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大军阀,为何最先整肃云南王龙云?他干了三件无法原谅的事

历史向来有温度 2024-06-10 12:04:38

清末民初,全国军阀多如牛毛。经过一系列混战,到抗战结束后,那些旧军阀要么成了光杆司令,要么地盘被中央军控制。还保持相对独立的大军阀主要有三家,分别是云南龙云、山西阎锡山、广西李白。

若论对老蒋的威胁来说,桂系最大。李白两人一个长期驻中枢、一个在外带兵,相互策应。而且桂系是有野心的,曾多次参加反蒋阵营。抗战前老蒋两次下野,桂系出力都很大,抗战后桂系仍保留着很强的兵力。

若论不配合程度来说,阎锡山最甚。阎锡山主张守土抗战,整个抗战期间,晋军大多在山西活动,并未像其他军阀那样出兵由中央统一调遣。阎锡山的名言是“三个鸡蛋”上跳舞,立场非常游离,与各方势力都暧昧不清。

而龙云似乎并无问鼎中枢的野心,抗战期间不仅出兵,还征募了大量民工修路修机场。让中央军和美军进入云南,并保障美军后勤供应,出力不少。

但为何老蒋第一个整肃的却是龙云?其实他做了三件无法被原谅的事。

龙云(前)

第一与汪伪关系暧昧不清

汪精卫给出身粤系政客,有诸多广东将领支持,与西南各势力也保持着密切关系。

1938年12月,准备投日的汪精卫趁老蒋赴山西开会之机,从重庆出逃。事先,他已经派心腹陈春圃前往昆明与龙云联络,一方面是要经云南出境,一方面是想拉拢龙云一起投日。

其实在此之前,汪精卫就派“低调俱乐部”中坚分子梅思平、高宗武等人与日军接洽,并与日本参谋本部的今井武夫签订《日华协议记录》。

其中明确提到要策动云南首先反蒋,四川随即响应。并要在云南及四川成立“独立”政府,联合广东、广西四省,建议以汪精卫为首的“新政府”。

汪精卫到云南,受到龙云热烈欢迎,两人两次密谈,汪精卫把自己的计划全盘告知龙云。陈春圃曾在回忆文章中提及两人对话的内容。

汪精卫:“好了,我现在把全盘经过透底告诉了你,你如果不同意,可以马上打电报通知蒋先生,并把我扣留,那你可以立功。”

龙云听后说:“汪先生说哪里的话,我完全同意。只有一点,日本要两年之内撤兵,时间太长一点,最好改为一年。”

次日龙云包了一架专机把汪精卫送到河内,汪走后他才将此事报告给老蒋。很显然,他这是两边讨好。汪精卫那边尚无任何眉目,他自然不肯轻易下水。而在汪走后报告,既洗脱了自己的责任,也不会得罪汪。

12月29日,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发表“艳电”,公开叛国投敌。不久后,汪精卫派内弟陈昌祖到昆明与龙云联络,龙云写了一封信让陈昌祖转交给汪。不巧的是,在出境时陈昌祖被军统抓住,信也被搜走。其中写道:“至于钧座(指汪)所主张各节,将来必有实现之一日。”

老蒋看完头皮发麻,在日记中写道:“龙云态度如此,关系重大,今后抗战,成败存亡,全系云南唯一之后方,不可不察也。”当晚老蒋彻夜无眠,第二天便决定派白崇禧到云南安抚。

之后军统派人到河内刺杀汪精卫,但未能成功,只是将汪的秘书击毙。龙云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人到河内慰问,并送去5万元。回程时,汪精卫让他带了一封信回来。

汪精卫

信的重点内容是希望龙云通电全国赞成其“艳电”中的叛国主张,同时表明想回昆明,希望龙云能保障其人身安全,等待大局变化,再做下一步行动。

汪精卫之所以想回云南,是因为他的“艳电”发表后,原本以为能拉拢的军阀均无人响应。加上日本首相近卫文磨下台,新首相政策未定,将汪精卫搁置一边,使其感到叛国没有前途。

但这封信最后又交到了老蒋手里,过程有两种说法。军统方面称,这封信被他们查到并秘密拍照。龙云的回忆录则说是他主动交给老蒋的。

推测龙云用意是试探老蒋的态度,他希望汪精卫回昆明作为自己的后台,但同时又不愿得罪老蒋。在送信的同时,龙云还在电报中表达忠诚,坚决不与汪氏为伍。

老蒋知道龙云态度游离,便派唐生智前往昆明劝说。大革命时期,唐生智支持汪精卫主持的武汉国民政府,吃了不少亏,连部队都败光了。唐生智见到龙云大倒苦水,说汪人品差,喜欢玩弄军人,劝龙云不要上当,最后还要求他在报纸公布汪的来信。此举是逼他们一刀两断。

龙云以公布私人信件有损道德为由拒绝,最后只将他回复汪精卫的信交给老蒋修改审查后在《云南日报》上公布。不过同时他又向河内方面解释自己公布信件的苦衷。据后来解密的军统人员在河内截获的日本特务机关发往东京的密电称:

龙云发函的目的是“消除各方对彼之疑惑及恢复中央方面之信任”。而关于征兵开赴前线抗日一事则是“非出彼等本意,乃军政部之命令,迫不得已而为。”

直到汪精卫去上海后,龙云仍与他保持联络。在武汉会战失败后,龙云对抗战前途失望至极,甚至还建议汪“另派一部再由北海(当时属广东)登陆直达滇黔,断绝滇缅交通,或直捣桂林,以窥湘南……”

而据滇军将领高荫槐回忆,日本曾打算委任龙云为南方九省长官,龙云也派人到香港、上海、南京等地联系日本间谍和陈公博。汪精卫还派表弟梁皋宇到昆明联络,被龙云委任为佛海县县长,并设立了秘密联络电台。

龙云的态度,要等到美援到达后才逐渐改变。当然要承认,他始终未约雷池半步。总体上是战在重庆一边,与汪保持联系只是想找一条退路。

这一方面是老蒋对其监视非常严,由戴笠亲自负责监控。另一方面日军难以威胁云南安全,龙云尚未到做最后选择的时刻。

唐生智

第二串联西南势力反蒋

抗战时龙云虽然出兵出力,同时他也清醒地意识到,将来各个工厂和一些中央机关迁入云南,老蒋必然会趁机吞并云南。对于龙云而言,云南是他赖以生存的资本,一旦失去对云南的控制,也就意味着失去身上一切光环,因而总是有意无意的抵制。

既然汪精卫不行,那就联合西南军阀创建第三方势力。

其实早在抗战爆发之初,龙云已与各方势力有联系。七七事变后老蒋致电各省大员,邀他们入京共商国是。龙云致电李宗仁劝他不要急于入京,以免被老蒋软禁,届时将唇寒齿亡。

后阎锡山、刘湘、余汉谋、白崇禧等地方实力派人物陆续到南京,并于8月7日召开国防会议,确定老蒋不扣人后,龙云于8月9日才到南京。到南京后,他又主动找到周恩来,双方交换了密码本,建立了联系。

前文所述,军统拦截日本特务密电,似乎有些难以置信,让人感觉是日本特务故意泄露给军统,挑拨云南与中央的关系。这一点确实很难判断,但日本特务的电文内容却大概率为真。

1939年5月24日,军统拦截日本特务铃木贞一向日本外相的报告电文中称:龙云派人到河内联系,称中央对云南方面监视更加严密。因之前与刘湘、韩复榘等人密约的西南独立计划泄露,使其陷入苦境。并欲趁中央各机关迁入昆明时“发动”,向日方寻求援助。

1938年初,韩复榘因放弃济南而被老蒋处决,但真正原因并不是不战而退。解放后,川军将领范绍增写了一篇回忆文章,其中提到他从刘湘身边看到一封密信,要王瓒绪带两个师去与韩复榘联络,有意联合。范绍增将该信报告给戴笠,老蒋为了敲山震虎,才最终起了杀心。

范绍增的回忆与日本特务密电的内容基本契合,一个是解放后写的,而密电档案则是前些年才解密的。双方不可能有所参照,只能判断内容为真。

韩复榘

在军事上,龙云不断拉拢四川军阀。刘湘病逝后,龙云便联络潘文华打算组建军事联盟。他们商定,既然老蒋不愿给美式装备,那就保存实力让中央军与日军作战,等中央军被击溃后再坐收渔利。

同时,西南势力还直接向美英寻求援助,并表示如果能给武器,愿将军队给美国人指挥。此外,龙云还联络了刘文辉、邓锡侯、余汉谋、冯玉祥、薛岳、张发奎及东北军一些将领。不过美国解密档案显示,他们一开始就表示反对,因为中国陷入分裂显然损害其战略利益。

在军事上难以有进展后,龙云又从政治上拉拢第三方民主实力。1943年5月,在龙云支持下民盟在云南建立支部。此后龙云还庇护了许多民盟的成员,他自己也加入民盟。另外他还对西南联大非常宽容。这虽然是为了提高自身政治力量,但客观上促进了民主事业,云南一度成为中国的“民主堡垒”。

1944年,随着国民党在豫湘桂战役的大溃败,西南势力的活动也进入了高潮,形成了两个反蒋中心。

一个是李济深为核心的广西,他打算在两广边界建立一个新政权,等重庆政府瓦解后取而代之。并已获得龙云、张发奎等人支持。另一个是昆明,民盟领导人、龙云、潘文华、刘文辉、邓锡侯等人西方建立“西南联防政府”,取代重庆政府。

但这个联盟仍然遭到美国人的反对,加上联盟本身就很松散,各有各的算盘,虽然凑到一起,却连个领导人也推不出来,最终并未发挥多大作用。

老蒋知道消息后,派贵州人士刘建群又去安抚龙云。刘建群提醒龙云,日本失败已成定局,如果这时候还想跟各种军阀串通一气,最后最能落个卖国贼的骂名。不如去打日本人,即使失败了,也会被推崇为民族英雄,只有那样在云南的地位才不会被削弱。

直到1945年初,龙云与重庆的关系才算缓和。重庆做出让步,拨给龙云3个师的美械,龙云也给了云南军统特务有了更大活动空间。

第三差点让美援中断

抗战爆发后,龙云虽然出兵出力,但因为利益问题,也与重庆爆发了激烈的摩擦。

云南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抗战爆发前这也是云南的经济命脉。云南依靠这些矿产,不仅装备了精锐的法式武器,还建立了一支小规模的空军。经济上云南一直比较独立,发行了滇币。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要求统一管理各地兵工厂及银行,并将所有矿产交由资源委员会管理。这自然损害了地方军阀的利益,但有的地方积极配合,比如广西就交出了兵工厂、银行和矿产的管理权。

而龙云则始终不愿配合,因为没钱就无法维持军队,也就意味着将来无法保持独立地位。他对法币进入云南尤为抵触,当时宋子文掌控的中国银行打算在昆明开业,遭到龙云阻扰,不得已撤往香港。直到1942年,国府的四大银行不断收容滇币,才得以逐步进入云南。

而在中央财政进入云南之前,龙云就将原云南财政厅控制的大量黄金、债券、外汇、美钞等转入云南人民企业公司名下,方便自己掌控。早在资源委员会接管矿产之前,龙云便把锡矿垄断。

驻华美军

对贸易权的争夺就更为激烈。当时滇缅公路成为中国物资进入的唯一通道,为了与中央抢夺税收,云南规定凡事经云南出口的物资必须征收“过路税”,搞得其他省份怨声载道。此外云南还擅自出口桐油、猪鬃等本应由国家统管的军事物资。

为此国民政府专门在昆明成立了对外贸易委员会办事处,检查所有从云南出口的物资。同时,还命令禁止云南对其他省份的物资征税。

这对云南经济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云南方面又出了新招,规定没有领到新富滇银行贸易许可证的物资,一律禁止出口。要办证,自然得先交钱。

无奈之下,重庆只得与云南谈判,最终决定中央每年补贴云南160万元。而这笔钱大大超过了云南此前征收的过路费。

除了经济外,龙云还与中央军在云南的驻军发生了激烈的矛盾。龙云自一开始就不欢迎中央军进入云南,但由于云南是中国重要的物资通道,一开始中央要求调一个师进入云南护路。一番交锋后,龙云勉强答应,但不料开了这个口子后大军源源不断到来。

先是中国为了出征缅甸,在云南集结了10万大军。部队好不容易开赴缅甸,龙云终于松了口气,认为他们一时半会回不来。不料没多久,远征军便溃败,日军入侵滇西。这时中央军又调来大批部队防御,力量远大于滇军,龙云无奈只能接受现实。

1941年,滇军因与中央军争夺汽油而发生激烈交战,正在昆明休养的老蒋听到枪声以为第二次西安事变爆发,只能匆匆离开云南。

最让龙云疲于应付的是驻滇美军,高峰期各种美军加起来有数万人,按照约定他们的供应由中国保障。龙云需要每天采购大量猪、鸡,鸡蛋大约6万枚,菜牛百余头,羊500只,各种蔬菜以卡车计。西南地区本就不是产牛区,云贵一带的牛被一买而空,甚至影响到农民耕种。

龙云干了很多活,但老蒋始终不愿把美械装备分配给他,这也让他无比恼火。1944年2月,龙云部下保安团竟然冒充土匪两次袭击美军,抢夺美国军械。此举让美国极为震怒,扬言在老蒋解决地方政治之前,停止美援。

此事也让老蒋无比尴尬,当时正值豫湘桂大溃败,美国又在逼老蒋将军队交给史迪威指挥。老蒋可谓内忧外患,他一再与美国抗争,甚至不惜中断与美国的关系,也不肯把军队交出。而龙云这一闹,正证明了老蒋无法控制部下,让他非常没有面子。

也正是此时,老蒋下定决心要拿掉龙云。

尾声:

龙云将汪精卫作为退路,体现出军阀的两面性,但并未做出有损民族利益的事,以当时的视角来看也可以理解。而与老蒋的斗争,实际上更多的是个人权利的斗争。龙云的个人行为,并不能影响滇军光荣,以及云南老百姓的艰辛付出。

总之,龙云有两面性。但总体来看,他为抗战做出过很大贡献,这一点值得肯定。尤其是解放战争末期,在策动云南方面起义也做出了很大贡献。称其为爱国将领,非常妥当。

44 阅读:22792
评论列表
  • 2024-06-11 22:20

    三条都是扯淡。 重点是龙的主力都被调到越南受降,中央军又都在昆明,这时候不搞他搞谁?

  • 2024-06-11 06:23

    纯属放屁,哪一个地方军阀没被老蒋收拾。

  • 2024-06-12 11:13

    老蒋就是最大的军阀

  • 立桓 17
    2024-06-12 08:45

    夸夸其谈,瞎编乱造

  • 2024-06-13 08:41

    任何诸侯都是为了私利,但只要有爱国爱民之心,还是功臣。

  • 2024-06-13 14:14

    没实力就只能听话,还讲条件只会让自己更尴尬

  • 2024-06-13 03:38

    抗战时期政局如此艰难,维持抗战局面不容易。

  • 2024-06-12 15:19

    主要龙云跟老蒋太近,部队被骗走了,云南又有大量中央军。

  • 2024-06-18 06:11

    民国时期的大军伐都是土匪出身,为得都是个人权力和利益!不收拾的话哪有国家的统一?

  • 2024-06-12 13:47

    小我

  • 2024-06-11 22:35

    [鼓掌]

  • 2024-06-14 07:15

    广西交出矿产交出兵工厂,直接出病抗战,桂系还不是那么厉害

  • 2024-06-21 09:05

    主要是没实力,还露出软肋了,其他都是扯淡

  • 2024-06-19 10:46

    坚决抗日,为抗日出让自己的利益。龙云,刘湘都是真英雄

历史向来有温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