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关键器件芯片,开始采用40nm,国产化替代优势明显!

互联鱼 2024-06-22 12:42:30

文/互联鱼

作为高端芯片“四大件”之一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DSP),根据专业机构预测,2024年全球DSP芯片市场估摸着有1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这大蛋糕背后,藏着国产替代的大戏。

毕竟这DSP芯片是高科技产品的心脏,哪里需要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哪里就有它的身影。比如,工业自动化、汽车智能化、高清音视频,这些前沿领域,没有DSP芯片,就如同赛车没了引擎。但长久以来,这核心部件大多依赖进口。

不过风水轮流转,现在国产DSP芯片正憋着一股劲,要在这个赛道上跑出自己的风采。先说说凭什么能这么自信吧。

成本优势方面,国产DSP芯片在成本控制上通常更具优势,在同等价格下能提供更优质的产品,这在大规模应用中尤为重要,能够帮助终端产品保持竞争力。这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比如手机、家电,成本降下来了,性价比自然就上去了。

定制化服务方面,国内厂家能够提供更为快速的响应和定制化服务,针对特定行业或客户需求,进行灵活的设计与优化,比如,家电厂商想要节能高效的新功能,芯片厂家二话不说,马上研发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种灵活性,外国大厂可不一定能跟得上。

技术升级方面,以前咱们总说外国月亮圆,但现在咱们的DSP芯片也开始用上了40nm工艺,这在国际上也是主流水平,据悉国外厂商一般采用65nm或者90nm工艺。这样一来,芯片的集成度更高了,运算速度更快,而且还省电。

实时控制,精确操作方面,有些领域,比如机器人手臂的操作,汽车的瞬间加速,那可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时候,国产DSP芯片的实时控制和精确性就派上大用场了。

市场适应性方面,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这些新兴市场,国产DSP芯片可以说是量身定做。咱们知道,中国市场的特点就是变化快、需求多,而国产DSP芯片恰好能快速适应这些需求,什么电池管理系统优化,家电节能方案,都能一一搞定。

不过国产化替代光靠芯片厂家自己是玩不转的,得全链条一起上。上游的原材料、晶圆代工、封装测试,下游的终端产品制造商,大家伙儿得拧成一股绳。你优化工艺,我改进设计,他积极采用,这样一步步推进,国产替代才不是空话。

就拿家电行业来说,格力、美的这些大佬,开始大量采用国产芯片,既降低了成本,又减少了对外依赖,这可是双赢的局面。而且这些领头羊的做法,无形中树立了好榜样,带动了一大批中小企业跟进。

想当年,无论是工厂生产线的心脏地带,老百姓家里的智能电器,还是飞驰在路上的汽车内部,那些至关重要的DSP芯片,几乎都被外国的芯片厂商把控着。

那时候咱们得仰人鼻息,但今时不同往日,一股国产替代的浪潮正汹涌而来,各种国产DSP解决方案如同雨后春笋,不仅在技术上狠下苦功,力求突破,还在创新上走得又稳又快,国内的供应链不再受制于人。

国产DSP芯片的品质和市场份额也是节节攀升,和外国牌子展开竞争,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的DSP芯片产业的国产化替代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记得分享,写下您的观点!

13 阅读:2155
评论列表
  • 2024-06-22 16:38

    他0[得瑟]n٩(˃̶͈̀௰˂̶͈́)و_ b[笑着哭]:

  • 2024-06-22 22:13

    40纳米?14纳米岂不更好?

    路人甲 回复:
    稳定,成本,价格?

互联鱼

简介:新媒体公司创业者,致敬科技发展,趣聊商业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