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和父亲只能活一个该咋选?女子只用四个字便解决了这千古难题

开卷于甲子 2024-06-15 03:13:17

前言

丈夫和父亲只能活一个,你会怎么选?选不出来吧,毕竟一个是你的亲生父亲,一个是你的枕边人,就算是不喜欢他,他顶多希望他别再眼前转,也没有想让他死了。

不过有一位女子就做出了选择,还因此诞生了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

祭仲和郑厉公的纠葛

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代君王,政治手段极高。他励精图治,施行仁政,深得民心。郑国也在他的治理下欣欣向荣,版图不断扩张,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优秀的国君身边肯定少不了优秀臣子的辅佐,郑庄公身边得祭仲,就是那位优秀的臣子。他辅佐了自郑庄公往后的五代君王,是郑国当之无愧的权臣,因为他确实可以觉得国君的去留。祭仲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叫雍姬的女儿,生的貌美如花,是祭仲的掌上明珠,到了适婚年龄以后,祭仲特意为她选了一个门当户对的郎婿—雍纠。

作为雍家的家主,雍纠也是一表人才,学识渊博,虽然家世不如祭仲显赫,但也算是豪门望族,因此二人的结合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雍姬和雍纠成婚后,夫妻生活恩爱和睦,日子过得幸福甜蜜,没有一丝的矛盾。可是雍姬万万想不到,有一天自己的丈夫竟然会跟自己亲爹站在对立面。

郑庄公的儿子很多,其中公子突和太子忽最为受宠。这二人都王位的最有力人选,但是从称呼是就看出来了,郑庄公死后,最先继位的肯定是太子忽。

然而公子突身后的靠山也不一般。公子突的母亲叫雍姞,雍氏在宋国算是名门望族,深受百姓和国君的尊重,公子突身上既然有着雍氏的血液,那也是雍氏之人,所以宋庄公很喜欢公子突。

按理来说,郑国立国君不关他宋国的事,可是谁让公子突也是国君的热门人选呢,一听说公子突落败了,宋庄公气个半死,立马就把祭仲抓到了宋国,并用死来威胁他,让他必须立公子突当王。

死亡面前祭仲不能不低头啊,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所以他答应了宋庄公。已经当上国君的太子忽听说了这件事,他没想到自己那么信任的祭仲,如今竟然想要废了自己,于是他什么都不管了,还是保命要紧,立马就带着自己的亲信,逃到卫国去了。

没有了郑昭公这个阻碍,公子突当然顺利成为了郑厉公。

由此可见,祭仲的权势有多大,竟能轻易决定一国的主君之位。郑厉公也是这么认为的,因此他无法全心信任祭仲,毕竟祭仲今日可以废了郑昭公,日后也可以废了郑厉公。

丈夫和父亲只能活一个怎么选

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稳如泰山,郑厉公决定除掉祭仲,毕竟祭仲的存在,对于他的王位来说始终是个威胁。可是他确实忌惮杜仲的权势,需要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最好能悄无声息的除掉祭仲。他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将目光放在了雍纠身上。

雍纠是他暗中培养的信服,又是祭仲的女婿,有雍纠去处理这件事再合适不过了。郑厉公秘密宣召雍纠,交代他一定要办好这件事。二人商量次日在郊外宴请祭仲,席间用毒酒杀死祭仲,只要这件事办成,郑厉公就会给雍纠大夫的官职。

这让雍纠非常的困扰,一方面祭仲是他的岳父,平日里对他照顾有加,雍纠实在是不忍心。更何况还有雍姬的存在,夫妻俩这么恩爱,若是杀掉了妻子的父亲,二人的感情将不复存在。

可另一方面,郑厉公是君主,他交代给自己的事情,怎么能不办呢?加官进爵这个件事,是每个男子的人生目标,如今机会摆在眼前,怎么能不抓住。

内心的纠结让雍纠忍不住叹气,这一切雍姬都看在眼里,她实在是疑惑,丈夫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而烦心,于是上前询问丈夫。雍纠觉得,这是自己的枕边人,肯定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于是就把郑厉公让他杀祭仲这件事告诉了雍姬。

听到郑厉公竟然让雍纠杀死自己的父亲,雍纠心中又担忧又纠结,担忧的是,怕父亲真会中计,丢掉性命;纠结的是要不要告诉父亲,可是一旦说了,雍纠肯定会没命。

当下这种情况,祭仲和雍纠肯定会死一个,可一边是自己的父亲,一边又是自己的丈夫,雍姬实在是不愿意,看到丈夫和父亲站在对立面。

她忧心忡忡的回到家,来到了母亲这里。由于思虑半天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她只能来询问母亲,想着母亲或许会有什么好主意。当然雍姬肯定是不会直接说出,雍纠想要杀祭仲的,而是说假如丈夫和父亲不和,自己又该如何选择呢?

雍姬的母亲活了这么多年,什么人没见,听到女儿这么说就什么都明白了,还不是雍纠想要杀祭仲嘛,因此雍雍姬的母亲对女儿说:“任何男子都有可能成为你的丈夫,但是父亲只有一个,孰轻孰重你应该分得清楚。”

雍姬听后恍然大悟,她跑去找父亲,告诉他雍纠想要在宴席上毒死他的事情,叮嘱父亲早做准备。

次日宴会照常进行,只不过被害对象转移了而已。祭仲约定摔杯为号,提前命士兵在宴会地埋伏好,时机一到就冲出来将雍纠乱刀砍死。

郑厉公见此情况,只能放下杀祭仲这件事,毕竟他才是主谋,祭仲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自己。郑厉公逃跑之时还不让带着雍纠的尸体,甚至对着尸体骂道:“你真是死的活该,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和妇女商量呢?”

从此之后,“人尽可夫”这个成语就出现了。虽说现在这个成语,大多用来形容妇女不受贞洁,可这成语的背后,是一位女儿对父亲的孝心,不应该被如此曲解。

结语

放到我们现在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自然是父亲更重要,怎么会在选父亲还是选丈夫上面做选择呢?

这个问题本质上和“母亲跟媳妇一起掉河里,你先救谁”的问题是一样的,现在选不出来,以前就更选不出来。

古代女子并没有现在自由,她们要面临着三纲五常对他们的束缚,三从四德对他们的约束。

正所谓出嫁从夫,雍姬成亲之后,在他心里丈夫应该才是首位,可偏偏要死的人是她的父亲,所以她无奈。

夫为妻纲,雍姬先被困在这里了。在无法抉择的问题上,雍姬选择去问母亲,可是她母亲的选择也相当于选了丈夫啊。

因此这件事情无论怎么选,雍姬都是被指责的对象,皆因古代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束缚,我们从这件事情上能体会到的,也只有对雍姬无奈、纠结的同情和她的孝心而已。

偏偏这样一件出于孝道做出的选择,到了现代又成为了水性杨花,不受贞洁的代名词,当真是可悲可叹。

0 阅读:41

开卷于甲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