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知名谋士排名,郭嘉为何仅仅排第六?你看前五人都是谁!

曦言说人间 2024-06-23 13:23:14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正所谓“东汉末年、群英荟萃”,无论是义薄云天的武圣关羽,还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曹操,亦或者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甚至就连江东二乔、蔡琰、甄宓、等绝世美女都给人们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有太多的能臣猛将了。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三国时期的谋士排名,为什么有着“鬼才”之称的郭嘉仅仅只排在了第六位,他们前面的又都是谁?

东汉末年知名谋士

聊谋士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谋士。谋士通常是指君主麾下负责出谋划策之人。而谋士也有强弱之分,小谋谋人,中谋谋军,大谋谋国,在谋国之上还有一种人是以天下为棋盘,因此谋天下也是谋士的最高水平。

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年代,几乎哪个势力都有着自己的谋士,而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这二十位位:诸葛孔明、司马仲达、荀文若、贾文和、周公瑾、郭奉孝、荀公达、鲁子敬、庞士元、陆伯言、程仲德、陈公台、田元皓、沮公与、法孝直、徐元直、戏志才、李文优、陈元龙、刘子扬。

可以说能排在郭嘉前面的无一不是各个势力中的佼佼者,擎天柱般的存在。

首先就是蜀汉阵营的头号谋士诸葛亮——诸葛孔明。

说到诸葛亮,大家都不陌生,他有着异于常人的战略眼光,这在著名的《隆中对》中就有所体现,未出山,天下大势就已了然于胸,为刘备势力谋划出一条绝佳的战略路线,谋荆州,夺西川,观望天下。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指挥了大大小小的诸多战事,可以说没有诸葛亮的辅助,就没有刘备的蜀汉政权。

其次就是曹魏阵营的司马懿司——马仲达,此人也是诸葛亮的宿敌,多次阻击了诸葛亮的北伐,间接导致了蜀汉政权的灭亡。不仅如此他还是魏国后期的头号谋臣,先后辅佐了曹魏数代君王,最后其后代更是取而代之。

与诸葛亮相同的是,司马懿同样是一位优秀军事家,在曹丕去世后,孙吴借机发难,是司马懿挺身而出,亲自领军击退孙吴大军,又在诸葛亮数次北伐中多次阻击了诸葛亮,最终将诸葛亮拖死在五丈原。随后又领军平定了辽东的公孙家的叛乱。

排在第三位的则是曹魏阵营的荀彧——荀文若,荀文若被称为“王佐之才。”是曹魏前期最重要的谋士,在曹操势力弱小的时候就投奔了曹操,为其出谋划策,稳定后方,可以说是曹操能平定北方的重要助力,陪着曹操从弱小一步步走向强大。

在董卓死后,他主张迎天子入许昌的计策,自此才有了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更是在最关键的袁曹之战中为做出准确分析,可谓是曹操前期最为倚重之人,也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

第四位是东吴的头号谋臣,也是东吴的建立者之一周瑜周公瑾。可能大家会受演义和电视剧的影响,认为周瑜没资格排这么高,其实不然。正史上的周瑜是一位心胸宽广的帅才,同时还是优秀的谋略家和军事家。正是有他的帮助,江东孙氏才得以建立东吴政权。

周瑜出身江东望族周氏,因孙策投缘结为兄弟拜其为主,在孙策还弱小的时候就倾尽家财支持孙策。

后来帮助孙策攻秣陵、守丹阳、破皖城,先后击败刘繇、刘勋、黄祖、王朗等人,占据会稽、丹阳、庐江、豫章、吴郡等地,不夸张的说整个江东都是这二人打下来的。

在孙策之后他主动辅佐其弟孙权建立了东吴政权,为其保驾护航,更是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刘备打败曹操,自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

而正史中也没有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和“借东风”之说,赤壁之战真正胜利的原因的多因素的,而周瑜的优秀指挥能力正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五位同样是曹魏阵营的贾诩贾文和。相比于以前几位,贾诩就是一个纯粹的谋士,其谋主要突出一个奇字,可谓是奇谋百出,算无遗策。

贾文和先后效力牛辅、李催郭汜、张绣,后来在宛城之战后才转投曹操麾下。效力过这么多君主还能得到曹操信任,这无不说明贾文和的能力有多出众。

先是劝说张绣拒投袁绍,转而投向与自己有之杀子之仇的曹操,为曹操解决了一个心腹之患。接着又在袁曹官渡之战,曹操一方粮草短缺,心生退意之时力劝曹操接着迎战,这才有了后面的乌巢之利。

其后在赤壁之战前夕曾力劝曹操当先以稳定后方为主,不宜再次发动战争,结果曹操没采纳,才有了后面的赤壁之战大败。

在曹操休养生息之际,西凉马超联合韩遂入侵时,提出离间计让韩马军离心,自此联军不攻自破,最终得以大胜而归。

可以说这五位无一不是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可以排在郭嘉前面。那郭嘉为什么在众人之后呢?

郭嘉的主要功绩

郭嘉最初投奔的是有之四世三公之称的袁家袁绍,但与其共事后发现袁绍此人好谋寡断,不足以成大事,故自此离去回乡归隐。

后来曹操的首席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便让荀彧推荐个人才顶替戏志才的位置,荀彧立刻找到了自己的好友郭嘉,在荀彧的推荐下,郭嘉投入了曹操麾下。

刚到曹操麾下的郭嘉,就凭借出色的才华赢得了曹操的信任,为曹军定下前期和后期的战略部署。建安三年,提议趁北方袁绍和公孙瓒大战之际,应主动攻取吕布,曹操听取于是兴兵徐州。

同年刘备被吕布所击败投奔曹操,程昱提议诛杀刘备,曹操询问郭嘉建议。郭嘉说不宜留下伤害人才之名,但刘备此人颇具野心,关张二人又有万夫不当之勇,当软禁囚之。

同年九月曹操的几次攻伐都被吕布陈宫挡下,曹操心生退意,郭嘉为其分析利弊,让曹操坚定了信念,至此攻克吕布,收服五子良将的张辽张文远。

建安五年,衣带诏事发,刘备在下邳反叛,郭嘉主张以迅雷之势攻取刘备,当时曹操害怕袁绍偷袭许都而久久不能下决定,郭嘉则为其分析袁绍优柔寡断的性格,曹操信之,果然不出所料,在袁绍还没决定出兵与否之际便攻克了下邳。

还有在官渡之战前期,袁曹决战,此时袁绍已经平定北方无患,而曹操怕江东的孙策行军直逼许都,进而腹背受敌,这时郭嘉提出孙策将死于宵小之手的预言。

官渡之战大胜后,袁绍病亡,其余人主战的情况下,郭嘉力主撤退,让袁家兄弟自相残杀,果不其然,曹操退兵没多久袁家兄弟就因为这诺大的家产打了起来,最后曹操坐收渔翁之利,得已平定北方。以上种种功绩都说明郭嘉的智慧谋略,那为什么郭嘉要排在第六名呢?

郭嘉排在第六位的原因

在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虽然是句玩笑话,可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他的能力和人们对他的认可。

那么为什么郭嘉只排位了第六位呢?其一是因为曹操手下能人太多,曹操能成为当时最大的势力,其中

一点就是因为手下能臣猛将众多。除了上面提到过“王佐之才”荀彧和“毒士”的贾诩外还有有着“谋主”之称的荀攸。

荀攸和贾诩一样,都是擅长出奇谋,出其不意。在还没投奔曹操在宫为官时就曾提出谋杀董卓的计策,只可惜还没起事就被抓了。

投奔曹操后在攻打吕布一役中提出水淹下邳,打算活活拖死吕布。而后又是在官渡之战提议声东击西,借机斩杀了袁绍的猛将文丑和颜良。更是在曹、袁双方均短粮的时候,主动提出让徐晃奇袭袁军补给部队,徐晃也不负众望,烧毁了袁军补给,让曹军得以缓息。

除了“谋主”荀攸外,还有程昱程仲德、刘晔刘子扬、陈群陈长文等人。程仲德是最早一批追随曹操的人,其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更是在曹操出征时能稳定后方,是曹操麾下的重臣之一。

刘晔刘子扬是汉室子弟,投奔曹操凭借过人的战略眼光和出色的情报能力深得曹操信任。曹操麾下能人众多,且各个都是能力出众的,群策群力,故很少有特别突出的。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英年早逝,郭嘉在跟随曹操平定乌丸的路上病逝途中,死时年仅38岁。

巧合的是郭嘉曾预言江东小霸王孙策会被人刺杀。果不其然,在孙策出游中被贼子刺杀身亡,死时年仅26岁。可以说孙策、郭嘉二人也被誉为是东汉末年最可惜的俩位,如果他们在世,后面局势会更加精彩。

结语

总结来看,排在郭嘉前面的五位皆有者经天纬地之才,而郭嘉之所以排在第六完全是因为自身命短的原因,如果其能活得久着,排名将不止于此,历史也恐将为之所变。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 [1]马雅琴.郭嘉对曹操统一北方的贡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03):81.

[1]孙崇政.郭嘉的决策奇才[J].决策与信息,1994,(12):26-27.

[1]洪晴晴.三国谋士郭嘉[J].国企管理,2021,(11):106-107.

[1]乌廷玉,武培义,姜孔华.郭嘉——曹操法家路线的谋画人物[J].吉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03):47-50.

0 阅读:0

曦言说人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