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救了大明,负了崇祯

学典历史 2024-06-20 22:24:09

明末时期,关外的后金开始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一股威胁大明东北地区的强悍势力;此时的大明就像一只羔羊,随时都有可能被宰杀。

此时的崇祯皇帝一心求治,好在大明人才辈出,危急时刻有一位大才力挽狂澜;他重伤后金主帅努尔哈赤,打退皇太极的多次进攻,他的辽东防线固若金汤,使得后金的铁骑无法染指中原。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人物,拯救了大明,却辜负了崇祯;他就是明末抗金名将——袁崇焕。

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万历时期的进士;富有谋略,善于谈论兵事,虽是书生,但满脑子想的都是带兵打仗,始终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

公元1622年,天启二年,有一回他对朝廷说:“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能驻守辽东”。

还朝,具言关上形势,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明史··袁崇焕传》

朝中大臣纷纷夸赞他,于是越级提拔,让他出任佥事之职,监管辽东的士兵;就这样,袁崇焕在这里迎来了宦海生涯的新高峰——宁远大捷。

袁崇焕来到宁远,勤于职守,修筑城墙,安抚人心,训练士卒,很快便打造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在他的带领下,辽东士兵的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由此可见,袁崇焕确有大将之才。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率军六万一路长驱直入进逼宁远;宁远只有一万守军,努尔哈赤劝袁崇焕投降,可他宁死不降。

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袁崇焕亲临前线,下令连番炮轰,最终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被击成重伤,不久便悲愤离世,金军也不得不被迫撤军,袁崇焕取得了宁远大捷。

宁远之战过后,大宦官魏忠贤借此诬陷袁崇焕,于是他辞职了;公元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膝下无子的他,将皇位以“兄终弟及”的方式传给了朱由检。

继位后,崇祯翦灭魏忠贤势力,并召回了袁崇焕;希望他再次主持辽东军务,巩卫大明边境。

崇祯对袁崇焕非常信任,任命其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登、莱、天津军务;也许是为了感念朱由检的知遇之恩,袁崇焕竟许下了“五年复辽”的承诺,以此来回馈崇祯。

事后,袁崇焕也觉得“五年复辽”有点不切实际;但既已许诺,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袁崇焕固守辽东,后金始终没有占到任何便宜;直到他杀了一个人,后金主帅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才有了可乘之机。

这个人便是驻守皮岛东江的毛文龙,他虽然牵制住了后金,但其人缺乏谋略,经常败给后金,空耗粮饷不说,而且还擅杀俘虏,加之毛文龙言语对袁崇焕极为不敬,因此设计将他斩首。

毛文龙被杀后,后金一改常态,直接绕过辽东防线;一路所向披靡,接连攻克遵化、永平等地,有进逼北京之势。袁崇焕无诏勤王,虽打退了后金,但同时也激怒了崇祯。

在这期间,皇太极抓了几个明朝太监,令他们回去报信,说袁崇焕私通后金;生性多疑的崇祯听信了太监之言,将袁崇焕下狱处死,此时皇太极的奸计终于得逞。

五年复辽无果,斩杀大将毛文龙,使后金直逼北京城没有后顾之忧,无诏勤王等事件,激起了崇祯的不满;袁崇焕救了大明,却辜负了崇祯,因此注定难以善终。

皇太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袁不死,后金难入",可见袁崇焕对大明王朝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重用;可惜却死在了崇祯的刀下,其结局不免有些令人唏嘘。

0 阅读:19

学典历史

简介:学习历史,品读书中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