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我的病还能好吗?张美人瑟瑟发抖,3岁女儿一句话解围

秋萧浅读 2023-05-10 21:36:31

1398年,朱元璋病重。他问张美人:“爱妃,我的病能好吗?”此话一出,张美人瑟瑟发抖。谁料,3岁的女儿轻声说了一句话,竟让她躲过一劫。

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宝庆公主是他最小的女儿。

在他68岁时,妃子张美人生下了宝庆公主,老来得子,朱元璋见到她,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心里乐开了花。

而张美人见是女孩,愁眉苦脸。谁料想,几年后女儿却救了她一命。

宝庆公主长得特别可爱,水汪汪的大眼睛,红彤彤的樱桃小嘴,一笑起来,铜铃般的笑声。只要她在的地方,总是充满着笑声。

宝庆公主3岁时,朱元璋病重。

自打朱元璋病重以来,心情极差。大臣们都诚惶诚恐,生怕说错话被挨一顿揍。宫人们更是大气不敢出,都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一天,张美人领着宝庆公主,来到朱元璋床前。

朱元璋躺在床上,把张美人叫到跟前,虚弱地问:“爱妃,我的病还能好吗?”

这时,张美人一惊,脸色大变,要是说错了话,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宫人们都暗暗地为她捏了把汗。

谁料,宝庆公主轻声地说:“父皇放心,肯定会没事的!”

朱元璋大喜,亲了下宝贝女儿的小脸蛋,又接着问:“父皇如果好不呢?”

这一下,刚被缓和的气氛,又瞬间紧张起来。

宝庆公主眨着大眼睛真诚地说:“不会的,父皇好好睡一觉,睡醒后病就好啦!”

朱元璋被女儿感动,瞬间老泪纵横。而张美人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朱元璋见惯了尔虞我诈,阿谀奉承。这久违的真情,他许久没感受到了。竟一时被女儿打动。

他想多撑些时日,能多保护女儿几年。然而,事与愿违。

不久,朱元璋病逝,下令所有的嫔妃全部殉葬。46名妃嫔,或是自尽,或者活着陪葬。但唯独一人幸免。

这人就是张美人,朱元璋看女儿年龄尚小,怕她无人照料。

据记载:“美人张氏,诞育宝庆公主,而公主年幼,朕甚怜之,不欲使其丧父而再失母。特旨宝庆公主母张氏免殉葬,将公主托为养育,令其成长,不负朕望”。

宝庆公主用真心,救了母亲一命,可她的好运远不止如此。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

1398年,朱允炆21岁时继位,按辈分称宝庆公主为姑妈,对这个小长辈,他颇为上心。他谨记皇爷爷的嘱咐,一定要善待她。

1402年,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叛变,将朱允炆赶下了皇位。

此后,他为了巩固实力,大力铲除异己,掀起了腥风血雨。

而此时,张美人抱着女儿瑟瑟发抖,面对朝廷的动荡,不知等待她们的是什么?

这时,宝庆公主已经8岁,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小姑娘。看到母亲如此惊恐,她笑嘻嘻地安慰母亲说:“别怕,我来保护你!”

俗话说:“长兄为父”,而朱棣43岁,比她整整大了35岁。当他见到心无城府的妹妹时,甚是欢喜,有种想保护她的冲动。

之后,朱棣的妻子徐皇后,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经常带她游山玩水,教她诗词歌赋,锦衣玉食地供养着。

在徐皇后的培养下,宝庆公主不仅拥有绝色的美貌,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就这样,宝庆公主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宝庆公主19岁时,朱棣为她的婚事伤透了脑筋。

宝庆公主性情纯朴,毫无心机。生怕为妹妹选错了人,受人欺负。

可选来选去,还是选错了。

赵辉,把守京师十三座城门之一的金川门。他是子承父业,其父赵和作战时,为国捐躯。

赵辉虽然官职不大,但是人长得帅,玉树临风、风度翩翩,而且他才华横溢,朱棣一眼就相中了,想他日后必有前途。

就这样,朱棣准备了丰厚的嫁妆,还让皇太子朱高炽亲自送宝庆公主出嫁。

据说,这场婚礼办得十分隆重,动用了宫廷的最高礼仪。被皇太子亲自送回家,路上的百姓看到纷纷叩拜。

头几年,赵辉对宝庆公主还是很上心的。把她捧在手心里,照顾得无微不至。

可好景不长,赵辉渐渐地暴露了他的真面目。

他在外面养起了女人,有时还带回了家里。宝庆公主自然不依,愤怒地说:“我可是金枝玉叶,你真是太羞辱我了!”

但赵辉依旧不管不顾,两人为此经常吵闹。

此后,宝庆公主郁郁寡欢,只活到了39岁。

而赵辉却活到了90岁,女人无数。

《明史》还记载“家故豪侈,姬妾至百余人”。

【秋萧浅读】

2008年,南京南郊板桥三山附近发现了一座明代大墓。该墓葬位于一个矮树和荆棘包围的小山包上。墓志盖内壁上刻着:宝庆大长公主遗志。

距离不到10米处,是赵辉的墓。按照明代规定,公主与驸马不合葬。两人死未葬在一起。

而宝庆公主无疑是幸运的,在她的成长历程中,被父亲疼爱、受侄子爱戴、又被哥哥厚待。让我们感受到了久违的,宝贵的、浓浓的皇室亲情。

在激烈的皇室斗争中,这种亲情难能可贵。

而这一切,也跟她的温和贤淑、纯真温厚的性格有关。

愿善良的人,都被温柔以待!

下方请发表您的评论!

0 阅读:44

秋萧浅读

简介:读史明智,用独特的视角带你看百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