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坠机,为何目睹全过程的赵宇不击落美军机?还好当初没这么做

峻辉聊过去 2024-06-02 11:30:36

每年的4月1日,都是愚人节。

追星一族耿耿于怀的莫过于张国荣的纵身一跃,多么希望这个消息是个玩笑。

不过,军事迷们的心中也有一个愿望,希望2001年王伟烈士能够死而复生。

现在除了官方媒体,很少有人会公开纪念20多年前,在中美南海撞机事故中为国献身的王伟烈士。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其实,在撞机事件中,升空拦截美国预警机的不只有王伟,还有同行的赵宇。

可奇怪的是,王伟坠机之后,目睹全过程的当事人赵宇为何不击落美军飞机,反而让它安全降落在海南机场呢?

如今看来,赵宇的做法完全合乎规范,甚至有不少人庆幸当初没有采取武力措施,那么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事发当场

2001年4月1日8时36分,一阵急促的战斗警报声在王伟所在的飞行基地骤然响起。

王伟心头一紧,没等多想,就叫着身旁的战友赵宇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了停在飞机坪的战机。

接着就是训练时的常规操作,王伟驾驶飞机,一点点上升高度、调整航向、和赵宇组成了二人空中编队,全速向雷达图显示的目标飞去……

王伟,生于1968年,浙江湖州人,是一级飞行员。在他15年的飞行生涯中,安全飞行了1152小时零6分钟,起飞2000余架次,从未发生过“错、忘、漏”现象和事故征候,创造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部队,每次改装新机,王伟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试飞。

有人劝他:“一旦改装,就又是从零开始,你又成了一名新兵蛋子。凭你这样的技术,放到地方部队,早就是大队长了。”

王伟总是会心一笑,解释道:“一线部队总得需要技术扎实的飞行员,不然怎么面临突发情况?再说,国家对我够好了,让我当上了中队长,我更得守护祖国的蓝天白云。”

几分钟后,飞上蓝天的王伟发现左前方有一架大型飞机,便驾驶歼-8战机一点点靠近。

根据敌机的外型和图标,王伟判定这是美国海军最先进的电子侦察机EP-3型BuNo156511号。按照流程,王伟和战友赵宇迅速调整航向,和美机同速飞行。

期间,王伟取下氧气面罩,利用手势向美机传递消息:你已侵犯中国领空,请立即离开。

但美机仍然我行我素,不予理睬,也不进行回复。

上午9时7分,EP-3突然大动作转向,向王伟的飞机撞了过来。

一瞬间,美机左机翼外侧螺旋桨将王伟驾驶的歼-8飞机垂直尾翼打成了碎片。

失去动力的战机一边右滚,一边向下俯冲坠落,飞机内部的警报器此起彼伏,“嗡嗡”地叫着。

此时,从翻滚坠落的飞机上传来了王伟镇定的报告声:“飞机控制失灵,飞机控制失灵。”

另一边,塔台密切关注现场的一举一动,发现战机失去了控制,便用无线电对王伟喊道:“呼叫81192,王伟同志,请你返航,请你返航……”。

然而此刻为时已晚,王伟回复道:“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请继续前进。”

战友赵宇则用上了所有的力气,督促着王伟:“唯今之计,只有跳伞。王伟,你赶紧跳伞!”或许是通讯设备无法工作,王伟并没有回答。

不过根据赵宇的回忆,王伟的战机悲壮地扑向大海,激起了冲天巨浪,他还是看见了远处有一只降落伞缓缓下落,在南海上空盘旋、盘旋……。

而“肇事飞机”EP-3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于9时33分降落在海南陵水机场。

王伟落海后,军队及地方有关单位和人员开展了大规模的搜救行动。

可茫茫的大海,犹如一片迷宫,搜救行动无疑于大海捞针。更何况洋流、气候都是搜救行动的绊脚石,大大增加了搜救难度。

14天之后,穷尽了所有资源和人力,搜救指挥组综合各种因素,判断王伟已无生还可能,不得不确认他魂归大海。

造成撞机事件的根源,是美国多年横行无忌的霸权思想。

在此之前,美国就频繁派遣侦察机到南海上空进行各种军事侦察活动。

如果要说直接原因,就是美机违反了飞行规则,突然大动作向中方飞机转向,且挑衅在线,使得中方飞机瞬间根本无法避让而致。

美机的挑衅行径,严重违反了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损害了中国的安全利益。

正如中国外长唐家璇于3天后,召见了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所说:

“美国的飞机行为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并破坏了中美双方于去年5月就避免海上危险军事行动达成的共识。这件突发事件完全是美方的错误,美方理应承担全部责任,作出道歉行为,赔偿资金给王伟家属。”

国家的抉择

王伟和赵宇是过命的兄弟,眼见机毁人亡。当时赵宇的内心十分愤怒,孤身一人的他曾询问过指挥部:“自己该怎么办?要不要击落美军电子侦察机,给战友报仇?”

可是正面同美国发生武装冲突,赵宇只是一个飞行员,他没有这样的权力,指挥部也没有这样的权力。

同时,赵宇不仅是一名军人,还是一名党员。关于如何行动,怎样行动?一切都要听从上级指挥,这是军人的天职。

指挥部请示军委后,得到的答复是不要将事件扩大化,以搜寻王伟遗体为主要工作,避免和美国发生正面武装冲突。

其潜台词就是“暂忍一时之气,不要因突发的撞机事件打乱中国复兴的整个战略,同整个西方世界闹僵,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综合实力让其它国家望其项背。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也清楚认识到了这一点。

因此,在实施改革开放后,中国就确立了“韬光养晦”的国家战略。只要不触犯中国的核心利益,比如说台湾问题,就可以能忍则忍,能让则让,一心一意谋发展,专心致志搞经济。

即便在台湾问题上,1995年-1996年爆发的台海危机,也让中国看清了在军事实力上,和美国的巨大差距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抹除的。

就中国而言,无论以何种尺度衡量国家实力,中国都远远逊于美国,这并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客观事实。

但凡是了解中国海军发展史,都明白这一点。

2001年,作为新世纪的第一年,是个不平常的年份。

这一年,必将被世界历史所铭记,全球各地发生了太多太多重大的事件。

太平洋彼岸,头脑不够清楚、智商排行最低的小布什总统刚刚走马上任,就迫不及待地要给自己树立威信。

不同于出身民主党的克林顿,小布什身为共和党人,其政治特点极度保守,眼里心里都是意识形态。

早在总统竞选期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布什及其竞选团队就表示:“中国不是战略伙伴,而是竞争对手。”

入主白宫不久,小布什就会同幕僚,正式将中国定为“战略竞争者”。

观察家也注意到,小布什政府对外颇为热衷于使用单边主义方式行事,这对中国似乎也带来了一种阴影。

为了警告中国,小布什就多次命令太平洋舰队对中国实行电子侦查,找寻军事基地的准确位置。还派遣间谍,搜寻中国军事装备发展情况等等。

后来,终于导致了南海撞机事件。

人们常说:“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侦查的次数多了,发生冲突的概率自然而然就高。运用辩证法,发生撞机事件就是必然的概率性事件。

如果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这次事件,就能很清楚得出美国这是在警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要服从美国制定的秩序。

苏联解体以后,这个星球上,只有一种经济制度大行其道——那就是新自由主义。

为了发展经济,中国迫不得已也要融入全球经济,而融入全球经济的前提就是加入世贸组织。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如亚洲四小龙一般,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链,解决好千万级别工人的就业问题。

以中国充足的劳动力,制造工业商品,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进而有外汇投入研发工作,以便于在技术领域跟上发达国家、乃至超越发达国家。

可很多人忽视或者忘记的是,在加入世贸组织时,中国和美国进行了长达几十轮的谈判。

双方在农产品关税问题上、贸易问题上争锋相对。

都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经济是政治的基石,美国人在谈判桌上无法迫使中国让步,就开始打“军事牌”,企图让中国在谈判上知难而退。

然而,让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几个月之后,“9·11”事件就爆发了,这就是2001年的第三件大事。

美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对付中国,而是要腾出手来解决恐怖主义带来的危机挑战。

对于中国,小布什也改变了原有的强硬态度,出于反恐的需要,美国将中国的定位从“战略竞争对手”改为“若即若离的盟友”。

至此,中国有了20年的空窗期,得已安心加入全球市场,一门心思搞经济,最终成为了“世界工厂”,国家GDP总量也跃居全球第二(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第一)。

结语:

当初没有采取激进的措施击落美军飞机,现在来看,完全是正确的。不然,就不会在经济层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中国文化中,向来讲究“潜龙在渊”,自身实力不足,就要入龙一样,卧在深渊,以待天时;积蓄了力量,才能飞龙在天。

不过,即便没有正面同美国撕破脸,但在态度上,中国也坚定了以往的立场,不卑不亢,让美国说了句“very sorry”。

唯一可惜的是,美国人至今也没有对王伟家属进行任何经济性的赔偿,这一点,国人要牢牢记住。

参考资料

《中国当代外交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化的世界》 新华出版社

《王伟:铁血忠魂的海空卫士》

0 阅读:3

峻辉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