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奇妙的中药,健脾是灵丹、补肾是妙药、养肺是良品,用对有效

神希园 2024-06-11 00:29:01

人们常说,“脾胃虚弱百病生”,然而,对于食药同源的植物来说,山药对于补益人体脾胃,堪称奇妙。早在《圣济总录》中就记载了,一个专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的良方,名叫山芋丸,全方由“山药、白术、人参”三味中药组成,研为细末后,煮白面糊为丸,空腹或饭前,用温热的米汤送服。

而山药对于养护脾胃的作用,其实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补中益气力,长肌肉”等功效的记载,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山药与脾胃的关系,但却从脾胃与人体官窍、机能等的关系就可以推断出,山药与脾胃的密切联系。这也为后世医家用山药治疗脾胃方面的疾病,提供了理论支撑。

山药除了在脾胃方面的独特作用之外,还在补肾固精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无论是医圣张仲景创立的金匮肾气丸,还是儿科鼻祖钱乙创立的六味地黄丸,山药都在其中起着补肾益精的奇妙作用。再到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张景岳所创立的左归丸、右归丸,都有山药的身影,而在全方中依然起着补肾益精的作用。

山药对于补肾的作用,由来已久,不过最初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相应的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指出,山药“久服耳目聪明”。虽然没有直接说补肾,但是久服能够使得耳目聪明,这就与中医理论体系中肾与人体官窍和机能的关系联系紧密。对此,清代名医陈修园指出,“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

山药除了健脾是灵丹、补肾是妙药之外,养肺的作用也堪称一绝。对于山药在滋养肺脏的妙用,其实可能最早源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李东垣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那就是山药“亦治皮肤干燥,以此物润之”。后来,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引申出山药养肺,而且临床应用之后发现,屡用屡效。

在明代的中药专著《药品化义》中记载,山药“循循有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嗽,何其稳当”。对于山药在肺病方面的杰出作用,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得以详细记载,其中记载了一个患了三十年痰喘咳嗽疾病的老妇人,突然旧病复发,还伴随发烧、咽干、头汗出、食不下等病症,结果用生山药四两,玄参三钱,煎汤一大碗,徐徐温服,一剂见效,后来只用一味山药熬粥,旬余而安。可见,山药在养肺方面的杰出作用。

其实,山药除了健脾、补肾、养肺作用强大之外,其实对于五脏都有良好作用。《药性论》中记载,山药具有“镇心神”、“开通心孔”、“补心气不足”等作用。《本草经解》中提到,山药可以“入足厥阴肝经”,具有“益肝而强阴”的作用,久服还能“目得血则明”。从这可以看出,山药是一味可以调理和养护五脏的经典良药,用对了必有良效,诚如《名医别录》中说,山药可以“充五脏”,又如《日华子本草》中说,山药能够“助五脏”。

当然,山药还有一些特色妙用,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那就是山药用于疮痈肿毒等疾病,比如用鲜山药和蓖麻子研末外用,可以用于治疗项后结核、赤肿硬痛、无名肿毒;又比如用鲜山药和川芎、白糖霜捣烂外敷,可以用于治疗“乳癖结块及诸痛日久,坚硬不溃”等疾病。不得不说,山药这味中药,它的临床妙用,往往出人意料,更是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0 阅读:29

神希园

简介: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