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粟裕逝世后,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为何不愿给楚青提供帮助?

文史风云 2024-05-27 23:23:31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84年,粟裕将军逝世。

为了完成粟裕将军的遗愿,他的遗孀楚青千里迢迢来到南京,寻求帮助。

粟裕一生之中,为国家做出了无数贡献,他的遗愿,应该尽力满足。

可楚青没想到,自己竟然在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向守志这里,碰了一鼻子灰。

病入膏肓

粟裕临终之前留下的遗愿是:

“我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党的领导下,身经数百战,在和我共同参加战役、战斗的同志中,牺牲了的烈士有十数万,而我还活着,见到了革命的胜利。在我身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

他最后放不下的,还是战友情谊。

所以,在粟裕去世之后,楚青决定排除万难,也要把这个愿望实现。

可是,想要把骨灰撒到这么多不同的地方,需要和当地政府进行协调,光凭楚青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做不到的。

所以,楚青才带着粟裕的骨灰来到南京军区。

这里有许多粟裕的老战友,她希望这些战友们协助自己,一起完成粟裕最后的心愿。

但是,粟裕此刻还未正式平反,因此身份处境,难免尴尬。

从1958年,粟裕便因为错误批判,惨遭排挤,早已经离开了权力中心。

有些人看到粟裕落魄,渐渐疏远了他,

更糟糕的是,粟裕的身体状况也渐渐恶化,粟裕长期患有高血压、肠胃病和美尼尔氏综合征。

1981年之后,粟裕又突发脑溢血,住进医院休养。

医生虽然竭力救治,然而,还是无法挽救粟裕日渐衰弱的身体。

头痛日复一日折磨着他,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不能起身,连说话都很困难。

楚青看到丈夫这样痛苦,也是心如刀割,她想劝粟裕好好休息,但粟裕却决定最后为后人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将他的回忆录撰写完整,他要把自己全部的战斗经验,留给后人参考。

对于粟裕的这个决定,有些人冷嘲热讽,并不理解,在这些人看来,粟裕已经多年没有带兵了,为什么还要写回忆录?

何况,粟裕已经受到了不少批判,如果回忆录写的不好,那岂不是雪上加霜?

也有人建议粟裕将回忆录写的温和一些,对于争议问题,大可以模糊叙述。

但粟裕坚决不肯。

粟裕自然有自己坚持的原因,他说:“我这样写,可能会受到有些人的非议,但我没有别的办法,因为离开战争指挥者的种种思考去写战役、战斗,就是死的,最多也只能算是战斗详报。要写就要坚持实事求是,按历史的真实来写。”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战争的残酷,所以才要尽力让后人通过他的回忆录,避开战场上的种种陷阱。

他强忍着身体不适,在病床上完成了这本多达四十万字的军事著作。

最后心愿

回忆录完成之后,粟裕的精力也消耗殆尽了,粟裕能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

所以,他产生了回故乡看看的想法。

粟裕当时已经离家五十多年了,他一直忙于国家大事,很难找到回家的机会。

纵然这些年有过几次机会,但以粟裕的级别,一旦回家,就要抽调兵力保护,要麻烦地方政府进行安排。

粟裕一辈子不愿意给国家和老百姓添麻烦,所以就始终没有回去。

但现在,如果再不回家的话,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然而,这个心愿却没能实现。

因为粟裕的身体太糟糕了,回乡千里迢迢,谁都保证不了粟裕的安全。

所以中央提出,等粟裕身体好转,再送他回乡。

不过,为了安慰粟裕的思乡之情,中央又派了粟裕的老部下张震,代替他回到家乡,并拍下了许多照片作为留念,算是勉强为粟裕圆了梦。

1984年1月,粟裕的精神渐渐转好了一些。

25日,因病不能出席会议的他,还专门写了书面稿托人在大会上宣讲,内容是:“我们这些老同志,常被人称为‘有影响的人士’。我以为影响,主要是党的光辉、战斗的业绩、革命的传统,作用于我们身上所产生的影响。让我们珍惜这种影响,在有生之年,为党为人民发出最后的光和热吧!”

这番话,听得台下众人热泪盈眶,《人民日报》还专门把这段话刊载了出来。

然而,就在写下这段话不久,粟裕再次病情恶化,陷入了昏迷。

1984年2月5日,粟裕永远离开了人世。

他最后的遗愿,就是对于自己骨灰的处理安排。

他还特别强调,自己不要告别仪式,不要追悼会,坚决不肯劳民伤财。

在丈夫去世之后,楚青给他的老战友们打去电话,告知了他们这个悲痛的消息。

身在南京的王必成得知粟裕亡故,悲痛欲绝。

王必成

当时,王必成也身患重病,但他还是不顾众人劝阻,拖着病弱的身体来到北京,送了粟裕最后一程。

离开时,王必成还特意对楚青说:粟裕的后事如果有什么困难,一定来找自己,自己即便赴汤蹈火,也一定会帮这个忙。

所以,楚青在安顿了北京的大小事务之后,便来到南京,打算和王必成等老战友一起,把粟裕的骨灰撒到他交代的各个地点。

人情冷暖

楚青来到南京,一下火车,便看到王必成带着南京军区的一众将领在站台迎候。

看到楚青捧着骨灰盒出来,众人齐齐敬了一个军礼。

楚青顿时红了眼眶。

王必成迎上去,对楚青表示:“您放心!我一定尽我所能来帮忙!”

他身后的众人也纷纷表示,为了办好粟裕的后事,他们能够克服任何困难。

虽然粟裕这些年,境遇起起落落,但这些跟他曾同生共死,经历过剑影刀光的战友们,绝不会在意外界的风风雨雨。

在他们心里,粟裕永远是新中国伟大的开国将领,更是大家的革命战友。

因为大家钦佩他,所以,王必成一号召,南京的将领几乎都愿意为粟裕出一份力。

可是,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却表现出了和众人截然不同的态度。

这个人,就是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向守志。

向守志

粟裕的骨灰到了南京,于情于理,向守志这样一位高级将领,也该出来迎接,表个态度。

然而对这件事情,向守志表现得十分冷漠。

王必成告诉他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也只是示意自己知道了,便没了下文。

和王必成这位粟裕的老部下相比,向守志和粟裕,的确不算熟悉。

所以,当天向守志没有前来迎接骨灰,也完全在王必成的意料之中。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让王必成非常恼火了。

原来,楚青来到南京之后,也在王必成等人的引荐下,见到了向守志,表明了求助的意思。

可向守志表现得非常不耐烦,始终不愿意提供帮助。

向守志

而且,次日的会议上,向守志还指出,之前众人去车站迎接粟裕的骨灰,太过张扬,对此批评了一番。

王必成急火攻心,险些当场跟向守志拍起了桌子。

向守志不愿意帮忙,无非是粟裕的名誉还没有恢复,他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但是,粟裕是一位贡献突出的功臣,作为革命军人,对这样的人应该钦佩和感激。

然而,向守志不仅态度冷漠,还借题发挥,实在是让王必成寒心。

当然,向守志的做法,的确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态度。

在他们看来,没有恢复名誉的粟裕,就是戴罪之身,就应该和他划清界限。

粟裕

当时还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楚青离开南京时,南京将领张文碧拒绝送行。

向守志和粟裕交情不深,也就罢了,可张文碧是粟裕的老部下,粟裕生前帮助指点过他很多。

可以说,没有粟裕昔日的栽培,也就没有张文碧的今日了。

所以,王必成没有给张文碧留面子,当场便大骂他“忘恩负义”。

或许是于心有愧,最后,张文碧还是赶着时间,过来送别了。

总之,在王必成等人的帮助下,楚青终于完成了粟裕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向了大江南北。

但是,王必成和楚青都认为,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要为粟裕办成。

这件事情,就是帮助粟裕彻底的恢复名誉。

王必成一直主张为粟裕平反。

事实上,1958年,粟裕遭到批判的时候,王必成就一直坚持为粟裕讲公道话。

当时,因为王必成和粟裕关系很好,有人挑唆王必成,让他在会议上揭发粟裕的“阴谋”。

王必成则是这样说的:

“我揭发‘大阴谋’家粟裕。我跟随粟裕作战多年,对粟裕这个‘大阴谋’,有两点体会最深,那就是'大'和'谋'。记得济南役即将胜利尚未结束时,粟裕就向党中央、毛主席建议打淮海战役,基本解决蒋军主力。中央采纳了粟裕的意见,我们取得了决战淮海的伟大胜利。这个'谋'有多大,我不敢评论,也没有资格评论,毛主席最清楚。至于'阴'的一面,我不知道,也没有体会,请知情者揭发!”

王必成

因为仗义执言,王必成也一度成为被批判的对象,但他始终没有改变过自己的态度。

在粟裕赋闲的那些年,王必成也并不在意外界的评价,依然和粟裕正常的来往。

粟裕人生的最后几年,是一度出现了平反希望的。

然而事情进展实在太慢,直到粟裕逝世,这一天还是没有到来。

这也成为了王必成心中最大的遗憾。

他认为,粟裕是一个坦坦荡荡的君子,决不能让他在去世后还背负着污点。

所以,王必成继续为粟裕的事情奔走。

拨云见日

到了1987年,中央为粟裕恢复了“部分名誉”。

这是个几经讨论的结果,因为批判粟裕的声音,几十年来并不在少数。

要给粟裕平反,就意味着很多人的意见要被推翻,这也就导致了重重阻力。

但无论如何,恢复了部分名誉之后,彻底平反的事情,也就看到了曙光。

只可惜,王必成也没能看到这一天。

王必成的身体状况也并不乐观。

1989年,王必成病情恶化,77岁的他带着许多未完成的心愿,在南京病逝。

不过,人们始终没有忘记粟裕。

1993年,南京军区原副参谋长金冶、南京军区工程兵副政委谭肇之、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秦叔瑾、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事教员黄野松、福州军区政治部秘书长黄亦凡五位同志联名上书,希望为粟裕恢复名誉。

粟裕的老部下张震,此时也在为粟裕的事情努力。

看到五人的联名信,张震大感振奋,认为时机已到。

随后,张震又和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共同向中央提出了,正式为粟裕平反的要求。

一个又一个同志的不懈努力,终于让平反的希望越来越大。

在普通群众之中,也有很多人,不断提出为粟裕平反的诉求。

终于,1994年12月,一篇由张震和刘华清共同撰写的文章,同时刊载在《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两大官方报纸上,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追忆粟裕同志》。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在刊载之前,已经经过了中央的层层审阅,是作为官方意见来进行发表的。

在此文中,张震和刘华清明确的传达了,中央对粟裕一事的最终意见:“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

这篇文章的出现,也意味着,粟裕的名誉,终于得到了完全的恢复。

这是粟裕去世的第十年,是他遭受错误批判的第36年。

经过了如此漫长的等待,一切终于尘埃落定,历史给予了粟裕公正的评价。

参考资料:

沈君芳《粟裕大将的几件身后事》

红旗微刊《战功赫赫的粟裕之后半生》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144

文史风云

简介:历史会说话,历史会重演!