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毒瘤”不除,老百姓怎么敢消费?原来老百姓的钱都被吸走了

铁览不执著 2024-06-23 15:56:10

自从我国在2023年初放开了对疫情的管控之后,国内经济就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在进入到2024年后,我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62万亿元,同比增长5.3%。虽然,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却远不如预期。像汽车、小家电、房子、奢侈品市场等消费市场需求,却在持续萎缩之中。

实际上,当前社会有两大“毒瘤”,它们分别是高房价和电商。如果这两大“毒瘤”不除,国内老百姓就不敢大肆消费。那么,这两大“毒瘤”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把老百姓的钱给吸走了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毒瘤”,高额的房价

当前国内房价究竟有多高?通常二三线城市房价与收入之比是20-25,就是当地居民不吃不喝要20-25年,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与收入之比则要达到40,就是居民不吃不喝要40年以上才能买得起房子。而在高房价的环境之下,绝大多数人买房都要向银行贷款。

而只要选择贷款买房,就意味着,购房者不仅要掏光家里所有积蓄,还要欠下银行几十年的房贷,每个月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要偿还房贷,剩下的可支配收入,只够勉强维持基本生活支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购房者不仅这辈子要为银行打工,而且消费能力就会被严重的削弱了。

实际上,高房价也不仅仅是削弱了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而且还会导致年轻人在贷款买了房之后,不敢辞职、不敢创业,这辈子就是为了买套商品房而拼命赚钱。更让人揪心的是,现在年轻人买房,都是父母出钱为其付的首付款,而父母在掏光所有积蓄之后,以后在看病、养老等用钱需求,就没有着落了。这也意味着,高房价这个“毒瘤”严重削弱了几代人的消费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二“毒瘤”,电商陷阱让担忧

现在电商陷阱,也是让老百姓不敢消费、不愿消费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由于电商的崛起,使得很多实体商铺生意的很大一部分都被电商给抢走了。现在很多实体商铺要么惨淡经营,要么破产倒闭。

而实体商铺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要远比电商多。而现在实体商铺日子都不好过,无法向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样一来,各地失业的人口增加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也会进一步的下降。

再者,电商战胜实体店的优势是,通过低价咆量,以及各种促销活动。比如,满减优惠、限时折扣、有大量赠品等,以吸引消费者。不过,消费者在各种诱惑之下,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消费欲望,往往没过多久,手里的钱却都用完了。此外,有些人还欠下巨额的消费贷款,债务雪球越滚越大。现在,不少人为了控制网上的各种消费诱惑,往往就选择减少线上购物,增加线下购物消费的次数。

最后,电商平台上的商品,质量是良莠不齐,有些电商一直在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导致很多消费者感到电商所宣传的商品,远没有实际到手的商品那么好。为了避免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不少人就会选择去实体商店购物,这样不仅体验感更好一 些,而且实体店也不存在售卖假货的可能。

在疫情之后,国内消费需求并没有出现反弹,主要是高房价和电商这二大毒瘤阻碍老百姓消费。其实,高房价阻碍大家消费很简单,老百姓每月收入很大一部分,都要还房贷,基本上是在为银行打工,消费需求被削弱了。此外,电商的陷阱层出不穷,导致很多人不敢在网上消费。这样一来,国内消费需求进一步萎缩了。现如今,只有通过降低房价、规范电商平台和头部电商,才能让国内消费逐步恢复起来。

0 阅读:0

铁览不执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