学诗歌有着痴迷的状态,正因为如此,他在北大结识了另外两个诗人。

一个是骆一禾,另一个则是西川,他们三个被称为“北大三剑客”。

就如电影《中国合伙人》一般,大学时他们形影不离,整日泡在文学的世界中。

文学是促进他们友情的润滑剂,而手中的笔就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倾诉。

因为海子是三人中年龄最小的,所以身为哥哥的西川和骆一禾对这个弟弟格外的照顾。

和其他人讨论诗歌时,总是带着这个初出茅庐的弟弟。

从大四那年开始,海子开始奋笔疾书,在短短7年的时间里,用近200万字来抒发心中的的情感。

可是尽管精神世界十分的充沛,但现实中的他却十分的贫瘠。

本就是出自农村的海子,根本没有多余的收入来源,即便是他找到一份教研的工作,可那薄弱的工资条也难以支撑他的出版费用。

可在外的游子无论多苦多累,都不希望家中的父母担心。

曾有一次,海子的母亲从家乡奔赴北京看望他,本就窘迫的他还是向别人借了几百给了母亲。

曾经的天才神童,如今却要靠借钱为母分忧,这看起来有些十分的讽刺。

除此之外,海子在感情上一生只喜欢过一个女孩,但那个女孩也成为了遗憾。

那是他的初恋,女孩还在大学期间的时候,就对海子的“诗”心生憧憬。

因为同在北京,两人心生向往很快便决定在一切,那个女孩占据了他的内心。

为了表达对女孩的深情,海子有时甚至会花费上万字来写一篇情书。

从这里就能看出,海子还是一个“痴情种”,不过精神上的爱也会败给现实。

尽管两人的爱建立在诗歌上,但仍是以分手作为结局。

当海子在离世之前,他曾见过女孩,彼时的女孩早已嫁为人妻,女孩的眼中更多的是淡然,似乎曾经的爱意早已随着岁月漂流远方。

这也让很多人将海子的死因归结于爱情的失意,但在他遗言中却另有缘故。

精神分裂的“人格”

在选择死亡之前,海子为这个世界留下了四封遗言,其中就多次提到了常远、孙舸这两个名字。

“我的死,是常远和孙舸造成的,他们通过气功,控制我的思维,让我长期遭受折磨”

并且言语中,都将自己的死亡推向这两个人,难道他的死与这两个人真的脱不开关系?

常远、孙舸这两人都曾是他的挚友,据两人的回答,在日常生活与海子并没有直接的冲突。

就连他们本人都有些疑惑,为何在他的遗书中,自己竟成了“凶手”。

而且两人并没有实质性的动机,直到在海子随身携带的一张纸条,直接推翻了之前的所有推论。

“我叫查海生,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的教师,我自杀和任何人没有关系。我以前的遗书全不算数。”

根据有关部门的查证,似乎在生前海子的精神出现了问题,就像人格分裂一般。

如果真的是精神分裂,那之前的遗书与后来的纸条似乎也说得通,这也是最合理的说法。

但是对于这种说法,“北大三剑客”却持反对意见。

或许对亲近的人,才能感受到海子的绝望痛苦,对于海子的死,作为挚友的西川曾做出不一样的解答。

在他看来,海子的离去,从来不是意外,更不是众人口中的“精神失常”。

而是多方面造成了,从人人敬仰的“天才”,到失魂落魄的“穷小子”,巨大的落差使得他的精神世界出现了强烈的动荡。

爱情的孤独,再加上社会的排挤,让他的世界有些“崩塌”。

他曾独自一人走向去往西藏的旅途,或许他当时渴望精神被自然所洗涤。

当他从西藏带回两尊佛像时,再次感受到了孤独的侵袭,没有可以倾诉的出口。

唯有诗歌还伴随着他左右,于是他将痛化作文字,将所有的心血注入作品之中。

1984年之后,那是海子的文学巅峰时刻,著名的诗歌《亚洲铜》、《麦地》都是出自那个时期,正是这些作品,证明了他曾在这个世界存在过。

诗歌成了他精神上唯一的慰寄,却也成为压死他的最后稻草。

虽然他的肉体随着火车的驰过而消散,但他的精神却随着诗歌流传至今。

在他临终之前的铁轨上,曾有无数的文学青年,还愿意在忌日那天站在那里,用他的诗歌来祭奠他。

有人曾说,海子是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事实确实如此,他的存在为中国诗歌的发展贡献了一定的努力。

人们并没有忘记这个“诗歌天才”,在2001年的时候,海子获得了“人民文学奖”。

这个奖项在国内文学界,已经是含金量极高的奖项之一。

这不仅仅是对他在诗歌上的认可,更是对他精神上的褒奖。

结语

海子就像是文学界的“宝玉”,他闪亮耀眼,他独一无二,尽管人生短暂,但他的作品却足够让人铭记,成为中国当代诗歌无法忽视的一页。

25岁是他生命的截止,可在另一个世界,何尝不是他开始的起点。

诗人的世界有时总和现实格格不入,但文字就是这么的神奇,让我们的精神同频,感受别人眼中不同的世界感官,感受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解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查海生

搜狐娱乐:《海子自杀前最后的生命轨迹:自责酒后伤恋人心》发布时间:2015.7.23

和讯网:《海子25周年祭:一个时代的离去》发布时间:2014.3.26

诗词在线:《海子简介》发布时间:2014.10.13

1 阅读:71

翱翔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