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的孩子小时候有3个“特质”,父母可别浪费“天才基因”

可妈早教日记 2023-10-27 14:57:51

为人父母,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乖巧呢?

但往往事与愿违,你发现别人家的孩子乖巧、专注力好、表达能力好、自信阳光,可自家孩子就知道拆家、搞破坏,有事没事还跟你犟嘴对着干,分分钟能让老母亲气晕过去。

前几天去表弟家,正好碰到了姑姑带2岁的侄子在房间玩,刚进去没多久就听见侄子“叮铃咣啷”不停扔玩具,房间里充斥着熊孩子的叽叽喳喳顶嘴声和姑姑的呵斥声,“你不能安静地玩一会吗?别把玩具搞坏了,这个不能摔!”

“不,我就不,我就要拆,拆了再买!我不喜欢安静地玩,我喜欢热闹!这个玩具为啥不能摔,我摔一下试试。”

“你要再扔玩具,看我不打你屁股。”

一向喜欢安静的姑姑显然被孙子的吵闹和不听话惹得有些生气。可生气归生气,自己的孙子打不得骂不得,只能“忍受”了。

姑姑说,这孩子太淘气了,嘴巴又犟,爱还拆东西,家里的玩具基本在他手里好不过一个小时。

小时候都这样长大了可怎么办?

但其实,孩子话多嘴巴犟,爱动手也不是什么坏事。反而说明宝宝智商高,头脑灵活。

但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是“缺点”,在孩子小时候总是“打压”,比如孩子拆东西总是告诉他们“不许乱动东西”。比如孩子玩游戏总是告诉他“太危险了,不要玩。”孩子在小嘴吧啦吧啦说不停,总是说“别吵了,安静一会。”

是的,我们试图让他们看起来乖巧听话一些。

但正是这个我们以为对孩子好的“打压”,埋没了孩子骨子里原本的“天才基因”。

有些孩子似乎与周围孩子格格不入,他们特立独行,“缺点”明显,甚至常常让家人头疼不已。但其实这恰恰说明了你可能养了一个“高智商”的孩子。如果家里的孩子有这3个特质,说明他智商高。

他们有啥特征?

一、喜欢动手,小手停不下来

顾玉东教授曾说过:人类所有文明成就,都是建立在手的解放上,手和大脑密不可分。

是的,“手”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大脑”。人的手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血管,孩子动手的次数越多,对手指、手掌的血管刺激越频繁,血流量也越大。

瑞典研究人员也曾就“手指活动”和“脑血流量”的关系,做过对比发现,手指简单活动的时候,要比不活动时,血流量增加10%。六岁前多做一些刺激游戏,那么脑血流量甚至可以高达35%!脑血流量越多,那么,孩子的思维也就越敏捷,大脑细胞的活跃度也更高。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总喜欢拆卸家里的玩具,只要不会对他造成伤害,可以不用阻止。孩子总是小手探索世界的过程,是不断刺激手指灵活性的过程,也是不断发育大脑的过程。

比如做一些手指操、手指游戏、玩一些精细动作游戏,比如搭积木、玩拼图、玩雪花片、串珠子、描图画线等等的游戏。

有些父母会说,我家孩子比较懒,不爱动手,我要怎么样才能锻炼孩子小手精细动作呢?

其实父母们不要担心,有些孩子是天生好动,而有些孩子则需要父母后天丰富感官环境的刺激。通过6岁前我们的丰富的早教刺激,同样可以很好地开发宝宝的智力。

比如可妈给大家总结了一下适合2-6岁宝宝做的手部精细动作刺激游戏,需要的父母可以收藏下来慢慢看。

①用衣物来当道具

3岁后尝试:系扣子、解扣子、拉拉链、穿脱衣服、学会把衣服塞进裤子里、戴帽子、戴眼镜、戴手套、戴口罩、穿脱袜子、系鞋带等等。

别小看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如果孩子3岁后天天自己做这些事,不仅提高了手速,手部肌肉力量越来越强壮。不仅习惯比较好,孩子在做其他动手类游戏时也能提高速度。

但一些父母觉得孩子还小,总是“好心”地代劳,看似是为了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你放手越早,孩子就变聪明的机会就越大。

②家里其他物品当道具

2岁后尝试:比如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画画、涂色、玩乐高、拼图、积木、用筷子、按遥控器、串珠子、玩橡皮泥、玩塞硬币、钓鱼游戏等等。

这个游戏大多是开放类益智游戏,孩子经常玩,他的手部血管被一遍遍刺激,精细动作发育更完善。

③自理能力训练游戏

3岁后尝试:拧开瓶盖、拧紧瓶盖、插吸管、晾衣服、撕开包装袋、夹袜子、打开开关、挂毛巾、拧钥匙、挤牙膏、拔笔盖、叠衣服、摘菜、浇花等等。

二、爱顶嘴,有主见

有些孩子你说干这个,他偏要干那个,你说那里不能碰,他偏要去尝试,你说往东,他偏要往西。

我相信这时候你可能会气不打一处来。我家就有这样的“磨人娃”,有一段时间特别叛逆,怎么说都不听,非要什么事按照她的想法来。

关键不听也就算了,还要“顶嘴”。有时候孩子“顶嘴”确实让人讨厌。

但其实,爱“顶嘴”的孩子很聪明,这一点早被科学证实了。

德国专家曾做实验,把2-5岁孩子分成2组,一组经常顶嘴,一组很听话,一直跟踪观察到青春期。结果发现:爱顶嘴的孩子,84%的人有主见,能独立分析,有判断事物的能力;而不顶嘴的孩子,76%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是的,他们往往有自己的想法,不会人云亦云,而且常常能坚持自己的主见,不被干扰。

这样的孩子对自己的意见往往有深入的思考,这也说明孩子很聪明。

三、喜欢说话,小嘴停不下来

有时候孩子小嘴吧啦吧啦说不听,确实会让父母觉得烦躁,希望他们安静一点。但你知道吗?

《自然》曾经刊登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选取了88位受试者,通过技术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话”多的双语者(可以理解为掌握,并大量使用两种语言的人)的灰质密度显著增大。大脑的灰质密度越高,智力测试表现越好,智商也就越高。

而且实验人员发现:灰质密度的变化还与年龄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越早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孩子大脑的灰质密度越高,智商也就越高。

所以别再认为孩子爱说话是“缺点”。

如何让1-6岁孩子爱上说话,口齿清晰,表达能力快速提升?

①读儿歌

这里说的是“读儿歌”,不是“听儿歌”。不是用电子设备或者早教机给孩子放儿歌给他听。

“读儿歌”需要父母跟孩子面对面读,孩子要能看到你的面部表情和嘴型变化,同时被你的情绪感染,这时孩子会觉得心情愉悦,如果你能在读儿歌时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就更好了。

②经常对话

这一点很重要。你要知道再好的早教机构和幼儿园都比不上父母的教导。因为父母是孩子每天接触时间最长,亲密的人,你们在一起就会产生对话。

所以每天父母跟孩子聊一聊自己喜欢的玩具,做了什么有意思的事,看了什么绘本,幼儿园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等等。

可妈特意给大家整理了100个父母跟孩子睡前可以聊的话题,借着聊天的由头,你就能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也能让他的表达越来越有逻辑。

③读绘本

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孩子3岁后一定要坚持去做,坚持1年左右你会发现你家孩子和其他孩子差距很大。

孩子词汇量丰富

因为绘本里面往往有很多生活中不常见的场景,有许多词汇是日常对话接触不到的,有很多知识是孩子没听过的,而经常读绘本的孩子,他们在一天天重复中,潜移默化会记住很多新词汇,比如成语,歇后语,新词汇,新单词,还能明白词汇的应用的场景。

表达更有逻辑

因为经常读绘本,很多书面的表达就会在孩子一天天阅读中印入脑海,他们说话往往模仿故事里的人物,所以表达逻辑性很严谨,很清晰。

理解能力一流

“见多识广”就是这么来的。很多内容如果你没听过,没看过,自然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如果你经常阅读阅读,看过图片,听过描述,再加上触摸过体验过,即使很难的事也能理解。

9 阅读:7253

可妈早教日记

简介:专注于育儿、亲子关系研究,分享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