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台山到平遥古城,感受三晋大地的魅力

夭夭爱旅行 2024-06-02 18:15:09

五台山位于忻州市五台县,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同处一山的佛教道场。现存寺院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

五台山塔院寺内的高耸入云的尼泊尔式的大白塔始建于元大德五年,是除了北京妙应寺白塔之外,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的又一杰作。

塔院寺,因此塔而得名。因寺院中有释迦牟尼舍利塔、佛足迹图碑和五台山教主文殊菩萨的法塔,被佛教信徒视为圣地。

因释迦牟尼舍利塔,造型优美,加之处于五台山的中心台怀镇,四周分布着众多寺庙,所以它便成了五台山的标志。

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塔颈粗壮,塔座和塔身瘦长,更显巍峨。大白塔通高五十六点四米。塔基为正方形,砖缝全用米浆、石灰搅拌砌筑。

塔面为白色,形如藻瓶,塔盘、宝珠有铜饰品,塔上,风磨铜宝瓶高5米,悬252个铜铃,铜铃风吹作响,声音悦耳。白塔中层,建塔殿三间,内有三大士铜像。

菩萨顶,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寺庙整体金碧辉煌,绚丽多彩,

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

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等。两旁,对称地排列着钟楼、鼓楼、禅院等。主殿居中,高大雄伟;配殿位居两侧,左右对称。

全寺建筑的布局不但中心突出,而且壮观恢宏,加之红柱红墙,金色琉璃瓦,更显得金碧辉煌,富贵豪华。

其形态,其气魄,一点也不逊于皇家宫室,真是一派佛国仙境的景象。沿一百零八级石阶登高,按照佛家的说法,就把人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踩在脚下了。

菩萨顶各主要大殿的布置和雕塑,具有浓烈的藏传佛教色彩。面阔七间的大雄宝殿内,后部供着毗卢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前面则供着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像。

文殊殿内的文殊像,与中土佛教寺庙内的文殊菩萨像不同,它是按藏传佛教的经典规定制作的;头取旁观势,腰取扭动势,发取散披式,同时身挂璎珞,显得特别活泼、生动。

两侧墙壁上,还挂着唐卡——绘在布上的藏画。另外,大雄宝殿、文殊殿的柱头上,还挂着桃形小匾,上写梵文咒语。这些,都是藏传佛教寺庙建筑装饰中所独有的。

黛螺顶是五台山上非常重要的一座古刹。在黛螺顶可以看到五个台上的文殊菩萨。五方文殊殿是黛螺顶的主殿,殿内供奉着集五座台顶五种文殊法像于一室的五方文殊铜像,

高约2米,依次为:东台聪明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五方文殊神态各异,金光夺目,庄严祥和,

殿前左侧立有石碑,正面是乾隆十五年冬写的黛螺顶碑记,登上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殿,就等于登遍了五座台顶朝拜五方文殊一样,也叫“朝台”。

亲登五座台顶,朝拜五方文殊,叫大朝台。而因故不能去五座台顶朝拜的,到黛螺顶五方文殊殿朝拜,称为“小朝台”。

逛完五台山,有两条路线可选择,往南可以看皇城相府——晋祠——乔家大院——平遥古城,时间如果充裕的话还可以继续向南看鹳雀楼和关公故里。

往北可以看雁门关——应县木塔——恒山悬空寺——云冈石窟和大同古城墙华严寺。两条线路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先看看南线。

皇城相府位于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的故居,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游幸于此,故名“皇城”。

其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

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是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康熙王朝》的取景地。

晋祠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

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难老泉、侍女像和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不绝,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

在圣母殿内尚存的43尊彩绘塑像中,除圣母像两侧的小像是后来增补的外,其余都是宋初原塑。周柏是周代种植的柏树,茂盛葱郁,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乔家堡村,又名在中堂,始建于1756年,分为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

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十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

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是影视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乔家大院》的取景地。

平遥古城位于晋中市平遥县,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于明代洪武三年重建、扩修城池,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

因此有“龟城”之称。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民居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

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

票号,是清代专营银两汇兑、存放款业务的私人经营的金融机构,雷履泰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票号,以异地银两汇兑为主营、兼营存放款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日昇昌票号。

平遥古城可以看到雷履泰旧居,日升昌旧址及众多大小票号,镖局,民居,城楼,县衙,寺庙等等,仿佛穿越回古代。

鹳雀楼位于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始建于北周时期,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使之名声大噪,家喻户晓。

在金元光元年遭大火焚毁,于1997年重建。鹳雀楼为高台式十字歇山顶楼阁,外观3层4檐,是四大名楼中最高的一座,是中国仿造楼中较为精致的。

鹳雀楼所处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背靠中条山,面临黄河,四周山水环绕,景色宜人。

关公故里位于运城市解州,作为关公的故乡,关帝庙兴建的历史颇早,远在陈隋之际,解州关帝庙已经修建。

宋元到明清,随着社会各界对关公美化、圣化和神化的浪潮不断高涨,又对解州关帝庙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复和扩建,为海内外众多关帝庙占地面积之最,

主要由琉璃龙壁、端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刀楼、印楼、春秋楼和众多牌坊组成,是进行关公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

再来看看北线

雁门关位于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赵武灵王时名将李牧曾在此打破匈奴十余万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虏,悉数收回黄河南面大片土地,

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修筑了万里长城。 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

汉元帝时,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的。北宋初期,爱国将领杨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

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零师七一六团挺进雁门关大同公路附近,在此伏击了日军汽车运输队,一举摧毁敌人汽车四百余辆,赢得了震惊中外的大捷。

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位于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始建于辽清宁二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全塔斗拱众多,

是中国古典高层木结构的典型实例。塔内现存彩塑共计34尊。其中各层佛像12尊、菩萨12尊、力士8尊、菩萨奴2尊。

另还有菩萨坐骑狮、象、马、大鹏金翅鸟等神兽。还供奉着两颗佛牙舍利,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经考证确认为释迦牟尼灵牙遗骨,是七颗佛牙舍利中的两颗,十分珍贵。

悬空寺位于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恒山悬空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

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在陡崖上凿洞插悬梁为基,楼阁间以栈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绝壁,

下临深谷,寺不大,但巧夺天工,也颇为壮观。悬空寺的选址之险,建筑之奇,结构之巧,丰富的内涵,堪称世界一绝。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的国宝,也是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

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 ,

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露天大佛高约13.7米,端坐于石台座之上。

佛首磨光肉髻,方圆面相,广额丰颐,眉眼细长,鼻梁挺直,大耳垂肩;眉间施白毫,嘴唇略薄,唇上、下巴有八字胡须。眼中瞳孔为琉璃镶嵌,大约是在辽代安装。

佛身挺拔壮硕,两肩宽厚,着袒右肩式袈裟。袈裟质地厚重,衣褶自然流畅,具有犍陀罗造像遗风。

大同古城墙位于大同市中心区域,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大同城筑邑历史悠久,早在作为北魏拓跋氏的都城时就已经修筑有规模宏大的城池。

现存城墙是明代大将军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旧城基础上于明洪武五年增筑而成。大同城墙自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

“置云中、雁门、代郡”,是大同地区设郡建城的开始。此后两千多年间,大同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据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平城区下寺坡街,始建于辽清宁八年,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三大辽代寺院之一。

华严寺的建筑极具契丹民族特色,是少有的保有契丹一族原有习惯东向而建的木构佛寺建筑。

华严寺的主要建筑都是坐西朝东,却也存在着很多建筑依然保留着传统汉族建筑的布局习惯,如海会殿依然坐北朝南,

这是由于当时契丹族与汉族传统风格得到了融合,华严寺建造时多用居于幽、蓟、并等地的汉人熟练工匠。

薄伽教藏殿是华严寺下寺的主殿,壁藏规制严谨,是中国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辽代壁藏。壁内佛坛上,满布辽代塑像三十一尊,

均为中国现存辽代彩塑艺术的珍品。其中尤以一尊合掌露齿的胁侍菩萨为最,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山西不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非常值得一游。

0 阅读:90
评论列表
  • 2024-06-03 23:34

    不出门不旅游不入坑。金山银山随它去。

    夭夭爱旅行 回复:
    哈哈哈,好
  • 2024-06-03 11:17

    一切向钱看,如今佛也爱钱。

    夭夭爱旅行 回复:
    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夭夭爱旅行

简介: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