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首预测2024年中国房地产走势,或大概率是对的,要做好2个准备

专聊房君 2024-01-22 12:16:43

一般我不看什么楼市预测,因为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观点往往带有倾向性,也就是人们说的为某个群体或组织站台。比如开发商请的专家谈楼市,肯定是为了卖自己的房子,股市的专家谈楼市,多半是打压对方,从而让资金到股市里来,多一些收割对象。

但央媒或者说是官媒的观点,他是国家的喉舌,所做的预测带有政策倾向性,或者说是未来希望这么做。进入2024年来,央媒就大家关心的房地产走势问题,今年首次做出了预测,从各方面来看,感觉说得有理有据,若无意外(包括各方面政策落地到位的话),或大概率是正确的。

中国房地产报在1月21日刊登了题为《房地产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成效几何?》一文,文章对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从上到下出台的楼市优化政策进行了客观评估,以及接下来该如何提高政策落地效果给出了方向。中国房地产报作为住建部主管的地产首席财经人文新闻报纸,其观点是值得花时间拜读的。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挑一些主要的方面来解读一下,希望对我们有所帮助。

全文共分5大方面。

第一、第二和第三方面里,说当下的房地产下行压力仍然不小,以及出现这种态势的原因。

整体上,当下楼市出台的支持政策已经不少了,像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多家国有行、城商行对房企进行了精准对接,证监会也表态要稳妥化解房企的债务风险,自然部也建议地方取消土拍现价政策,实行价高者得。而地方上呢?也在发放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房贷利率等方面不断施力。

但结果大家也看到了。统计部门给出的数据显示,最能反映楼市真实状态的二手房市场,监测的2023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无一上涨,均为下跌状态,而中指院监测的100个重点城市也印证了这一现状,12月份二手环比房价均为下跌。大城市都这样了,说白了,就是把全国600多个城市拉出来看,应也是找不到上涨的城市,这应该是在我国1998年房改后至今从没见到的情形。这还是均价数据,我们的实际感受应该比这个还深刻得多,2023年跌1成的小区就算非常抗跌的了,降幅2-3成较普遍,4-5成也不少。

文章也给出了楼市下行趋势的原因。短期看,受3年疫情影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只有5%(包括证券、理财等财产性收入下滑),远不及此前每年8-15%的增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从中长期看,潜在购房需求收缩、城镇化放缓和老龄化速度加快,对房地产投资形成制约。这一切,都导致了购房者信心明显不足,即便有需求,但也不急于出手。

然而,文章并不认为住房需求就枯竭了,主要问题还在开发商身上。

文章对比了2023年下半年的期房销售面积和现房销面积发现,前者年化下降22.6%,但后者却增加了7.4%,说明购房者担心的是交付问题,一旦是现房或者房企资金实力雄厚不烂尾,购房者是敢于选择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很多房企债务暴雷导致购房者不敢买,而市场上能让购房者看得上的房源又有限,实际上是房企本身的问题抑制了部分购房需求,这也是2023年新房销售为什么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方面,原因找出来了,那就得对症治疗。

在文章的剖析看来,虽然我们金融支持房企的呼吁已经快两年了,但雷声大、雨点小。A股上市房企平均负债都在80%左右,2023年房企到位资金有15%都是用于还利息,债务压力非常之大。这也难怪房企在土拍市场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上没有什么作为,一句话,手中没资金,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所以,现在解决问题最关键的点就是要加大对开发商的支持力度。文章提出了5条支持开发商的措施:

1.保持对优质房企的合理融资支持力度;2.扩大“保交楼”专项借款、并购贷款和再贷款规模;3.加大力度创造宽松的房企非银金融环境,创新性地用好“住房金融支持政策第二、第三支箭”;4.探索设立中国房企债务纾困基金,应对房企中长期存量资产处置;5.加强并完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关键是地方监管及时有效到位。

看得出,这些措施都是实打实的,也非常的专业,对准了房企软肋进行扶持。用白话说,优质房企需要借钱,你就借给他们,不要担心人家不还。确实比较烂的房企,该重组重组,该关门关门,要给他们处置通道。而加强资金监管,不应理解为控制房企,而是不让再出现烂尾楼,给市场信心,给购房者信心。

有了这些基础措施做保障,文章进而对2024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势给出了预判,总体上,“2024年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可能有所减弱”,包含3个具体方面:

1.2024年房地产市场,总的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2.2024年房地产销售可能逐步企稳,投资跌幅收窄。

3.房价持续下跌的动能可能会减弱。

那么,结合文章的内容,如何理解这3句话呢?首先一个是,文章说的比较客观,说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政策对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经济会好转,这是一个大背景。说机遇,那就是前面说的这些政策要能落地执行,具体表现就是房企的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所谓的挑战,如果支持不达预期,后面可能就比较难。

另一个是,需要面对一个客观现实是,2024年的销售只能说是逐步企稳,投资降幅收窄,全年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大概有1个点和5个点的跌幅,用白话说,比2023年绝对数还要低点,但降幅要小些。

再一个,大家最为关心的房价。总体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下降,并不意味着房价就降,所以,该文指出,像上海、合肥、杭州等大城市,由于土地价格走强、新建商品房库存(去化小于1年)较低,可能早于其他城市反弹。而二手房呢?到2024年第二季度进入底部后,接着呈现“V”字反转。总结成一句话是,上半年前段,楼市还可能出现惯性下冲,但接着会逐步回升,不同城市将出现分化。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判断都是基于相关支持楼市的政策大体能落地。不过话说回来,从开年的政策走向看,一些城市已经紧锣密鼓在出台更多的优化政策,比如北京已制定城市更新3年行动计划,1100个项目入库,郑州、南京、上海等地也相继优化支持楼市的政策,现在业内的观点比较一致,一二线核心城市有望继续优化政策,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促进楼市企稳和回暖。为此,建议要做2个准备。

一是一二线城市易率先企稳回暖,所以,如果有居住需求的,可以趁市场懵懂期,多看看楼盘或者性价比不错的二手房,该出手就出手了;二是政策落地发挥作用需要时间,大城市热度传导到中小城市也需要时间,所以,一些中小城市的购房者还可以再等等,可以先看,但不要急于下定,待一二线大城市有切实的回暖信息再做定夺。

当然了,这里笔者也加两条个人看法。即便是在城市内部,不同板块、不同地段房子差异性其实也蛮大的。这轮楼市给了我们很好的经验教训,即便隔条马路,A小区已跌了3-4成了,但B小区只有1成左右的调整,差距为什么那么大?其实就是小区的品质有差异,这个品质有开发商因素,也有后期物业的原因。无论是买房还是卖房,要看看我们买的或者持有的房子是不是品质房。

这里还要额外提一点,前些年很多城市“大跃进”规划建设新区,现在突然发现土地财政继续不下去了,新区很多基建都黄了,前期冲进去的炒房客根本无法出逃。业内有一个说法是,近5年规划建设的新区,随着人口缩减和土地财政告一段落,未来能建起来的可能性很小,对我们买房人的启示是,除非工作一直在那里需要自住,否则,这些地方的房子能不碰就不要碰了吧。

14 阅读:12176
评论列表
  • 2024-01-22 13:15

    不下跌才有鬼

    百川栖梧 回复: 清晨一抺光
    你这个脑回路看不懂[笑着哭]
    清晨一抺光 回复:
    只要不送给这些口水直流,从穷沟里到人家地方要饭的地摊货,不值钱的东西,这些东西就会赖在人家地方像鬼一样缠着人家?[呲牙笑]
  • 2024-01-23 00:42

    看看人口结构就懂了,一年新生儿多少还没个数

    美高 回复: 科技与狠活老周
    所以房价房租不容易掉下来 下边没有学校 孩子来城里读书 要不买房要不租房 村里人越来越少
    科技与狠活老周 回复:
    自己看看你周围现在有多少在乡镇上学的,已经百分之90在城市上学了
  • 2024-01-23 16:26

    2023平均跌2.5成,2024再跌2.5成,由于惯性2025有跌2.5成,加上2021-2022这两年都在大幅下跌,那照这样下去,到2026年,20000万一房子不要跌到3500一平方

    帕托 回复:
    嗯,照你这样儿跌,2030年房子白送随便住
  • 2024-01-23 06:12

    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出台地各种房地产政策效果当然不明确。说到砖家为利益服务,房地行业官方观点当然为本行业利益服务。所以,也应客观理地分析看待其观点。

  • 2024-01-23 00:14

    国际局势一年不如一年!我说得!立帖为证!

  • 123 7
    2024-01-23 10:36

    之前限制有钱人买房,但是房子就是给中产及以上人群买的!穷人也买不起啊!所以就放开交给市场决定!

  • 2024-01-24 05:56

    真不知道你的逻辑,升值?银行的外汇牌价是假的?

  • 2024-01-24 00:06

    房价恨恨的跌,绝对是香的。高价房没给社会带什么好处,反而使出生人口逐年递减。

  • 2024-01-24 10:52

    十年内不会涨

  • 2024-01-23 07:34

    一个行业除了央企普遍的出现问题!那就要反思了!

  • 2024-01-24 08:17

    恒常、历久、态势、规律、需求、经济…

  • 2024-01-23 07:42

    肯定大涨!赶快入手!

  • A 3
    2024-01-23 13:29

    多少空置房不知道吗,房太多了就要拆,拆了才有需求

  • 2024-01-24 09:02

    就想着钱了!

  • 2024-01-23 14:09

    13年买的3788、现在6880 !

  • 2024-01-24 08:17

    让老人买吧,好多人有退休金[得瑟]

专聊房君

简介:现任职知名房地产集团投资总,专注买房研究,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