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快了!”浙江女子懵了:从发现到确诊癌症,只有1个月!医生:这些情况要高度重视

乐行观察 2024-05-29 19:08:08

浙江的李女士本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生活平静而幸福。

可是,最近的一个月却让她经历了从发现口腔黏膜白斑到确诊为口腔高分化鳞癌的惊险过程。

这一切来得太快,让她和家人措手不及。

1

李女士今年45岁,一向身体健康。一个月前,她突然发现自己口腔内侧有一片白斑,刚开始并没有在意,以为是吃东西不小心擦伤了。

但是,几天后白斑依旧存在,且开始有轻微的疼痛感,李女士决定去看医生。

在口腔科,医生检查了李女士的口腔后,告诉她这是口腔黏膜白斑。医生解释道,口腔黏膜白斑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通常是由于长期的机械刺激、化学刺激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大多数情况下,白斑是良性的,但有一部分可能会恶变。

医生建议李女士做进一步的检查,进行活检以确定白斑的性质,李女士有些担心,但还是接受了医生的建议。

一周后,李女士拿到了活检报告,报告显示她的口腔白斑中存在癌变细胞,确诊为口腔高分化鳞癌。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李女士和家人一时难以接受。

医生耐心地向李女士解释,口腔高分化鳞癌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癌,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如果发现早,治疗效果还是很好的。

医生建议立即进行手术,并配合放疗和化疗,尽快控制病情。

2

了解口腔黏膜白斑和口腔癌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详细了解一下口腔黏膜白斑及其与口腔癌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黏膜白斑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变,表现为口腔内黏膜上出现白色斑块。这些白斑块不能被擦掉,而且往往无痛或仅有轻微不适。

白斑的成因可能与长期吸烟、饮酒、咀嚼槟榔、口腔卫生不良、机械刺激(如不合适的假牙)等因素有关。

白斑的危险性

虽然大多数口腔黏膜白斑是良性的,但一些白斑有可能会恶变成口腔癌。据统计,约有1%至5%的口腔黏膜白斑会发生恶变,因此对这种病变的监测和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口腔高分化鳞癌

口腔高分化鳞癌是口腔癌的一种。它起源于口腔黏膜的鳞状上皮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意味着癌细胞的形态和正常细胞较为相似,因此在早期阶段生长较慢。

然而,如果不及时治疗,癌细胞可能会扩散到邻近组织或远处器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3

李女士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迅速住院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医生切除了病变部位,并进行了病理检查以确保切缘无癌细胞残留。

术后,李女士开始接受放疗和化疗,以进一步消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

尽管治疗过程痛苦,李女士和家人依然充满信心,因为医生告诉他们,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战胜癌症的关键。

通过李女士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口腔黏膜白斑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预防口腔癌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和警示建议:

定期口腔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异常病变,特别是对于长期吸烟、饮酒或有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应更加重视。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长期的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如戒烟戒酒、避免咀嚼槟榔等。

警惕口腔异常:如果发现口腔内有无法消退的白斑、红斑或溃疡,或是口腔内有不明原因的疼痛、麻木感,应尽快就医检查。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糖饮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降低癌症风险。

李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口腔健康不容忽视。从口腔黏膜白斑到确诊为口腔高分化鳞癌,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幸运的是,由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她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也希望通过这个故事,更多的人能够意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关注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以防患于未然。

1 阅读:182

乐行观察

简介:传播正能量,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