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中的大公殿,遗世独立240余年,宛若古韵悠然的田园诗!

驴游记 2024-06-02 11:34:29

中式古建之美,除了建筑本身的飞檐翘角、榫卯相连、雕梁画栋、层楼叠榭之美外,古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也是美感的重要部分,例如“深山藏古寺”“小桥流水人家”等等。在浙江省江山市峡口镇广渡村的大片稻田中央,就有一座这么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古建筑——大公殿。

眼前这幅画面,如果只有青山和稻田,那不过是一幅随处可见的田园风光,但大公殿矗立其间,却丝毫不显突兀,没有破坏美感,仿佛融为一体。

古人们为什么要占用大片良田,在田野中间建这座大公殿,有说法是当时广渡村学子一直科举不第,村人们觉得是孩子们缺少一个读书的好环境,后请高人指点,于田野中觅得此处风水宝地,建起了这座三层楼的大公殿。据说之后广渡村便有了“四代十登科”、“六子七进士”的传奇佳话。

大公殿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平时并不一直开门,但可联系到管理员开门参观。

大公殿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由主体建筑、厢房、水池和门亭组成。阁楼高约十二米,三层三重檐,外观呈八角荷花状,每层八角出挑,层层递缩。

底层四根金柱落地直冲三层,外周八角各设檐柱一根,外沿设周回廊与八根柱相接。

八面墙体和梁间绘有琴棋书画、梅兰竹菊以及各种传统中式图画。

大公殿二、三层均有木梯可上,四周是可开启的格子木窗,内室墙面尚存双龙戏珠和文房四宝等图案。

推开每一扇窗户,景色各不相同,但不管哪个角度,都是一幅中式的田园风景画。

站在大公殿上,四时的风景都不同,但我觉得还是最喜欢稻香的季节,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如果你驱车去大公殿,很可能会遇到这座有将近200年历史的牌坊,广渡村贞孝牌坊就在离大公殿不远处的公路旁,站在牌坊处可以看到大公殿。

这是毛氏后裔在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纪念生员毛起蛟元配之妻徐贞女建造的一座牌坊。毛起蛟与徐贞女是表姐弟,当时两家商定等毛起蛟乡试回来后,为他们举行定亲仪式,谁知毛起蛟乡试期间,突发天花去世,尽管连亲都没定,18岁的徐贞女依然入住毛家,操持家务,孝敬公婆,直至36岁去世。

大公殿所在的广渡村位于浙江省与江西省交界处,与20多公里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清漾村一样,是一脉相连的毛氏血缘聚居古村,村中保存了为数不少的古巷道、古民居、古井、古木等,可惜“七十二根大石柱,八人扛的大石狮”的毛氏宗祠毁于抗战,但还有省保大公殿,市保贞孝牌坊、节孝牌坊、嵩峰寺等。

0 阅读:16

驴游记

简介:自驾旅行、人文历史、古镇古村、美景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