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新兵连,如果有来世,我们还要做战友!

向雁普陀山 2024-05-12 09:25:31

海军故事, 难忘的新兵连,如果有来世,我们还要做战友!

——纪念逝去的普陀山海军岁月!

战友说的好:人生犹如一条大河,无数朵浪花汇聚而成,每朵浪花都是晶莹闪亮的,每朵浪花都有它的故事。一群讲着南腔北调的青年,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走到了一块儿,汇聚成解放军的海洋,成为了国家的基石,保卫祖国每一寸土地。当兵是光荣的,当兵顶多后悔三、四年,不当兵则会后悔一辈子,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后悔。战友情兄弟情,在血水汗水中建立的友情,永远不会忘记的情谊,永远没有结束的战友情,人品时光流转只会让战友情深似海。部队充满了青春的激昂与付出,到处是汗水与血水,一辈子忘不了,也不能忘,留下了很多精彩的镜头,十分难忘的故事,回想起来乐滋滋的,感到非常充实与快乐。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有欢乐,有欢笑,有高兴,有失落。有遗憾,甚至还有些过错,不过都已不再重要了,一切还是那么亲切,那么熟悉,想起来依旧清新毕现,就像是发生在昨天……

新兵训练是个里程碑,对当兵的人来讲,一段艰苦的岁月,一段难忘的日子,一段美好的回忆,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一道必须翻越的障碍,一个必须越过的沟坎。三个月不到的时间,感觉相当漫长,训练内容很饱和,每天都是训练,除了训练还是训练,汗水打湿了水兵服,干了以后又打湿,每天反复好几轮,身心已经很疲倦疲累。白天训练间隙休息时,战友水兵服上白盐花图画,像中国的四大海,勾画出美丽海疆轮廓,再埋头看看自己也是如此。可惜当时没有手机,无法记录下那段岁月,不过新兵训练艰苦深深的烙印在脑海里,成了不可能忘记的历史。谁都知道新兵连艰苦,新兵训练苦,新兵训练累,眼见为实,只有亲身体验后,真实经历那个过程,才会知道“新兵训练真苦”。不过想一想,不苦怎么叫新兵连呢?不苦怎能把社会青年锤炼成钢,把他们变成中国军人,守护祖国的疆土与国门呢?

1990年3月21日傍晚到江山虎山军营后,当兵的日子开始了,海军岁月开始了,一个从来没有忘记,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江山有东海舰队的训练团,美称“水兵的摇篮”,春季兵要经过三个月新兵训练,五个月专业技术训练,理论实操考核合格后,拿到毕业证书后,才能分到东海一线舰艇部队。在江山的战友同生活同学习训练,同吃一口饭,同睡一间房,不过相处八个月后会奔赴南北东西,谁也不知道会分到哪里?四班周班长说,北边会分到江苏连云港,南边会分到福建厦门,跨度几个省距离上千公里。十四队有近200人,分到一个舰艇部队顶多5、6个人,希望大家珍惜江山岁月,一旦分到基层就是永别,战友们一生都可能再也见不着了。当时周班长说的正确,当时没有现代化通信手机,没有社交媒体个人账号,书信方式人与人主要联系,落后的联系方式下,毕业分别就是终生永别。

江山海军十四队三个区队(排),每个区队(排)设有四个班,每个班有16至18人,全连队近200人,一支庞大的新兵队伍。不过连队管理很严格与严厉,区队与班几乎没有交往,战友交流也基本没有,八个月后仅能记住本班战友,同区队(排)的其他班非常模糊,大多战友知道叫不出姓名,其它区队(排)及班则更不熟悉了。记忆力稍微好点的我,当时也就大概晓得区队长叫什么名字,对得上号,至于其他11个老兵班长完全没有了记忆,离开江山后老兵班长记忆彻底消失的无影无踪。三十多年后,战友说起部队的生活,依旧滔滔不绝,总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不过印象越来越淡,遗忘的越来越多,遗忘能力越来越强。

1990年3月,江山训练团十四队的队长是华学伟,指导员是闫绍锋,副队长孙建军,一区队(排)长黄斌,二区队(排)长谢家财,三区队(排)长史永军,一区队四班长周建红。1990年3月22日,到连队第二天,幸运被黄区队长任命为四班副班长,内心十分激动,觉得副班长虽然小,不过终于“当官”了,即使是比芝麻还小许多的“官”。1990年3月24日,连队平房前空地上全队开大会,大家选举新一届士兵委员会,仅有二名新兵入选,再次幸运当选二分之一。接二连三的好事花落头上,感觉上天眷顾外,自然体会无比光荣,不过深感自身不足,同时又倍感责任大,真的内心压力山大,想干好又担心害怕做不好。孙副队长,一名刚提干的老志愿兵,肩上尚挂着志愿兵军衔牌,一周内二次专程的短暂谈话,要求我打消顾虑,树立远大理想,好好训练工作,争取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连队首长的关心与谈话,对新兵蛋子的政治思想工作,心理杂念的排解,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正能量百分之百,迅速转化为了工作动力,参加军体训练与三大条例学习主动积极,工作劲头十分充足,用现代流行的话来说,像是打了几针鸡血,浑身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力量爆棚。我们四班16个战友,主要是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几个省区,来自大城市、小县城及农村。八、九十年代,部队里城市兵,家庭条件普遍好些,先天会有一些优越感,很多都是到部队“混”几年,创先争优的动力不足,回家会分配一份工作,所以有意无意会流露出对来自农村战友的轻视。以四班为例子,从农村出来的战士很吃苦,训练不怕苦不怕累,处处想争当优秀,“混”原则下城市兵,训练干劲严重不足,差不多就是六十分万岁。那是的生活除了训练,还要干种菜养猪的脏累活,偶尔有临时性体力活,冲在前干在前总是那几个农村兵,城市兵不自觉退让到后边。记得特别清楚的一点,四班有三个江苏战友,来自海门小县城,从参加训练干活的状态,以及讲话言语,经常彰显自身的优越,处处表现轻视农村兵。

二、三个月后,新兵训练快结束了,本班战友从陌生变成了熟悉,谁训练吃苦,谁训练好,哪个做事认真,哪个爱耍小聪明,哪个是滑头,品行性格尽数记在了心里。我虽然来自大城市,不过没有丝毫的“娇”与“骄”,与农村兵打成一片,紧密协作与配合,军体训练刻苦争上游,脏活累活抢着干,从不偷奸耍滑,得到了班里战友的认可。作为四班副班长,在班里是最苦最累最操心的差事,一方面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带着战友训练与学习,一方面刻意排解海门战友显出的不利于团结的东西,学会对尖酸刻薄软刀子话语的包容,开班务会时注意循循善诱,希望能帮助大家有所改变,促进全班的共同进步,争当连队的优秀班集体,模范新兵班。

不过江山时间真的太短了,八个月时间难以改变许多,在开始深入认识了解时,大家踏上了分手的旅途。十四队四班从北分到南,我一个人去了普陀山猎潜艇部队,芜湖程永福、海门袁伟二个人到了吴淞登陆舰部队……当时以为是永别,此生不可能再有联系了,脑海中只记下了同班的芜湖程永福、绍兴韩智慧、宁波李海兵,海门袁伟及施可法,其余战友很快就忘记了。世事难料,社会发展太快了,科技改变了生活,三十四年后竟然联系上了芜湖程永福,曾经睡在上铺的战友又回来了。有时坐在河边,回首走过的人生路,想想人生苦短,上天的安排命运就是如此,老战友注定会再相逢,继续谱写战友情缘。说起新兵班战友,老程痛心的谈起一个噩耗,分到同一个部队的战友袁伟,在927登陆舰工作好好的,次年的出海训练中,蹲在甲板上吃饭时,突然身体倒下去抢救无效,再也没有站起来了。听着这个坏消息,内心猛的抽泣了下,郁闷沉思了一会儿,翻开了泛黄的老照片,找到袁伟仔细瞧了瞧,照片中小帅哥第一个走了,永远离开了。

今天我们已经老去,不过江山当海军的岁月没有忘记,那是我们当兵梦想开始的地方,希望1990年江山训练团十四队四班的战友,身体健康,生活快乐,万事如意!如果有来世,我们还要做战友!海军的故事,毕竟过去三十多年,海军的故事很多,不要太当真,也不要对号入座,因为你听见的也许和我不一样。不论怎样,海天佛国”、“南海圣境”,大自然的祥和宁静之地,值得你亲身去体会与感悟。

2024年5月于成都

0 阅读:29

向雁普陀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